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同樣是讀書、內化知識,學渣媽媽和學霸媽媽之間只差了這一張圖

同樣是讀書、內化知識,學渣媽媽和學霸媽媽之間只差了這一張圖

大J的話

我開始直播已經蠻久了,直播好玩之處就是大家可以留言刷屏。記得前兩次直播,都有媽媽們互相在猜,我直播到底有沒有稿子


(是的哦,我直播時雖然沒有回應你們這些留言,但是我都看到的哦,還有其他很多「歪樓」的留言是吧^_^)。

我以前的微信線上分享和現在的直播都不準備稿的,當然開始之前自己腦海里會過一遍提綱,大概要說什麼。

其實這並沒有什麼秘訣,就是經過了這麼幾步驟:

看育兒書的知識、

自己記住理解後實踐、

實踐後反思歸納總結、

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經過這幾步後,這些知識就牢固地存儲在了自己的大腦,隨時隨地可以拿出來使用,自然「說話不用打草稿」了。

但是,這個看似簡單的過程卻不是一蹴而就的。小D出生的第一年,我看了很多書,但是就是記不住,等到真的發生問題了,還是需要回頭再去查資料,相信很多看我公號文章的媽媽們也有這樣的感覺吧,當下看完必須收藏,之後需要的時候還要再看。我當時就覺得這樣太浪費時間了,於是就自己在摸索更加有效的閱讀方式。後來我發現,記錄閱讀筆記可以幫助我真正讀進書,而不只是翻過。

同樣是讀書、內化知識,學渣媽媽和學霸媽媽之間只差了這一張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我那時採用的是看起來非常慢的笨方法,就是每個章節讀完,我都強迫自己停下來,拿出一張紙一支筆,要求自己把要點寫出來,基本上就是回答這麼幾個問題:講了什麼、為什麼是這樣、如何運用、對我現有知識有什麼不同或者補充?


(其實你們看我現在寫的各種科普乾貨文,好多都是這樣的一個結構)。

一開始很難,特別是當我需要寫下來時,就會發現自己其實根本沒有記住或者理解很多內容,這時就不得不回頭重新看,再補充完整自己的讀書筆記。但慢慢地,形成習慣後,這樣的思路就貫穿在了我的閱讀過程中,後來的讀書筆記就越做越快了。我基本上讀完一遍就可以完成讀書筆記,而到現在,我不再需要記錄讀書筆記了,每次讀完大腦過一遍就已經有了「虛擬」讀書筆記了,隨時可以調用。

這樣的訓練讓我閱讀過程變成了:

「帶著腦袋」在讀書(很多時候我們讀書時是沒用腦的)

把書讀薄(記憶一頁紙和記憶一本書的難度一定是不一樣的)

而且最關鍵的是對我思考和說話都有影響(比如遇到問題,馬上就可以用這樣的思維方式去排查原因)。

同樣是讀書、內化知識,學渣媽媽和學霸媽媽之間只差了這一張圖

好巧,開通了自己的新浪微博:大J小D後,有一天我收到了一條@的消息,一位朋友自己讀完了我一篇公號文章後,自己做了一頁圖。我當時一看,好開心啊,和我當初閱讀方式很類似。

我當時寫的關於孩子分享的文章(戳->想教孩子學會分享,就該允許他們不分享),總字數大概兩千,但通過這樣的一總結,立馬要點清晰,思路清爽,容易記憶了。

同樣是讀書、內化知識,學渣媽媽和學霸媽媽之間只差了這一張圖

這位朋友就是宇哥媽媽的新浪微博ID是「森林兔仔」,她時不時會把我公號的文章整理成思維導圖的(打下這些字時,突然覺得很幸福,我的公號聚集的都是一樣願意努力,願意變得更好的朋友們),有興趣的媽媽們可以去圍觀哦(但不要過多打擾哦)

我當時使用的方法很「草根」,宇哥媽媽用的方法更加「高級」,也是大家現在都知道的概念「思維導圖」

一定會有媽媽看完這篇文章,對於這樣的新方法感覺很複雜,而望而生畏。

我這裡特別想強調的是,選擇怎樣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養成這樣的閱讀習慣。

你也可以使用我以前的「草根」方法,甚至根據自己需求改良原創。

今天分享的核心是,希望大家以後閱讀時,都可以「帶著腦子」閱讀,而不再是「翻過」就算讀過了。

同樣是讀書、內化知識,學渣媽媽和學霸媽媽之間只差了這一張圖


文:宇哥媽媽

第一次接觸思維導圖是朋友考一級建造師,他將眾多細碎的知識點做成了一張特別漂亮的圖,也就是思維導圖,各種顏色,各種線條,感覺像一棵聖誕樹一般,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我是一個特別頭疼背書的人,語文課每學一篇課文都會先翻到最後看是不是有「背誦全文」,沒有發現這四個字就和大赦一般。

由於本碩跨專業,在找工作考試時需要考《教育學》這類我沒有學過又需要記憶非常多知識點的科目,發愁的時候腦海中突然出現同學畫的那棵「聖誕樹」,於是我開始去學習如何將書中的內容做成一副思維導圖。

帶孩子同時自學很多新知識,每天學習時間僅有兩三個小時,堅持了一個月,最終的考試成績竟然還獲得了高分,這讓我意識到思維導圖的重要性。

同樣是讀書、內化知識,學渣媽媽和學霸媽媽之間只差了這一張圖


思維導圖的好處有什麼?

