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問宰相:什麼最大?宰相冷汗一冒回答了四個字,皇帝連連稱讚

皇帝問宰相:什麼最大?宰相冷汗一冒回答了四個字,皇帝連連稱讚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知識分子是國家統治的中堅力量,沒有他們就沒有一個王朝的穩定統治。也因此,這些朝代對知識分子的待遇多數都是不錯的。這其中,對知識分子待遇最好的朝代要數宋朝,在這個朝代里,知識分子是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對此,大儒朱熹就曾言道:「國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

在以往的朝代裡面,很多文人知識分子因為觸怒了當權者,往往會受到嚴厲的懲罰。這在宋朝,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情,後來的朝代就更不用說了,元朝十分輕視文人知識分子,甚至,把一些知識分子逼成了搞藝術的,元曲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明清兩朝,很多文人知識分子都被打斷了精神脊樑,成為徹頭徹尾的奴才。

所以,在宋朝這種寬鬆的政治環境下,很多文人知識分子都敢於向朝廷提意見,有的還很辛辣。比如:蘇東坡的弟弟蘇轍,他在後人的眼裡是一個比較謙虛、謹慎、脾氣好的人,是一個做到了副宰相的高級官員。但是,他也是一個文人,也被北宋對文人寬鬆的政策給慣壞了,年輕的時候,也可以說是一個「愣頭青」。

他對於自己看不慣的事情敢於發表意見,完全不顧及被批評的人,即使這個人是皇帝宋仁宗。有一年,宋仁宗皇帝在朝廷招納能夠敢於進諫的人,以便皇帝能夠知錯就改,做一個更加完美的統治者。其實,這也算是仁宗的一種自我作秀,其目的,就是為了展示展示自己的心胸而已,讓天下人覺得這個皇帝是一個正人君子。

但是,年輕的蘇轍完全不懂這個道理,認認真真按照皇帝的指示,開展了辛辣的批判工作。比如:說皇帝太懶政,不求上進,還貪戀美色,完全不把朝政當回事,簡直就是荒廢朝政。從中還舉了很多歷史上因為歌舞昇平、貪圖享受而導致亡國的例子,還言辭激切的請求皇帝要節儉,這樣可以讓百姓好過一點。

假如,這樣的事情擱到其他朝代,蘇轍的腦袋可能早就不保了。因為,他的這些話著實不好聽,不免讓人誤以為他在詛咒這個皇帝要做亡國之君。但是,宋仁宗本身就是一個文化水平很高的人,修養也很好,認為:蘇轍是一個人才,文章寫的也好,很有內容言之有物,並且,覺得他有做宰相的能力。

其實,不止是一個這樣的例子,皇帝對很多其他的知識分子也是這樣的一個態度。這就是整個統治階層的共識了,也可以說這是宋朝的政治傳統。當然,像後來蘇東坡那種受到貶謫的人也有不少,但始終沒有發生過殺掉文人知識分子的事情,他們的人身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證的。而有了人身安全,那麼,就有了可以做一切的本錢。

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世的文人知識分子都很嚮往宋朝,認為這才是知識分子應該去的地方,既可以參政議政,又不至於被迫害,這才是正真的王道樂土。而宋朝之所以對文人知識分子如此尊重,原因還是挺多的,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應該還是「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

在宋代之前,整個中國經歷了唐末藩鎮割據、五代十國等大動亂時代,國家凋敝不堪,百姓流離失所。北宋的統治者親身經歷了這樣糟糕的時代,總結的原因就是:武將的勢力過大,這些武將一旦有了軍隊,往往會形成割據勢力,中央政府也會成為擺設,如此之下,天下大亂的情況就沒有辦法避免了。

但是,統治國家還是需要人才的,北宋統治者就將目光投向了掌握知識的文人階層。他們有知識、有文化,但武力值偏低,可以說,算得上是一種「人畜無害」的物種了。而為了招募更多的知識分子,同時,打壓武將勢力,北宋統治者們就大力推行「重文輕武」的政策。這樣的話,但凡有點腦力的人,都去學習四書五經治國之道了。

這樣,他們很容易就能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更是有力的引領了學習文化的社會風尚。同時,尚武的風氣也沒有那麼嚴重了,社會穩定係數也的確增加了。北宋給了文人知識分子最大程度的尊重與自由,在這樣寬鬆的社會風氣之下,北宋王朝的文化水平呈現出了一個欣欣向榮的景象。同時,先進印刷工具的推廣,為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可以說,整個北宋王朝的整體文化素質也是之前朝代沒法比較的,而且,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為了展示對知識分子的尊重。話說,宋太祖曾經問趙普:「天下何物最大?」趙普不明白他的意思,嚇出一身冷汗,思忖再三沒有回答。太祖繼續追問,趙普答:「道理最大。」趙匡胤說:「答得好。」他雖出身武夫,卻不同於五代時期的軍閥,尊重知識分子,還很講道理。

並且,趙匡胤還以祖訓的方式,讓後世皇帝不能殺士大夫和上書言事之人。並且,他還專門將這條祖訓刻在一個石碑上,立於太廟寢殿之夾室,後世皇帝登基必看。之後,這條祖訓可以說成為了全天下所有知識分子的免死金牌,為北宋統治者不敢濫殺文人奠定了法理基礎。當然,宋朝也得到了回報,那就是整個國家一直發展的比較順利。

之後的很長時間,大宋王朝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軍人顛覆政權的事情。並且,在以文人為主的官員裡面,他們的治理方式還是比較柔性的,老百姓們也得到了實惠。但是,誰也無法否認,「重文輕武」導致了宋朝軍事力量下降,經常受到外來軍事力量的入侵,最終,也失敗在了這上面,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劇。

當然,這也充分說明了「文武平衡」才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真正基礎。

參考資料:

【《避暑漫抄》、《續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這個民族乘中國剛統一想來搗亂,結果,卻被一人打得多年不得翻身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