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製造業成穩增長重要依託,政治局會議要求做強做大新興產業

製造業成穩增長重要依託,政治局會議要求做強做大新興產業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開會議。會議要求,要把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穩增長的重要依託,引導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做強做大新興產業。

去年年底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中,「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位列第一。製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中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有高質量的製造業作為支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中國工業、製造業能否成功實現轉型升級,直接決定了中國經濟能否持續穩定發展並進入到高收入國家的行列,未來十年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求是》撰文指出,我國製造業要真正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必須扭住核心技術攻關這個「牛鼻子」,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強弱項、填空白,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經濟目前和未來十年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挑戰。鑒於中國製造業整體依然落後於發達工業國的現狀,加上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勞動力成本上升,智能製造為中國製造業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遇,不僅能有效提高傳統製造業的生產效率和降低各類成本,同時有利於培育和推進新興製造業的發展,這對提升中國製造業的全球競爭力至關重要。

民營和中小企業是製造業發展的主力軍。會議強調,要有效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加快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引導優勢民營企業加快轉型升級。

此前4月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要求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擴大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規模,抓緊建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針對融資難融資貴主要集中在民營和小微企業的問題,要將釋放的增量資金用於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

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顏色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客觀上說是市場選擇的結果,目前資本市場發展不是很均衡,解決這些難題,短期來說貨幣政策工具是有效果的,長期來看要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進行要素市場的改革,特別是金融市場方面,市場結構要更加豐富,融資工具要更加多元,最終通過市場化的方式解決民營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

在財政政策方面,今年以來,國家對製造業及小微企業減稅降費的力度在不斷加大。自1月1日起,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準並加大所得稅優惠力度;將增值稅免徵額由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在50%幅度內減征部分地方稅種和附加;擴展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享受優惠政策的範圍。

財政部稅政司副司長陳東浩在4月16日的財政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僅企業所得稅減稅政策,就惠及1798萬家企業,佔全國納稅企業總數的95%以上,其中98%是民營企業。同時,各地積極行動,31個省(區、市)均已印發減免上述地方稅費政策操作文件,明確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按照50%的稅額幅度頂格減征,最大限度減稅讓利。

減稅效應已經顯現。3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5%,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運行在50%以下後重回擴張區間。從企業規模看,中、小型企業PMI為49.9%和49.3%,分別比上月上升3.0和4.0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表示,受前期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重視以及對小微企業扶持的帶動,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明顯上升。隨著國家精準有效支持實體經濟、增加小微企業貸款等政策的進一步落實,中小企業預期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科創板首現紅籌發行CDR申請,九號智能能否成後來者示範
多家頭部金融租賃公司首現「縮表」,業務重回城投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