通過後來在學習中運用思維導圖,發現自己在下面三點有了很明顯的提升。

1、理解力

思維導圖可以幫我在宏觀和微觀上同時把握一篇文章,大到文章的框架結構,小到將複雜細碎知識點串聯起來。

2、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做思維導圖促使我去思考作者為什麼這樣寫,思考文章框架和各部分的邏輯關係,內容從模糊到清晰,不再是雲里霧裡,點頭看完文章就還給作者。

3、記憶力

利用邏輯和圖形視覺化更容易記住知識點,再不用花大量時間和精力重複背誦而收效甚微。

同樣是讀書、內化知識,學渣媽媽和學霸媽媽之間只差了這一張圖


思維導圖是什麼?

它是圖形和文字相結合,令大腦全方位立體思考的形象化的思維工具,由東尼博贊研究提出並在全球廣泛應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他的書《思維導圖叢書——大腦使用說明書》。

同樣是讀書、內化知識,學渣媽媽和學霸媽媽之間只差了這一張圖


如何做思維導圖?

我將以此文為例,來呈現如何將文章製作成思維導圖。

首先,縱覽全文,確定中心主題,把握框架。中心主題通常是文章的題目或者書名。框架通常是小標題或者書的目錄,這也是思維導圖的一級分支。

同樣是讀書、內化知識,學渣媽媽和學霸媽媽之間只差了這一張圖

其次,以每個一級分支為中心,提煉其中的要點,提取關鍵詞,並且思考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是總分關係、並列關係、遞進關係、還是時間順序等等。要點也就是導圖的二級分支。

再次,分別細品每個要點,思考作者是如何支撐要點,結論是什麼。支撐可以是概念、因果分析、舉例(包括正面舉例和反面舉例)、科學實驗、引用權威文獻等等。結論通常是做什麼,怎麼做。這也是導圖的三級以上的分支部分。

最後,繪製導圖。利用軟體分別把中心主題和各級分支的關鍵詞放到相應的位置,把線條加上顏色,給文字配上代碼或圖案。

同樣是讀書、內化知識,學渣媽媽和學霸媽媽之間只差了這一張圖


傳統導圖是手繪的,但是費時,不易修改,而軟體則幫助你把精力放在文章的思考上,而非畫圖本身。所以

推薦大家用軟體來製作思維導圖。

這裡推薦幾個常用軟體:電腦端有

Mindmanager, Xmind, Novamind,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手機端在蘋果APP里直接搜索「思維導圖」,第一個就是。安卓沒有用過暫時不太清楚。顏色常用紅、橙、黃、綠、藍、紫的彩虹六色。
代碼可以是約定俗成,比如對勾錯叉;可以自創,比如把「核心」直接用心型代替;還可以是各類符號,比如縮寫、國際通用符號、數學符號等,例如「人民幣」可以寫成「RMB」或「¥」,「相當於」寫成「=」或者「→」等。

大家可能還會遇到一些疑問,比如一些比較好的句子怎麼處理。兩種方法,一是多加一個一級分支,把句子放在這條分枝中;二是可以單獨把句子摘抄下來,和導圖放在一個文檔里。

同樣是讀書、內化知識,學渣媽媽和學霸媽媽之間只差了這一張圖


製作思維導圖的幾點注意事項

首先,文章閱讀至少兩遍以上,粗讀加細讀,充分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一開始使用這個方法的朋友們,也許還需要讀三遍、四遍、五遍。但正是這樣重複閱讀,強迫大腦運轉,才能最終讓大腦習慣這樣的閱讀方式,接下來就會越來越有效率了。

其次,提煉關鍵詞時,要求盡量簡潔,可以用原文,也可以自己組織語言。這也是製作思維導圖的一個目的,我們希望把書「讀薄」。關鍵詞提煉的過程,也是我們自己在學習總結歸納能力。

最後,善於思考,做好概括和分類。內化知識的過程就是需要理解文章,而理解文章最關鍵之一就是可以了解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係。因為你只有明白了作者是怎樣推導出這個結論的,你才能有自己的判斷力,這樣的推導是否合理,而不是一味被作者的思路帶著走了。這的確會費一點腦細胞,但這恰恰是我們需要鍛煉自己的思維之處。

同樣是讀書、內化知識,學渣媽媽和學霸媽媽之間只差了這一張圖

今天介紹的製作思維導圖其實就是一個輸入到輸出的過程(閱讀書籍到內化成自己知識)。而思維導圖也可以用於從輸出到輸入的過程,比如先用導圖列出大綱再進行寫作、演講、授課等。當思維導圖做熟練後,還能運用在生活中,比如旅行計劃安排等,大家可以自行嘗試運用。

用思維導圖做筆記,把文章用自己的思維邏輯重新呈現出來,變成你知識的一部分。如果能將筆記內容進行實踐,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最後會真正內化為對自己有用的能力。



推薦閱讀

點擊標題直接看文章

你和社會脫節不是因為當了媽,別再讓孩子背這個黑鍋啦

人生的每一個分岔路,如何做出最好的選擇?

孩子,如果你很聽話,這也許是我的教育失敗吧

產後塑身|生完孩子後的女人正確打開方式

當你覺得太累了,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父母該是好教練,如何激發孩子的潛力?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