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意媒:中國經濟增長有「良方」 義大利應效仿!

意媒:中國經濟增長有「良方」 義大利應效仿!

在中國已將經濟增長軸心轉投向國內市場時,義大利卻還在加緊尋求出口量的增加。義大利經濟和金融獨立媒體Teleborsa近日撰文指出,曾經中國利用海外市場來實現經濟增長,而如今義大利和中國的位置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早在2009年已開始尋求改變,但義大利卻還在走中國的老路。

文章寫道,目前來看,我們在對外貿易順差上超越了中國,而德國近年來更是打破了一個又一個記錄,以無可比擬的質量和價格征服海外市場,將重商主義作為其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礎。然而在經濟危機後,中國卻用很長一段時間將其經濟增長模式顛倒了過來。

文章詳細對比了2009年至2018年中國與義大利、德國之間的貿易順差數據並指出,2009年,中國的貿易順差占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8%,盈餘高達2430億美元;而義大利當時卻是貿易逆差國,逆差額佔GDP的-1.9%,為-410億美元。到了2018年,兩國出口情況卻呈現完全逆轉的態勢:中國的貿易順差逐漸減少,僅佔GDP的0.7%;此時義大利則實現了非同尋常的積極轉變,到2018年,義大利貿易順差佔GDP的2%,而在2017年,這一數據更是高達2.8%。而德國的海外賬務則與中國2000年末時的情況十分相仿,都是通過對外銷售來實現經濟增長。

從絕對值來看,2018年中國貿易順差為975億美元,義大利貿易順差為413億美元,德國順差則高達3270億美元,占該國GDP的8.1%,較之中國更是高出3倍之多。

實際上,就在義大利和德國不斷加緊尋求出口量增長的時候,中國卻已迅速地將其經濟增長軸心從海外市場轉向了國內市場。所以目前的情況就是,美國央行和歐洲央行不太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中美貿易戰致使全球經濟形勢變得十分嚴峻,但中國在其中所受的影響卻微乎其微。

相反,由於德國將所有力量都集中在了出口上,該國的GDP如今有近一半都依賴於對外貿易,因此德國事實上已身陷一場非常嚴重的危機之中。而義大利作為德國機械領域的分包商,一旦德國的出口市場崩潰,義大利亦將受到波及。

文章同時指出了一項長久以來的悖論:多年來,歐洲一直在批評中國的經濟和社會政策,認為它以低廉的薪酬實現對外傾銷,然而自德國開始,歐洲其實已經走上了一條同樣的道路。德國通過「哈茨方案」來應對社會失業危機,這一改革方案使得德國的勞動市場無論是招聘還是裁員,都變得十分「靈活」,與此同時不穩定工作和兼職的比例也大大增加。同樣,義大利也做過類似的事情,進行了一系列勞動市場改革,例如2003年的《Biagi改革》、2014-2015年的《就業法案》(Jobs Act)等。

文章稱,歐洲人,尤其是德國人和義大利人,在2009年以後用中國最初所使用的模式來追逐中國,但中國其實已經認識到了這一模式的不可持續性,因而富有遠見地將之放棄並做出了改變。

在如今逆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國所採取的戰略是使本國的國內生產份額重新恢復增長,以減輕海外賬務的結構性失衡。文章分析認為,當前國家應做的是增加內需,而並非將經濟政策向為海外市場競爭提供優惠方向引導。工資也需要被提高,保持通貨膨脹的穩定,並重新吸納結構性商業資產。

「我們應當仿效中國人」,文章如是寫道,他們自2009年以來就已開始採取上述策略,而那時義大利還專註於重商主義,最終導致勞動力成本下降以及市場就業不穩定。

(意燴原創,歐洲時報華嘉顏、特約記者恩佐編譯報道,圖片均自Pixabay網站,轉載請註明意燴:oushitali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意燴 的精彩文章:

法官:收入不足也可延長期居留!只需滿足這個條件!

TAG:意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