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僧人生平僅留下的一首詩,寫盡初春美景,備受後世推崇!

僧人生平僅留下的一首詩,寫盡初春美景,備受後世推崇!

眾所周知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詩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從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開始,詩歌就已經開始存在,而經過上千年的演變,直至今日詩歌依然有著極大的影響力,而從古至今詩歌發展的巔峰應該是我國的唐宋兩朝,這點想必大家都不會有異議,雖說在宋代最興盛的文體是詞,但是其文體追根溯源也是從《詩經》中脫體而出,畢竟詞是從詩所演變而來,所以都算詩歌。雖然在宋代的詞的發展最為興盛,但是詩的發展並沒有停滯不前,比如著名的宋代詩人陸遊,號稱「六十年間萬首詩」,流傳後世的經典名作數不勝數,但是今天要說的這首詩的作者僅憑一首詩便使他的名字流傳千年。

僧人生平僅留下的一首詩,寫盡初春美景,備受後世推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絕句》

宋代: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詩的作者志南是南宋的一位僧人,志南是他的法號,具體的生卒年以及真實姓名都已不可考。志南的所流傳下來的作品有且只有這一首《絕句》,雖然志南不像其他的詩人那樣傳世作品頗豐,但是僅憑本詩對景色的細膩感受,對二月初春之景描述的準確把控和筆鋒的流暢足以讓他的名字流傳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中。

僧人生平僅留下的一首詩,寫盡初春美景,備受後世推崇!

首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意思是詩人在到達目的地之後,將自己的小船拴在了一顆老樹的下面。而且這艘小船還是帶有船篷的,這就是在側面告訴我們,此時是初春天氣將將轉暖,或許會有風雨,所以詩人選擇蓬船出行。同時詩人的坐船出行也是對目的地的景色側面的描寫,喻示著這裡有樹有水,可想風景定然不會太差。

僧人生平僅留下的一首詩,寫盡初春美景,備受後世推崇!

緊接著第二句「杖藜扶我過橋東」則是緊承第一句的到達之意,講的是詩人在下船之後,拄著拐杖走到了小橋的東面。按正常的語法來說應該是「我扶拐杖」而不是「拐杖扶我」,但這裡詩人卻反其道而行之,其實是對拐杖的擬人化表現,證明詩人已經老邁,正是有著這根拐杖的陪伴才能四處交遊,從這裡可見詩人已經年邁,但是遊興仍然不減,讓人不禁感到好奇,究竟是怎樣的美景,能夠讓詩人即使是拄著拐杖也要出來欣賞一番?接下來的最後兩句便是詩人告訴我們的答案。

僧人生平僅留下的一首詩,寫盡初春美景,備受後世推崇!

末兩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通過詩人個人的感受,來向我們展現了我們所好奇的春景。首先就是春天所獨有的濛濛細雨,不像夏日中的大雨那般,使人只想閉門不出,亦不像秋雨那般冰涼,只有春雨能給予我們這般美的感受,詩人也只是說「沾衣欲濕」而已。緊接著則是在濛濛細雨中競相綻放的杏花映入眼帘,在雨水的滋潤下杏花顯得格外的溫潤剔透,感覺像是藝術品一般。不對,應該說是藝術品也不能表現出這種美的百分之一,這乃是大自然所獨有。

僧人生平僅留下的一首詩,寫盡初春美景,備受後世推崇!

其次這是對春風的描述,不似夏日的風乾物燥,也不似秋日的秋風蕭瑟,更不同於冬日的寒風凜冽,春風如同一位溫潤的女子一般,帶給人的只有絲絲的暖意,彷彿是在邀人共賞春日盛景,而楊柳的枝條也在春風的吹拂下自由的擺動,這些詩人的真實感受彷彿使讀者一樣見到了這不可多得的美景,讓人沉浸其中不可自拔。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志南帶給你的春日美景呢?

圖文/阿然(喜歡的話就關注啊!不要不好意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