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巴黎聖母院大火後,故宮頤和園等重點古建築群如何防火?

巴黎聖母院大火後,故宮頤和園等重點古建築群如何防火?

法國巴黎聖母院的一起大火給北京文物古建防火工作敲響了警鐘。昨日,北京多部門對市內文物古建築開展全面安全檢查,確定對23處重點古建築群落實24小時專人值守、定期巡查制度。目前,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已對頤和園、天壇公園、北海公園、景山公園等市屬11家公園特別是文保單位開展拉網式排查,共檢查煙感及溫感報警器2002個、消防滅火器材9046具,測試973處消防栓。

故宮:電線穿上「金屬盔甲」,閉館關閉所有電源

故宮作為世界最大的木建築結構群,收藏著180多萬件(套)文物珍品,防火尤為重要。1923年的建福宮大火,宮裡的308口水缸,80眼水井以及金水河都不足以撲滅大火。1975年,消防特勤中隊入駐故宮。1990年到1993年,故宮在地下鋪設了高壓消防栓網路,之後又安裝了煙霧報警器、火災探測器。如今,故宮有94個高壓消防栓,73個市政消防栓,4866支滅火器。同時,故宮消防處下設供水科,24小時由專人值班,每天對消防栓進行巡查。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就因為防火安全,取消了故宮火鍋。

六年前,故宮全院禁煙,故宮內也不能使用明火,故宮餐廳包括故宮消防中隊都是使用電熱鍋。「有些隱蔽地方我們會常去,還是有些煙癮大又不自覺的遊客偷摸著在那兒抽煙,我發現了會阻止,然後把他打火機要過來。」天安門特勤中隊一班副班長王輝說。

故宮距今最近的一次火災發生在1987年8月,起火地點是景陽宮,起火原因是雷擊。此後,每個宮殿頂部都安裝了防雷擊設施。「看上去就像是鐵絲網,其實它確實是故宮的保護罩。目前故宮百分之九十五的宮殿已經被避雷針覆蓋。」故宮消防監督員、天安門消防支隊防火監督處監督指導科副科長馬冀昆說。

根據故宮博物院的消防安全要求,故宮在閉館時必需關閉除保衛處、消防處之外的所有電源,且故宮對電源管理採取三級斷電管理制度,一級遺忘了斷電,上級系統也會完成斷電工作。除此,故宮還為每一組電線穿上「金屬盔甲」,將電線封閉在內。馬冀昆解釋稱,「萬一有哪根電路老化打火,不至於將周邊物品引燃,火花能控制在金屬管里。」

由於故宮無法使用消防噴淋報警系統,目前,大殿內使用的主要是吸入式消防報警器和紅外對射消防報警器。故宮在存放藏品的重點部位都加裝了電力火災監控設備,該設備在電流不穩定時會報警,消防人員便可以針對報警對電路進行排查。

頤和園:24小時人防物防技防,改造山體消防水系統

去年5月23日,頤和園瞰碧台曾經發生火情。據當時通報,著火建築為磚木結構,屬於文物附屬建築。著火房原是用來存放保潔工具等雜物。

目前,園區每處古建築旁均配有滅火器、消防栓等設施。據頤和園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頤和園將整個園區進行劃分為多個網格,24小時人防、物防、技防。頤和園的門區售驗票人員、保潔與綠化養護人員,殿堂講解員和商店經營人員都承擔著防護責任。園內每天有服務、管理人員約900名,把隱患消除在始髮狀態。此外,園區會定期舉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演練,年均80餘次。

據介紹,頤和園萬壽山山體消防水系統改造完成後,山體設置的高噴噴槍及地下消火栓,在山林防火能力方面得到提升。

天壇:每天至少兩小時巡查一次,進園就禁煙

天壇公園中的古建築祈年殿等殿宇是全木結構,防火工作格外重要。園內有3560株百年以上的古樹,大部分是柏樹,樹榦上會積澱油脂,更是怕火。因此進入天壇即禁煙是防火的舉措之一,從東門到祈年殿,每隔百步就能看到禁煙告示。「一年四季我們都把防火作為重中之重,即便是樹木,燃一棵都是損害文物,這都是我們的責任。」天壇管理處負責人說。

天壇公園內建有76座消防栓,1620個滅火器及1654個加水基,基本覆蓋了所有文物古建。園內還有61個火災報警探頭以及4套極早期火災報警系統。公園還建有微型消防站,配備6人小組24小時值班。在日常防火工作中,工作人員每兩小時至少巡查一次,夜間也有人巡視。每年還會進行多次消防演練,訓練工作人員應急反應能力。「即使是房頂上的落葉,園區工作人員都會及時清掃,把可能的火源排除。」這名負責人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上海本地「十三塊六角」難覓其蹤竟是巴西龜惹禍,放生幸運「錦鯉」卻成環境之大不幸
杜克藍魔球隊與瘋狂的帳篷露營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