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照片的故事:清末民初時期的北京古建築,有些如今已經看不到了

老照片的故事:清末民初時期的北京古建築,有些如今已經看不到了

北京,作為明、清兩朝的古都,具有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100多年前的清末民初時期,當時北京的古建築大多保存完好。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年輝煌氣勢的北京古建築,很多已經再也看不到了。圖為100多年前的明十三陵神道,現在還在,由石牌坊,大紅門,碑樓, 石象生,龍鳳門等組成,氣勢磅礴,象徵著皇權的至高無上。

圖為北京西山戒台寺,始建於遼代,建築樣式也基本是遼代風格,清恭親王奕欣曾在這裡隱居10年。

圖為北京香山靜宜園的琉璃門,靜宜園原本是清代的一座行宮御苑。

圖為北京天壇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清光緒年間曾毀於雷火,後來重建。祈年殿總高38米,殿內有28根金絲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間一圈12根寓意十二個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十二時辰以及周天星宿。

圖為北京城東南角樓,是明代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角樓。城東南角樓文革時期曾遭到破壞,1983年修繕恢復原貌。

圖為威武壯觀的萬里長城,猶如一條蜿蜒的巨龍。

圖為北京黃寺石塔,始建於1652年,石塔建在3米多高的石基上,主塔高15米,為藏傳佛教"白塔"。

圖為北京大清門,民國時期改為中華門,指故北京皇城的正南門,1959年被拆除,原址在現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邊、毛主席紀念堂一帶。

圖為北京的八里庄塔,現在叫做慈壽寺塔,明朝時期其實是座寺廟,清末被毀掉,僅剩下一座塔了。八里庄塔高50米,塔身四面有磚雕的拱券門和半圓形雕窗,每層有佛龕24個,供奉銅佛312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評史 的精彩文章:

左拉小說《萌芽》讀後:生活的苦難是一筆財富,它會讓你成熟
上世紀50年代中國的宣傳畫:展現那個純真的年代

TAG: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