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德印商會會長:很難拿印度去和中國進行比較,中國人一直很勤奮

德印商會會長:很難拿印度去和中國進行比較,中國人一直很勤奮

在印度總理莫迪的努力下,印度確實實現了經濟增長。莫迪是在經濟民粹主義浪潮中上台的。但是,如果有人認為印度的經濟增長會像其亞洲鄰國中國那樣出現爆炸式增長,那他只能等一等了。因為要趕上中國並不是那麼容易。或許永遠也趕不上。莫迪上任時,推出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經濟計劃,包括印度製造、技能印度和數字印度。在莫迪的印度人民黨贏得議會多數席位後,他承諾將開啟印度繁榮的新時代。當然,一時間這使得外界紛紛看好印度大選後的經濟前景。

事實上,在莫迪在當上印度總理之前所擔任的是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期間這個位於印度西海岸的邦成長為印度最成功的經濟體。正是因為如此,印度人才認為他是一位可以帶領印度經濟走向正確方向的領導者。此前,德國企業對印度也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它能創造出與中國過去十年類似的經濟奇蹟。然而,經過五年的「莫迪式經濟」,很明顯能看出,很難拿印度去和中國進行比較。德國海德堡大學南亞研究所的彼得·辛格表示:德國商界人士希望印度能像中國一樣發展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商業和出口夥伴,但這種希望一直沒有實現。

與此同時,儘管印度的經濟增長強於中國,但它的起點要低得多。說到商品的生產,兩者之間仍然存在著天壤之別。此前,中國的生產總值是印度的9倍,達到3.6萬億美元,而印度為3920億美元。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過去中國的貿易數字也讓印度相形見絀,出口額為2.3萬億美元,進口額為1.8萬億美元。反觀印度,出口2979億美元,進口4472億美元。因此,中國的商品貿易額是印度的五倍多。中國有很高的出口順差,但是相對來說,印度的出口逆差更高。

印度能否成為下一個中國?對外國公司來說,在印度做生意也很艱難。此前,位於孟買的德印商會會長施坦魯克在德國商報上撰文稱,外國公司在印度經營需要很大的耐心。印度人一到了下午就基本不工作,但中國人就不一樣,中國人幾乎是世界上最勤奮的人,他們一直如此。人們把中國作為一個戰略市場是有原因的,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得到的回報很高。這在印度幾乎不可能實現。

儘管印度經濟十年間增長迅速,但從未經歷過與中國類似的繁榮。很難確定印度經濟的表現,而且與中國不同,印度尚未充分利用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專家表示:決定一個國家是否沒有發揮其經濟潛力取決於你如何衡量這種潛力應該是什麼。一個全面的經濟概念,以及執行這一概念的意願和能力,仍然缺失。然而,對印度政府來說,有一件事是非常明確的——新德里希望將印度經濟增長到中國和美國的水平。

今年4月早些時候,印度財政部長阿倫·賈特利以人民黨的競選模式向印度人民承諾了光明的經濟前景,並表示到2030年印度GDP將躍升至10萬億美元。這將使印度經濟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印度能以新的優勢挑戰中國嗎?賈特利還表示,印度將在未來三年內將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印度人減少到總人口的15%以下。他還承諾創造數百萬個新的就業機會。希望這到頭來不是一句空話。畢竟印度要向中國學習的還有太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通賤志 的精彩文章:

機器人技術正在逐漸改善日本人口減少的命運
馬來西亞也參與5G技術,將自己定位為一個現代化數字國家的典範

TAG:界通賤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