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10億英鎊善款!倫敦馬拉松慈善募捐再次迎來里程碑!

10億英鎊善款!倫敦馬拉松慈善募捐再次迎來里程碑!

今年年初,倫敦馬拉松組委會宣布自創辦以來倫敦馬拉松總共募集到了10億英鎊的善款,達到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圖片來源倫敦馬拉松官網

1

倫敦馬拉松賽事總監Hugh Brasher說:「自2007年以來,每年倫敦馬拉松都會在慈善捐款方面誕生新的世界紀錄,2018年倫敦馬拉松共募集6370萬英鎊的善款。這種非凡的成就是倫敦馬拉松獨特的一部分。其他賽事沒有達到倫敦馬拉松這種慈善募捐規模。我們感謝每一位參賽者、支持者、捐贈者、慈善機構、志願者、贊助商、觀眾、工作人員以及為這一美好事情做出貢獻的所有人。」

倫敦馬拉松期間的慈善組織,圖片來源rainbowtrust

每年倫敦馬拉松都會有一到兩家官方慈善合作組織,今年的慈善機構是「痴呆症革命(Dementia Revolution)」。

該機構的活動經理Nina Ziaullah說:「對於阿爾茨海默症社會和英國阿爾茨海默症的研究來說,在這樣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年份里成為倫敦馬拉松官方慈善夥伴是一種榮幸。對於英國100萬阿爾茨海默症來說,這個病症是他們面臨的最大健康威脅。我們請求人們支持痴呆症革命,通過研究來改變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著名演員,2014年被診斷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芭芭拉·溫德索作為一名跑者與我們一道為了募捐10億英鎊而努力。」

圖片來源倫敦馬拉松官網

每年,倫敦馬拉松有40000多名選手參與,去年參與人數為41003,其中75%的人參與到慈善募捐中,有很多選手將自己打扮成各種樣子參與到馬拉松的挑戰當中,從犀牛到芭蕾舞短裙,從尖鼻怪到騎士,從電話亭到大本鐘,各種各樣的造型絡繹不絕。

圖片來源倫敦馬拉松官網

2

1984年,倫敦馬拉松推出了第一家官方合作的慈善組織——體育援助基金會(the Sports Aid Foundation),這家基金會為英國體育選手訓練提供經濟支持的組織。

倫敦馬拉松組委贈與基金會一些賽事名額以幫助他們籌款。自此,這項措施就變為了倫敦馬拉松的傳統保留了下來,每年倫馬組委會都會推出1到2家官方慈善組織。

倫敦馬拉松歷年慈善合作組織

3

隨著倫敦馬拉松的發展,倫馬組委會決定為更多的慈善組織提供比賽名額。

在1993年,組委會推出了一個名叫「黃金債券(Golden Bond)」的方案與慈善機構開始合作。

在這個方案里,有成百上千家慈善組織可以按照一個名額300英鎊的價格購買倫敦馬拉松名額。然後,慈善組織可以將名額提供給那些沒中籤的跑者,這些跑者要承諾為慈善組織募捐達四位數的善款。

這個方案廣受歡迎,目前總共有超過750家英國慈善組織提供15000個慈善名額。

除了黃金債券方案,組委會還有一個名為「白銀債券(Silver Bond)」的方案。550家慈善機構參與到該方案中,一個慈善機構每五年獲得一個賽事名額。

4

隨著慈善組織不斷深入參與倫敦馬拉松,這項賽事也在不斷的創造一個又一個慈善募捐紀錄。

2007年,跑者們總共募集了4650萬英鎊的善款,一舉讓倫敦馬拉松進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活動。後來,這個紀錄逐年被打破,在2018年,賽事總共募集了6370萬英鎊的善款。

截止到2018年,倫敦馬拉松自1981年創辦以來總共募集到了9億5500萬英鎊的善款。

此外,倫敦馬拉松組織者——倫敦馬拉松活動有限公司(London Marathon Events Ltd)也為自己的慈善組織——倫敦馬拉松慈善信託基金會(The London Marathon Charitable Trust)——募集到了7800萬英鎊的善款。

這些善款用來幫助建設社區體育設施以及在整個倫敦發展娛樂文體項目,截止到目前已經有1130個項目受益於這些善款。

在1999年,基金會推出了「倫敦馬拉松運動場計劃」幫助保護那些因城市發展而受到損害的運動場地。基金會購買下那些被開發商威脅的運動場,讓這些地方重新變為娛樂和體育場所。目前已經有九個地方被基金保護性購買下來了。

