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中國傳統養生法有幾中?「神養」「行養」「食養」

中國傳統養生法有幾中?「神養」「行養」「食養」

1 神養

神養即道德情志養生,是中國傳統養生保健的中心和關鍵。神養包括德之養、情之養、趣之養,以道德質量涵養為基本、肉體心理調養為主幹、情味喜好培育為枝葉。

中國傳統養生法有幾中?「神養」「行養」「食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 1 德之養 國人自古將神養置於養生諸法之首,而德之養又居於神養的中心腸位。明代養生家呂坤以為: 「仁可短命,德可延年,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也。」《淮南子·詮言訓》所論: 「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內便於性,外合於義,循理而動,不繫於物者,正氣也。重於滋味,淫於聲色,發於喜怒,不顧後患者,邪氣也。」意指人之養,必先養「天地之浩然正氣」也。詳細的德養之法,孔子提出「三戒」「九思」之說: 「君子有三戒: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壯也,未老先衰,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論語·季氏》) 又云: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曾子也說: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人們不時深思本人的言行,經過學習和自省塑造理想人格,以期到達道德安康。

1. 2 情之養 《道德經·河上公章句》指出: 「修身於道,愛氣養神,益壽延年,其德如是,乃為真人。」情之養辦法很多,古人多奉行恬淡寧靜、知足內守、克戒節制之道等,強調內斂節制的處世態度,維持情志的穩定。

1. 2. 1 恬淡寧靜 《道德經·二十九章》提出聖人「三去」論—「去甚、去奢、去泰」,即擺脫極端的、樸素的和飽食整天無所用心的不良狀態。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主張「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以為善養生者應當「清虛靜泰,少私寡慾。知名位之傷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而強禁也。識厚味之害性,故棄而弗顧,非貪然後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情以醇泊獨著」.人假如能做到少私寡慾,則「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 《養生論》) .蘇東坡以為,養生的要訣在於「安」「和」二字,「安」即靜心,「和」即順心,「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順應自然,而又不為外物所困,於恬淡寧靜之中求一心「安」.

中國傳統養生法有幾中?「神養」「行養」「食養」


 2 行養

葛洪以為「卧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制」,「無久坐、無久行,無久視,無久聽。不飢勿強食,不渴勿強飲。不飢強食則脾勞,不渴強飲則胃脹。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而勿過極,少而勿至飢。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飽食。早起不在雞鳴前,晚起不在日出後」( 《抱朴子養生論》) .他指出,人的日常起居皆有養生之道包含於其內,卧、立、行、走、食、飲、言、聽等方面都需慎重養生,主要準繩是各種活動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還要留意順應四時和天文環境。

2. 1 善起居 居所方面,《荀子》主張「居必擇鄉」,寓居環境很重要。孫思邈以為: 「凡人居止之室,必需縝密,勿令有細隙,致有習尚得入。小覺有風,勿強忍之,久坐必需急急避之。久居不覺,使人中風。」( 《備急千金要方·居處法第三》)元代丘處機提出順四時而適寒暑的詳細辦法。

2. 2 安睡眠 睡眠方面,李漁以為「養生之訣,當以善睡為先。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堅骨壯筋」,睡眠是「治百病,救萬民,無試不驗之神葯也」( 《閑情偶寄·頤養部·行樂第一》) .明·冷謙《修齡要旨》指出: 「平明睡覺,先醒心,後醒眼,兩手搓熱,熨眼數十遍……先睡眼,後睡心,側曲而卧,覺直而伸,晝夜起居,樂在其中矣。」

2. 3 適沐浴 沐浴方面,孫思邈曰: 「凡居家不欲數沐浴,若沐浴必需密室,不得大熱,亦不得大冷,皆生百病。冬浴不用汗出霢霂,沐浴後不得觸風冷。

2. 4 節色慾 性生活方面,李漁以為「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常見可欲,亦能使心不亂」( 《閑情偶寄·頤養部·節色慾第四》) .指出節慾要做到: 節快樂過情之欲、節憂患傷情之欲、節饑飽方殷之欲、節勞苦初停之欲、節新婚乍御之欲、節隆冬盛暑之欲; 色慾當有所節制,要思索到時節時令、身體心情等要素。

