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軍中將敗筆,瘋狂炮擊對方山頭,放話:能活下來的只有上帝

美軍中將敗筆,瘋狂炮擊對方山頭,放話:能活下來的只有上帝

(文/哈克)如果要說二戰時期,哪國最有戰爭潛力,那小編肯定選美國。雖然在將領指揮上不如同時期的德國,但隨叫隨到的空中保障,常年不斷的補給供應,即便依靠新兵,美軍照樣能囂張跋扈。

不過,比起巴頓、布萊德利等美軍猛將,本文要介紹的這位百歲老兵——范弗里特的名氣可能要不如前兩者。但是,如果提及理論,這位曾在諾曼底戰役中連得三枚勳章的老兵可最有發言權。也正是他,發明了在朝鮮戰場上臭名昭著的「范弗里特彈藥量」。

所謂范弗里特彈藥量,就是利用己方的後勤優勢,不惜一切代價將密集的炮火全部砸在敵軍的陣地之上。這位新上任的美軍山地戰專家,用此招成功地讓無數朝鮮軍的陣地化為火海,進而逐一被攻克。然而,當時沾沾自喜的他,可從來沒想過,自己竟會攻不下一塊小小的志願軍陣地。

1952年10月中旬,聯軍硬是湊出6萬人,在上百門火炮與坦克的支援下,向位於朝鮮中部的上甘嶺地區展開進攻。為了徹底摧毀志願軍的意志,聯軍光炮彈就打出了190多萬發炮彈,愣是把山頭削低了2米!與聯軍龐大的攻勢相比,守衛這裡的,只有志願軍的2個連!范弗里特甚至狂妄的表示,在這樣的火力密度之下,能活下來的只有上帝!

不過,這一次失算的卻是這位美軍專家了。在持續鏖戰43天的過程中,志願軍以巨大的犧牲,擊退聯軍近千次衝鋒,反覆與之爭奪陣地,並最終贏得了戰役的勝利。在這位美軍專家的眼裡,連槍都「發不齊」的志願軍,又是怎能擊退數十倍於己的聯軍呢?這個問題也成了困擾他一生的難題。

實際上,志願軍之所以能取得上甘嶺戰役的勝利,還是跟美軍的死敵——日軍學來的。二戰中,日軍憑藉著永備工事,在沖繩、塞班以及硫磺島上重創了美國海軍陸戰隊,而在日軍投降後,我軍又招納了一部分日裔教官教授工事防禦。通過結合地道戰戰法,在朝鮮戰爭中讓聯軍聞風喪膽的「坑道戰」就此誕生了。

而光是在朝鮮戰爭中挖出的坑道總長,據說都能達到萬里長城的規模。如此看來,也不難理解這位美軍專家為何會對神出鬼沒的志願軍無可奈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網 的精彩文章:

英國女人救援百名中國孤兒,帶槍傷逃亡,走出一段「小長征」

TAG:航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