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時期我軍全都綁腿,援朝時期為何不綁了?這是用命換來的教訓

抗戰時期我軍全都綁腿,援朝時期為何不綁了?這是用命換來的教訓

回顧歷史,在十四年抗戰期間,中國軍隊靠著頑強的意志和信念,在裝備和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最終戰勝了日本侵略勢力。當時的八路軍,配備清一色的「小米加步槍」,衣不禦寒,食不果腹。在中國軍隊中,時常可見一些「土裝備」和「土方法」,殊不知正是這些土方法的廣泛使用,人們才獲得了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今天子淵就為大家介紹一件使用率極高、歷史貢獻極大的土裝備。

這件裝備經常可以在影視劇中見到,但是卻被很多人忽視,它就是「綁腿」。什麼是綁腿?簡單來說,就是在士兵的小腿緊緊纏上繩子或者布條。當時因為沒有足夠的戰馬和汽車等交通工具,戰士們日常行軍基本都是靠步行。長途步行的能力,也就成為考量一個士兵綜合軍事素養的關鍵因素之一,八路軍士兵之所以帶綁腿就與這一現狀有關。一方面是因為現實的經濟條件所限制,再者也和八路軍長期作戰的區域有關。

眾所周知,我軍長期活躍於一些崎嶇山區和交通閉塞的地方,那裡的環境是不適合騎乘戰馬的,更不要說汽車等現代交通工具看。因此,具有中國特色的「綁腿」就發揮出了極大作用。經常參加體育運動或是長途步行的人都知道,腿上的某個部位如果經常運動或使力,就會變得很熱,甚至會發紅,這樣會嚴重影響血液循環。一旦血液長期集中於一個部位,就會引發某些急性疾病,對於戰士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要知道當時八路軍經常進行上百里路的急行軍,長途行軍結束後只要休息一晚,第二天就會感覺腿部劇痛,這種情況一旦遇到敵軍襲擾,幾乎就是坐以待斃。「綁腿」的使用恰恰解決了這一難題,在腿上綁上布條之後阻礙了血液迅速向下流動,可有效避免嚴重的區域血液淤積問題,也能緩解戰士們因下肢靜脈曲張而產生的病痛。於是「綁腿」迅速流傳開來,最終成為八路軍行軍打仗的標配和慣例。

然而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們卻不再使用綁腿了,這又是為什麼呢?或許有朋友會說,援朝時期我軍裝備得到改良,初步擁有了一批現代化交通工具,因此不再需要綁腿這種東西來束縛大腿了。事實上,雖然這一時期我軍有了不少大型汽車,但是很容易遭到敵軍轟炸襲擊,因此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志願軍將士們依然要靠雙腿進行長途奔襲。因此在戰爭初期,志願軍其實也配裝了「綁腿」。

志願軍戰士舊照

但是美軍和二戰時的日軍不一樣,他們作戰時喜歡投擲大量的汽油彈和燃燒彈,一旦戰士們被汽油彈燒到,僅用水和沙土是難以迅速撲滅大火的,這時候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趕緊脫掉衣服。如果腿上還有一圈「綁腿」,很顯然會導致脫衣時間顯著增加,可能衣物還沒脫完就被大火嚴重燒傷。有了這一鮮血換來的教訓,志願軍將士們不再使用「綁腿」,而是靠意志和信念去克服急行軍所帶來的傷痛,雖然很累很痛,但是至少可以在關鍵時刻保命。

參考資料: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美國從書·朝鮮戰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活躍千年的民間組織,人人背刀自詡鬼谷嫡傳,留下一句讖言就走
此人所乘馬匹骨瘦如柴,皇帝詢問後用5字回答,結果當場下詔陞官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