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打仗為啥一定要攻城?繞過去合圍不行嗎?專家:繞路都得死

古人打仗為啥一定要攻城?繞過去合圍不行嗎?專家:繞路都得死

在古裝電視劇中,經常會看到模擬古人作戰的鏡頭。和現代作戰並沒有大的不同,古人作戰大略分為攻堅戰和遭遇戰兩種。其中遭遇戰屬於在野外兩軍遭遇,不得不因地制宜設計戰術進行戰鬥。這種戰鬥用時短,速度快,戰鬥場面驚險刺激。而攻堅戰是最難受的。古時的城牆大多都是三四層樓那麼高,而且牆面光滑難以攀援。因此,攻城是最大的難題。

在電視劇和文學作品中,經常能夠看到守城方龜縮不出,攻城方用雲梯、投石車等攻城器械進攻,雙方你來我往,死傷慘重。而且,在真正的歷史上,這種攻城經常一打就是十天半個月,不僅損失巨大,而且經常使雙方的士兵出現巨大的傷亡。

而且有趣的是,古人打仗,幾乎是見城必攻。他們明知道攻城會導致自身損耗大量的人力、財力,卻還是樂此不疲的向著那高高的城牆一波波的進攻。而站在城牆上的守城軍隊,就像是玩塔防遊戲一般,只要抵禦住潮水般的進攻,基本上都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而且,在許多少數民族進攻中原城池的時候,他們費盡了心思攻下來的城池,在城裡劫掠幾天就撤出城了。佔領了城池不接手防衛,不將城池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那這城攻的有什麼意義?難道搶走的金銀財寶比自己的士兵兄弟的命還要珍貴?

既然如此,直接繞過城池,選擇一軍變兩軍,將城池團團圍住,出來一個殺一個,斷絕了糧草的城池,很快就會發生內亂,內耗致死。這時再進攻,不是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損失嗎?

史學專家給出了解釋:其實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這樣用生命去攻城,損失實在是太大了。但是遇到城池就不得不打,如果選擇繞城向腹地進發或者圍城等他們內亂,其實都是自尋死路的行為。

原因一:古代的交通道路遠沒有如今發達,城池也都為了節省時間建立在交通要道上。而且沿途多山險,經常出現兩山夾一城的情況。繞城就得上山,如果城中軍隊使用弓箭,則必團滅。

原因二:進攻方的糧草等物質是不足的。城池的一大作用就是抵禦外敵,用作關卡。所以這些城池中勢必囤積了大量的糧草,攻城軍如果和城池比消耗無疑是自尋死路。所以,這也決定了為何必須要攻城,因為進攻方需要掠奪糧草來補充後勤。

原因三: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如果一味的等,則可能出現戰局的變化,導致對自己不利的情況出現。

所以,為了生存,這些士兵只得用腦袋頂著去攻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薦小說 的精彩文章:

皇帝要立太子,太監卻帶來個長滿了胎毛的孩子,後來竟成明君
北丐洪七公自稱一生從未做過錯事,可這件事他真的做錯了!

TAG:看薦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