倫敦馬拉松慈善信託基金會2017/18年報告

比如,在1999年基金會在倫敦格林威治買下來一塊足球場,後來成為了英國首個迷你足球中心。這塊足球場有8塊7V7的迷你球場,2塊9V9的初級球場。

格林威治球場,圖片來源倫敦馬拉松慈善信託基金會官網

5

倫敦馬拉松能將慈善事業進行的如火如荼是有原因的。

根據中國發展簡報網站中《英國的慈善組織》一文,英國慈善事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12-13世紀,英國就出現了約500多家民間志願性的公益慈善組織。

1601年,英國頒布了世界上第一個有關民間公益組織的法規——《慈善法》,該項法規不僅劃定了公益慈善組織的範疇,強調了這類組織所具有的公益性、慈善性和民間性等原則,而且提出了政府鼓勵和支持民間慈善事業的法定框架,給出了進行各種形式社會募捐以籌措公益資源的法律依據。

18世紀以後,伴隨英國工業化的進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公益慈善性的非營利組織:一批成功的工廠主或企業家出於博愛目的紛紛成立慈善組織;市民們基於社區互助與自我服務的目的也紛紛設立自己的慈善組織;越來越多的人們關心和參與社會公共事務,許多知識分子、政治家、工會活動家、社會活動家等也紛紛成立影響公共政策的各種公益性的遊說組織。

而且英國的慈善組織更加安全透明。

在英國,年收入在1000英鎊以上的慈善組織須向英國慈善委員會進行登記註冊並接受慈善委員會的監督管理。

慈善委員會是一個有著150年歷史的官方機構,依據英國慈善法設立。根據1993年修訂的英國《慈善法》,慈善委員會全額由英國財政撥款,屬公務員體制,其主席由英女王任命,相當政府閣僚,但其運作管理獨立於政府機構和議會治外,是一個依法設立、依法行使職能的獨立機構。

由此可以看出,悠久的慈善歷史,國民濃厚的慈善意識,正確透明的監督讓英國慈善事業發達,構成了倫敦馬拉松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活動的內在原因。

6

據參與過英國馬拉松慈善項目的留學生反饋,參與募捐的形式也很簡便。

公益思想網有一篇文章《慈善不只是捐錢!——英國人參與慈善的幾種方式|吳琪 · 公益慈善論壇》描述了這樣一個案例。

「張丹7年前來到英國考文垂讀博士,後來留在當地教書。他喜歡跑步運動,而且經常參加當地的半程馬拉松比賽。

想參加比賽,只要交26英鎊的報名費,就能獲得參賽資格。今年3月19日的半馬賽,張丹換了一種參與方式。

他從官網上的三家慈善機構中選擇了為一家「邁騰臨終關懷醫院」(Myton Hospices)籌款的慈善機構,填寫了捐款表格後,免費參加比賽,但是要為這個醫院向親戚朋友籌款300英鎊。

於是,他在朋友圈裡發了這個籌款消息,不到兩天的工夫,捐款從中國到英國,甚至從美國匯到了他的賬號上。

張丹之所以選擇臨終關懷醫院捐款,是因為他的父親在去世前,就住在一家臨終關懷醫院裡。他希望用他的微薄之力,幫助那些沒有機會再跑步的人們。

當然,張丹自己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以他最好的成績跑完了全程。」

不止馬拉松比賽有慈善項目,5公里和10公里跑比賽也有慈善的身影。

根據留學生在BBC上寫的留學日記欄目,在聖誕節前倫敦當地社區有一個聖誕老人路跑活動,項目有5公里和10公里,主辦單位會發給每位參加者一套聖誕老人服裝,活動報名費用為22英鎊。

參賽者除了繳交報名費用以外,還要按照里程來募款,像她參加5公里的路跑,她就要去向朋友募款100英鎊。(曾聽聞一位朋友說她先生也參加過路跑,那時候他的目標是募款幾百英鎊…)

募款的錢不會經過她的手,她要先上網註冊一個賬號,然後請朋友來她的網站捐款,所以款項是用在線刷卡,款項會直接進到她指定幫助的慈善機構(英國的慈善機構很多…),所以一切捐款都很透明化,不用怕參加者把錢放進自己口袋

7

濃厚的慈善文化,方便安全透明的慈善募捐環境讓英國的體育活動與慈善事業結合的如此緊密,而大眾參與最為方便的跑步運動則成為了更佳的選擇。

選手挑戰了自我,也通過慈善幫助了別人,強健了身體凈化了靈魂,觀眾為你的挑戰而感動,也因此通過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幫助別人。

馬拉松與慈善互相激勵互相促進,兩者一同得到良性發展。

點擊你感興趣的標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跑說 的精彩文章:

強!上周末11場比賽誕生各種新紀錄

TAG:悅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