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羅貫中筆下1無名姓小將 出場1次 卻打出比呂布戰三英更強戰績

羅貫中筆下1無名姓小將 出場1次 卻打出比呂布戰三英更強戰績

(說歷史的女人——第736期)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塑造了很多傑出的英雄豪傑和多謀之士,有的是根據正史作為藍本加以虛構,但也有的卻是張冠李戴,但都是為了塑造人物需要而已,比如諸葛亮的許多事件,都是虛構的,最為出名的事件是草船借箭,此事在正史上乃為孫權之謀。再比如關羽斬文丑,此事件在正史上,乃是死於曹操亂軍所殺;還有華雄,也不是關羽溫酒之功夫所斬,乃是為孫堅所斬。如此之事,如果細查,可能還有更多。不過我們要對演義和正史進行分別來看,演義是為了好看,正史是為了紀實。我們在讀《三國演義》和正史的時候,要各取所需,各得所樂,因其各有其價值。故,都要以平常心看待。

今天筆者主要來談談《三國演義》中的一個小人物,這個小人物小到什麼程度呢,小到《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老先生連姓名都懶得給他取,但他卻成績斐然,打出了比呂布戰三英還詭異的戰績,足以傲視三國英雄。

此人在《三國演義》中,也僅出現了1場,在《三國演義·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中登場的這個小人物,展現的戲份也非常有限,如果擱在一部影視劇中,就是那種一句話台詞的群演。但是別小看了這個《三國演義》中的頭號群演,他的出場看似簡單,卻製造了《三國演義》中最大的懸案。

事件再現(此為《三國演義》,非正史記載——說歷史的女人特別備註):卻說孫堅死後,孫策依附袁術,心中總有難伸之志,於是一日煩悶大哭,被孫堅舊部朱治看到,乃對孫策建議向袁術借兵三千,到江東以圖霸業。加上呂范以500私人武裝相助。孫策借口擔心老母被揚州刺史劉繇逼害,要回曲阿迎接老母,向袁術借兵。為了保證此事為真,孫策特拿出傳國玉璽作為抵押之物交給袁術。袁術渴望玉璽久矣,所以很快就答應了孫策的條件,給其三千兵,五百戰馬。實則同時,孫策還帶有比三千兵馬更貴重之物,即朱治、呂范、程普、黃蓋、韓當等孫堅舊部,以後也基本都是東吳基業的開創人物。

孫策渡江歸來,又有三大牛人相助,第一牛人便是親自帶兵迎接孫策的周瑜。接著周瑜又給孫策舉薦了兩大牛人,即「江東二張」:張昭,張紘。然後他們經過商議之後,整軍備馬,第一個準備攻打的對象便是劉繇。

那劉繇卻也不是吃素的,他手下也有一員虎將,名喚太史慈。太史慈是北海人,曾經有單騎救北海孔融的成績。但是太史慈在劉繇這裡,並沒得到重用。比如孫策來攻時,太史慈來毛遂自薦要做先鋒。結果劉繇覺得太史慈年輕,不堪做大將主帥,乃用張英做主帥迎戰孫策。張英和孫策在牛渚灘上排兵布陣開戰,結果張英和黃蓋單挑,沒幾個回合,大概張英本身也不敵,加上張英的軍陣後方自己出了問題,陣腳已亂,孫策見勢,揮兵掩殺,張英大敗。這裡有必要交代張英大敗的原因,即陣後放火之人乃是蔣欽和周泰。張英敗走,此二人便來拜投孫策,以後也成了孫吳的開國功臣。

張英敗回後,終於迎來了太史慈登場,太史慈登場必有精彩大戰,而太史慈出戰,則必然引出我們今天所說的那個無名小將(今人一般都稱其為曲阿小將——說歷史的女人備註)。不過這一切精彩的戰事,都源於孫策夜裡的一個夢。話說當時劉繇帶兵在嶺南紮營,孫策在嶺北紮營。孫策夜裡做一個夢,夢見光武要召見他。孫策翌日醒來,認為此乃吉兆,要去廟裡祭拜一下。可是附近有一廟,卻在山嶺之上,大家都擔心劉繇在山嶺之上有伏兵,不讓孫策前往,但孫策堅持前去,遂帶黃蓋、程普、韓當、蔣欽、周泰等十二將進廟上香祈福。

後來孫策祭拜完,又帶十二將來暗中探視劉繇營寨。劉繇認為有詐,但太史慈卻認為這是擒拿孫策的好機會。於是太史慈披掛上馬,出得營門,大喝一聲:「有膽氣者,都跟我來!」但是劉繇營中之將,沒有一個響應的,只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將大喝一聲:「太史慈真猛將也!吾可助之!」拍馬同行。

在這裡,我們所要談論的這個沒有姓名的小人物出場了,且仔細看他的這一句台詞,雖然是一句,但是其中的意思是非常耐人尋味的。他的前半句是讚賞太史慈,後半句則是我可以相助你。這個口氣可是很大的,如果是一個普通小將,沒什麼本領,豈敢如此跟太史慈說話?或者豈能如此說話?想必他必有兩樣東西:第一樣他應該跟太史慈一樣,是為大丈夫,真豪傑,有英雄氣概;第二樣他必然有真本事,所以才有英雄行為。

