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老話「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是什麼意思?一種生活的儀式感

老話「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是什麼意思?一種生活的儀式感

如今,我們的生活,已經成為了一種過於隨意的苟活,而缺少一種內在規矩的約束。現在,即便是道德規範也成為了一種擺設,人們內心中充斥著一種肆意的自由的嚮往,卻不知這時候已經與真正的自由相違背,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或者是追求什麼。現在的人們都是處於一種混亂的狀態,缺少一種真正的規矩。但是,過去我們知道,在每個行業,生活的每個方面,都是有著一定的規矩的,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那樣就是肆無忌憚了。過去的生活,儘管在條件上與今天無法比較,但是過去的生活卻有一種儀式感,讓人不自覺的就會去敬畏,但是如今這種感覺再也沒有了。

以前,房子是用來住的,是我們的家園與故土,但是如今我們一起來炒房子,而且缺少一種故土的留戀感,更多的是一種隨遇而安嗎,好像是被冰冷的鋼筋水泥所感染。過去的生活里,比較常見的有兩種事,一種是賣房,一種是賣牛,過去的房子,可以住幾代人,那裡是無數人的回憶,有著無法言明的感情寄託。過去,人們大多是生活在鄉下,牛是生活中最親密的朋友之一,因為它的存在,讓人們對於莊稼、勞作有了一絲分擔,所以這兩種東西都是有著特別的意義的。那麼,過去的賣房和賣牛,同樣也是有著講究的。

當時,有一句老話,叫「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這就是一個講究,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賣房的時候,是要把門拆下來的,不能賣掉,賣牛的時候,就要把栓牛的繩子接下來留起來,不能和牛一起賣掉。可是,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可以說,這就是過去的一種生活的儀式,門對一家來說,相當於這家的臉面,正是如此,才會有門臉和門面這個詞。所以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會對自己家的門有著一種別樣的注意,富人家可能會花錢裝飾自己的大門,讓其看起來比較莊重雄偉。而窮人家同樣也會將門打掃得乾乾淨淨,不允許小孩在上面隨意亂塗亂畫,否則可能會挨一頓打。

而之所以賣房的時候,不賣掉門,講究的是房子換了主人,就是改換門庭,所以就會重新安裝一扇門,這樣就代表著主人的更換,新生活的開始,是一種潛在的儀式。牛也是這個樣子,賣掉的時候,要將繩子解下來,算是和這頭牛徹底沒有關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配節故事 的精彩文章:

漢文帝是歷史上有名的明君,為何卻對自己的舅舅下毒手?
金庸筆下的兩大杠精,懟天懟地懟一切,完全不講道理的存在

TAG:配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