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宗仁成名背後的男人,他資助抗日60多萬袋麵粉,被指是漢奸

李宗仁成名背後的男人,他資助抗日60多萬袋麵粉,被指是漢奸

提起李宗仁,許多人都會想到台兒庄大捷,正是這場勝仗讓李宗仁一戰成名,被視為抗日名將,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李宗仁成名的背後,是另一個男人默默的付出。

這個為李宗仁付出的人叫楊樹誠,他和李宗仁是結拜兄弟,楊樹誠是河北鹽山縣人,他從一個煤礦工人干起,一步步成為安徽省內有名的實業家,經歷頗為傳奇。

他和李宗仁一個是商人一個是軍人,在各自的領域一起譜寫了一段抗日傳奇,1937年10月,李宗仁被任命為第五戰區的司令長官,駐守在徐州,為看解決軍糧問題想到了楊樹誠。

李宗仁和楊樹誠相識於北伐時期,1928年,楊樹誠到淮河岸邊蚌埠視察小麥情況,這裡水運和鐵路便利,於是在此興建了麵粉廠,由此也讓楊樹誠的實業走向了巔峰。

楊樹誠的麵粉廠能夠日產1200餘袋麵粉,在小麥收穫的時候工人多達五六百人,是整個安徽的頭號大實業家,於是李宗仁到了徐州上任之後,就考慮請楊樹誠為他提供軍糧。

說是提供,李宗仁並沒有那麼多軍費去購買軍糧,楊樹誠深知國難當頭,主動捐出了這些麵粉,在南京淪陷之後,楊樹誠出於維護廠房安全問題,準備把麵粉廠遷到西安附近的扶風。

當時李宗仁出於軍糧考慮,希望楊樹誠不要搬遷廠房,為保障五戰區的軍糧出力,楊樹誠考慮之後決定聽從李宗仁的建議,他的麵粉廠沒有搬遷,一直為保障五戰區的軍糧努力生產。

然而到了1938年上半年,蚌埠和徐州相繼淪陷,連李宗仁也保護不了楊樹誠了,他在兩地的麵粉廠落入日本人手中,令人沒想到的是日本人竟然上門敲竹杠,逼迫楊樹誠捐款。

身在蚌埠的楊樹誠迫不得已,只好按照日本人的條件捐出了一架飛機,這實在是迫不得已的保命之舉,然而為日軍捐飛機這事卻遭到誤解,楊樹誠甚至被罵為漢奸。

日本投降之後,楊樹誠因捐飛機一事被當作漢奸審判,好在李宗仁出面為他解釋,這才讓楊樹誠免去牢獄之災,戰後他繼續興辦麵粉廠,沒想到卻被國民黨軍官敲詐,要求強行入乾股。

這讓楊樹誠大失所望,加上他年紀大了,索性把生意交給了兒子打理,1946年,楊樹誠到北平養病,後來又移居上海,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回國後專門見了楊樹誠。

兩人在上海見面,相互擁抱在一起,話別時李宗仁親自把他送到門外,這也是兩人最後一次相見,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在北京病逝,1973年12月31日,楊樹誠在上海病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家故事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至今沒有下葬,不用水晶棺,他的遺體如何保護不腐爛
亞洲發展機會最好的兩個國家,一個瞎折騰錯過,如今又窮又臟

TAG:獨家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