那麼羅貫中筆下這個無名小將出場後的結果怎麼樣呢?說實話,依然是懸念跌出。第二次遠景出現是以孫策的視角,當時孫策回頭去看,「見兩匹馬飛下嶺來。」(此語出自《三國演義》原文——說歷史的女人備註)。熟悉太史慈的都知道,太史慈是一位非常厲害的騎將,在解救北海之圍的時候,單槍匹馬衝出數萬亂軍,也就是說太史慈除了武力過人外,他的騎術也是超級一流的。而曲阿小將能夠與太史慈的騎術並駕齊驅,這絕非一般庸碌之將可有的本領。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此曲阿小將到山下後,就被羅貫中以留白手法略去了,恰如三國第一美人貂蟬的結局被羅貫中一筆帶過一樣,說是被和呂布的妻子一塊帶回許都,然後就再也沒有然後了。不過羅貫中的留白中,卻反而隱藏了更多的奇蹟。

卻說,當時孫策和太史慈鬥嘴之後,決定單挑,大戰五十回合之後,太史慈想擒拿孫策,但是又擔心孫策的十二將,於是拍馬而走,引孫策往山後跑去。兩人是打打走走,一直打到一處平地。兩人又在平地打了五十回合。在此之後,劉繇和孫策的十二將雙方都趕到了現場。

在這裡有一個玄機,那就是孫策和太史慈單挑之後。作為孫策的親隨十二將,他們就算不出手,也必然是要跟隨,畢竟這事關主公的安全問題。必要的時候,還是要出手相助的。可是,他們卻遲遲才趕到,要知道在這期間,孫策和太史慈是打打走走,並不是一直在跑,所以追上是很容易的。那麼這十二將在這期間,到底在幹什麼?只有一個解釋,就是被太史慈身邊的那個曲阿小將給絆住了。

這樣就好看了,如果曲阿小將本領一般,那麼孫策十二將隨圍攻一下,就把他殺掉了,或者隨便留下兩個將纏住他,其他十將依然可以追上去關注孫策的安危。可是結果是十二將同時遲到,也就是說,這個曲阿小將不是一兩將可以纏住,也不是十二個將很快就能擊殺的那種。這樣來看,這個曲阿小將就真的太不一般了,其武力值也就可以想見有多厲害了。

別的不說,且拿孫策這十二將之一的程普來看。在之後孫策和劉繇交戰的時候,太史慈出戰,要單挑孫策,但是程普卻來替孫策出戰,結果程普和太史慈大戰了三十個回合,不分勝負。由此可見,孫策之十二將的戰鬥力絕對是非常強悍的,比如周泰、韓當、黃蓋等。

拿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單挑或武將團戰三英戰呂布來做一個簡單的參照,關羽張飛和劉備,三人的戰鬥力應該是非常強的,以張飛最高,關羽次之,劉備第三。周泰和韓當合力,在三十個回合內曾經打敗許褚。就算張飛厲害,周泰、韓當,再填一將,應足以戰退張飛。大略來看,孫策十二將的戰鬥力加起來,要比張飛關羽劉備這三英要略高。

因此,從難度上來講,呂布戰三英,並能從張飛、關羽、劉備的圍攻之下殺出而走,已經算是非常厲害了,但是比及曲阿小將被孫策十二將圍攻、或曲阿小將阻住孫策十二將纏鬥這個成績還是要略輸一籌的。要知道曲阿小將和孫策十二將纏鬥的時間長達一個小時左右(有熱心的小夥伴,根據三國時期單挑的時間進行過一個粗算,認為孫策和太史慈從開始單挑,到孫策十二將趕到那個平地,期間的時間為一個小時左右——說歷史的女人備註)。

至於在這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裡,曲阿小將到底是如何和孫策十二將纏鬥的,羅貫中一個字也沒寫。他留下了一個謎,讓後人進行猜測。不過按照曲阿小將對太史慈的尊崇和愛護之心來看,他在出戰時已經聲明為「吾可助之」,那麼他來到戰前的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相助太史慈。當太史慈跟孫策單挑時,他的責任就是拖住孫策十二將,不能讓他們參戰,對太史慈造成傷害。因此,在這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裡,曲阿小將應該是和孫策十二將發生了一場非常激烈的戰鬥,打出了比呂布戰三英還詭異的戰績。同時,曲阿小將在當時應該沒有被孫策十二將殺掉。

根據綜合的情況來判斷,當時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以太史慈能夠把孫策帶到山後的情況來推測,曲阿小將應該和太史慈一樣,對此地的地理環境是比較熟悉的;所以,當太史慈把孫策引入山後搞單挑的時候,孫策的十二將原本是要追去的,但被太史慈的守護者曲阿小將給截住;雙方自然也是一場打鬥,情況應該也是打打走走,不過曲阿小將卻把孫策十二將引到了另一條路;

但是以一敵十二猛將,不被殺死已是奇蹟;等到孫策十二將意識到被曲阿小將帶入歧途時,這個距離應該已經離劉繇的軍寨不遠,故此,孫策十二將急忙拋開曲阿小將,返回去找孫策;而曲阿小將則回到劉繇軍營,彙報情況,並引劉繇大軍來到了孫策和太史慈單挑的平地,恰好,孫策十二將也趕到。以筆者之見,在時間和邏輯上,這樣應該更符合事實。作為羅貫中筆下1個無名無姓小將,曲阿小將雖然僅出場1次,但卻打出比呂布戰三英更強戰績,可謂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最不起眼的奇蹟。

參考:《三國演義》《三國武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韓信和岳飛之死,其實真不怪皇帝無情,都死於「三宗罪」
他是蜀國職位最高武將 功勞僅次諸葛亮 但結局卻比五虎上將都慘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