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600歲故宮如何防火?

600歲故宮如何防火?

本文來源於 觀觀雅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法國當地時間4月15日18:50,巴黎聖母院發生重大火災,起火原因或為電線短路。

珍貴的歷史古建築大多是磚木結構,

如何防火?

如何救火?

這不由得讓我們想到了北京故宮。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微博

故宮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如此建築群一旦起火,極易形成火燒連營之勢,後果不堪設想。

事實上,在明清數百年里,記錄有關於故宮的火災就有80多起。

對於皇宮這個聚天下之寶的地方,燒一次就損失無數。紫禁城建成的第二年,太和殿遭遇雷電致火,最後三大殿化為一片焦土,明成祖去世之前都在太和門上朝,沒有財力再修復三大殿。

而被記載得最全面、損失相對較重的有兩起,一起是發生在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另一起發生在1923年——電影《末代皇帝》中就有故宮著火、太監出走的一幕。

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提到:建福宮大火過後,內務府找人善後,在廢墟中找到黃金碎片17000兩

但1970年—2018年,48年之間,故宮從未出現過火情,這主要源於故宮堪稱較真到極致的防火理念。

到過故宮的人,不知見過這排小房子沒?確切地說,是兩排。

穿過東華門,行走約5分鐘後,就到達了這裡,裡面駐紮著專屬於故宮的消防隊伍(消防特勤中隊),62名消防戰士們流傳著一句口號,「萬無一失,一失萬無」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微博

由於故宮無法容納大型的消防車通過,遇到火情時,戰士們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攜帶裝備跑步前往救援,所以在平日,他們做得最多的消防訓練,不是飛岩走壁,而是……跑圈 背負空氣呼吸氣瓶爬台階 折返跑 練習穿戴齊裝備 攜帶消防水帶跑等各種跑步訓練,速度要精確到毫秒。

現在,故宮消防員沿宮牆跑一圈只需10分鐘。

不過光跑可能速度還不夠理想,所以,故宮為他們準備了一種在宮外很難見到的迷你消防車,也就是它

這是巡檢用的電瓶車,很萌很逗很可愛吧~

除此之外,故宮內有上百座消防栓,4866個滅火器、5674個智能感煙點式探測器和113台吸氣式火災探測器,可以說,防火這事,做到了沒有死角。

還有一招也很絕,為了防止故宮裡出現任何火星子,故宮內有個特殊規定:炊事班禁用明火做飯,只允許使用電熱鍋。嗯,他們應該把燜飯、燉菜技術發揮到極致了吧~

儘管高科技消防早已五花八門,但在這座龐大的古建築群里,一些傳統防火的「古法」依然繼承下來。

比如,「冬鑿冰、夏注水、春除草、秋清葉」是故宮自明清時代起就有的防火傳統。

冬鑿冰

夏注水

春除草

秋清葉

這裡重點說說夏注水。

據《大清會典》記載,宮中共有鐵、銅和鎏金銅大缸三百零八口,這些正是明清時代為了防火而設置的儲水缸。每口缸大概可貯水三千多升,必須時刻保證缸水滿盈。每到冬天,為了防止結冰,還要給它們加炭燒火。

每口缸可以儲水3000多升,同時必須時刻保持缸水滿盈,所以故宮消防中隊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往吉祥缸內注水,必要時可解決第一桶水的燃眉之急。

吉祥缸是老祖宗留下來的,金水河也是。

金水河除了美觀,還有一個用處,就是在起火時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水源滅火。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微博

康熙時出現「激桶」,又稱為水龍,說白就是大號的噴水槍。康熙帝設立了火班,又稱激桶處,是紫禁城內的專職防火機構。而現在駐紮在激桶處的,就是剛才說到的故宮特勤中隊啦。

最後,還有一種「玄學防火」。

因黑色在五行學說中代表水,所以最怕被火燒的文淵閣(編著、收藏《四庫全書》的地方)鋪上黑色的瓦,寓意以水克火

額,這種防火方式,且當做老祖宗的心理安慰吧。

失去的難以挽回,存在的更應珍惜。

期待巴黎聖母院的新生。

願故宮世世長安;

願人類文明生生不息。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平台合作請聯繫: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那點事兒 的精彩文章:

巴黎聖母院大火,有中國文物被燒毀嗎?

TAG:古玩那點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