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向蘇聯發射五枚導彈,蘇聯防空軍中校一個決策,挽救無辜百姓

美國向蘇聯發射五枚導彈,蘇聯防空軍中校一個決策,挽救無辜百姓

1983年9月26日晚,蘇聯國土防空軍中校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羅夫正在導彈預警指揮中心值班。0時30分,警報器驟響,電腦屏幕清清楚楚地顯示,有五枚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從美國本土發射升空,正呼嘯著向蘇聯境內撲來。

這一突如其來的核戰態勢,讓預警指揮中心最高決策者彼得羅夫萬分緊張。部下們更是不知所措,不約而同從各自座位上站起,屏氣斂息地等他下達反擊命令。如果他一聲令下,就意味著立即開始對美國實施一場報復性的核打擊,兩國馬上會陷入一場核大戰。按規定,一旦發現有美國核彈偷襲蘇聯的跡象,他作為預警指揮中心的最高決策者,可以下令進行反擊。擺在他面前的有兩個選擇,要麼下達反擊命令,要麼解除警報,在兩者中做出抉擇的時間僅有五分鐘的時間。

經驗豐富的彼得羅夫迅速而冷靜地做出了判斷:美國當時至少有1000枚核彈道常年處於戰備狀態,如果要向蘇聯發動核戰爭,絕不會首輪打擊只發射5枚核導彈,那樣遠遠達不到摧毀蘇聯反擊能力的效果,極可能是預警指揮中心的電腦故障導致錯報了信息。彼得羅夫穩了穩高度緊張的情緒,將分析結果向最高當局做了報告,堅定地認為這絕對是一次假警報。

果然,警報聲在五分鐘後戛然而止。後來查明,此次警報出錯的原因是追蹤美軍核導彈發射架的衛星,將太陽反射光誤當成核導彈發射的跡象。

當時,美蘇處於「冷戰」高峰期,兩國分別部署了數以千計的核導彈,虎視眈眈互不相讓。正是彼得羅夫處變不驚的冷靜,將蘇美兩國從核戰爭的邊緣拉了回來。否則,將會有不計其數的百姓死於一場猝不及防的核大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猛將攻入敵營沒了動靜,大家以為他反水時,他突然出現,皇帝大喜
圓明園昔日復原圖,猶如仙境,美到極致!網友:不愧是萬園之園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