中國傳統養生法有幾中?「神養」「行養」「食養」

3 食養

病從口入,養需慎食。食養是中國傳統養生尤為關注的局部,主要包括對飲食衛生、飲食時間和量、營養構成等方面的請求,強調飲食有宜有忌,需依據體質狀況、順應四時而變化。

3. 1 重衛生 飲食衛生方面,孔子提出「八不食」.包括: 飯菜蛻變霉壞的不食,顏色不好的不食,烹調不當的不食,不合時令的不食,等等。清代李漁《閑情偶寄》以為,「蔬菜瓜果,摘之務鮮,洗之務凈,而每食菜葉之類,必需白綠鮮嫩」[5].

3. 2 定時量 飲食時間和量上,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以為要定時少量: 「飲食以時,饑飽得中。每食不重用。」《養性延命錄》云: 「百病橫夭,多由飲食……為益亦多,為患亦切,多則切傷,少則增益。」宋代張杲《醫說》以為: 「食慾少而數,不欲頓而多。」即「少量多餐」.《安定御覽》載: 「谷氣勝元氣,其人肥而不壽; 元氣勝谷氣,其人瘦而壽。養生之求,常使谷氣少,則病不生矣。」節食有增壽之功。

3. 3 簡飲食 飲食構成上,前人以為不宜過雜,應以蔬菜為主,防止攝入難消化的食物。唐代孫思邈提出: 「每學淡食,不欲脯肉盈盆、五味雜陳。」李漁倡導簡單飲食,「食不多味,每食只一二佳味即可,多則腹內難於運化。若一飯包羅數十味於腹中,而物性既雜其間,豈可無矛盾也」; 而且「肉不如蔬」,當「重蔬食,遠肥膩」,因油膩「梗塞心竅,訣竅既堵,何來聰明才智」,而蔬食則能「漸近自然」.陸遊以為粥養有益安康,詩云: 「秋夜漸長飢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陳直指出,「水團兼粽黏冷肥僻之物,多傷脾胃,難得消化,大不益老人」[6].鄭板橋則用對聯記載其簡單的食譜: 「青菜蘿蔔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飲食調味上,李漁力主油膩: 「饌之美,在於油膩,清則近醇,淡則存真。味濃則真味常為他物所奪,失其本性了……五味之於五臟各有所宜,食不節必至於損: 酸多傷脾,咸多傷心,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明代洪應明《菜根譚》指出: 「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明代陸樹聲《清暑筆談》云:「都下庖制食物,凡鵝鴨雞豚類,永遠料物炮炙,氣息辛濃,已失本然之味。夫五味主淡,淡則味真。」現代人飲食偏於肥甘厚味,主油膩的飲食調味法在今天有其特別重要的養生價值。

3. 4 重宜忌 清代養生家石成金指出,飲食有「七宜七不可」: 食宜早些,不可遲晚; 食宜緩些,不可粗速; 食宜八九分,不可過飽; 食宜淡些,不可厚味; 食宜暖和,不可寒涼; 食宜軟爛,不可堅硬; 食畢再飲茶兩三口,漱口齒,令極凈。

飲食應該各隨人之體質而調整。如康熙所說:「凡人飲食之類,當各擇其宜於身者,所好之物不可變食。」曾國藩主張「少食」「素食」「油膩」,「常食老米粥以療脾虧」,「夜飯不葷,專食素,亦養生之宜,且崇儉之道也」.飲食還需順四時而變。如元代丘處機以為,春季「飯酒不可過多,米麵糰餅,不可多食,致傷脾胃,難以消化。老人切不能夠飢腹多食,以快一時之口」; 夏季「飲食暖和,不令大飽,時時進之,宜桂湯豆蔻熱水,其於肥膩當戒」,不宜吃冷淘冰雪、密冰、涼粉、冷粥和瓜茄生菜等; 「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不宜吃乾飯炙煿,並自死牛肉、濁酒陳臭、咸醋黏滑難消之物,及生菜、瓜果之類; 冬季早起,服醇酒一杯以禦寒,不可多食炙煿肉面餛飩之類。孫思邈以為,飲食之後不宜立刻卧睡或久坐,應至少做兩件事: 一是「食畢摩腹,能除百病」; 二是「食畢行步踟躕,則長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