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新天皇即將繼位,關於天皇的前世今生,你不懂的都在這裡了

日本新天皇即將繼位,關於天皇的前世今生,你不懂的都在這裡了

125代天皇即將謝幕,126代天皇即將接班。

2019年4月30日,日本新老天皇的交接,將再次劃分日本時代,改變日本歷史。

日本皇事,管我毛事!

雖則如此,天皇二字,仍然不可避免地升級為輿論熱點,重歸世人視線。

天皇是個啥?要他啥用?他為啥經久不衰?他真的是日本的神的後代嗎?

今天,以日本近代史為主要創作內容之一的飛春讀傳,就來梳理一下天皇那些事,告訴你他的前世今生是何物。

(日本人排隊參觀皇宮)

一、天皇真是神的後裔嗎?

坦白地說,是神的後裔。

但問題是,神是客觀世界上的虛無之物。那麼,物質世界中的天皇,他的祖先到底是誰?

我們先來看看日本最古老的傳說,看看其「官方」版本的天皇,是如何而來的。

據公元7世紀的日本古籍《古事記》《日本書紀》載:

開天闢地日,宇宙形成時,天地間生出一物,狀如葦芽,化身為神,名曰「國常立尊」(にのとこたち の みこと)。

數代之後,跌生為男女二神,伊奘諾尊(イザナキ)和伊奘冉尊(イザナミ),二神雖為兄妹,卻為人類的誕生犧牲了自我「神倫」,交媾生出日本列島、山川草木,以及最重要的日神和月神。

(天照大神)

有了日月山川,才有了人的誕生,而天神家庭中負責派神統治人間的,就是太陽神。

說起來也怪,太陽神怎麼想也應該是個男生,可在日本傳說中,竟然是個女的,名叫天照大神(あまてらすおおかみ)。

她派她的孫子帶3件信物——鏡、劍、玉,到人間下凡,又經過兩代演變,這個孫子有了他的後代,他東征之後在日本列島的中心大和之地,也就是今天的奈良一帶,建立了日本。

此神名叫磐余彥尊(じんむてんのう),也就是神武天皇,是為日本第一代天皇。

根據日本史書,此時是公元660年,皇紀元年。2月11日神武天皇繼位這一天,即為日本的建國紀念日。

從此,天皇肇始,代代相傳,至今已經是125代,名叫明仁。2019年4月30日,他將在生前主動退位,把皇位傳給他的長子,德仁。

(德仁 明仁)

天皇雖然來自天上,卻只是意識形態方面的傳說,目的是讓人相信天皇的權威無可替代。

認清歷史先認清編歷史的人。

古事記等公元7世紀的日本史籍,是當時的史學家利用民間流傳的傳說,結合當時的宮廷制度,人為編撰的歷史神話。

彼時,日本天皇統治體制剛建立,連「天皇」二字都是效仿中國唐高宗李治天皇大帝而得,為了鞏固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史學家們編撰了天皇高大上的歷史。

史學家們還稱日本是「王邦無比的神國」,就這一句話,成了日本的信仰。到了近代日本強大後,成為對外侵略擴張的理論基礎。

(明仁和家人)

而天皇到底從何而來?

史學家客觀考證後認為,「天皇的祖先,亦不過是古代日本的一個強大的氏族而已。」

也有人考證說,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就是秦始皇派出去尋找長生不老葯的徐福。此說雖然符合民意,但官方史書中尚無證實。

二、天皇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天皇是皇帝、君主,一國之主。

但在日本1000多年的歷史上,天皇也有「虛君」「實君」之分。

虛君,顧名思義,是個不握權柄的虛權天皇,所謂的「君臨不治」。

實君,掌握統治實權的君王,所謂的「統而治之」。

(日本皇宮內的雕像)

日本1300多年的天皇歷史中,從第一代神武天皇到123代明治天皇前,可以視為古代天皇,從明治維新開始到日本戰敗,可視為近代天皇,從戰敗至今可視為現代天皇。

古代天皇,相對來說歷史漫長,經歷了6世紀聖德太子攝政,天皇制度形成,經過大化革新和8世紀《大寶律令》的頒布等,天皇制度確立。

之後,天皇制度歷經親政、攝政關白政治、院政體制、南北朝戰國時代二元三元政治,以及幕府將軍政治等。

總的來看,天皇在古代是虛君多於實權。

有人總結原因為3:

(日本皇宮)

1??神化的原因

天皇是大和民族之神,既如此,族臣便不得讓神勞心費力,神的作用是存在並被膜拜和信仰,所以天皇不必幹活,也沒有人去推翻他,所以沒有必要掌握統治權,國家不論如何,他都是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神。

2??老子神道思想的影響

中國老子李耳,對日本神道教影響頗深,他的「無為而治」是天皇君臨不治的源流。

3??有血的教訓

公元 592年,崇峻天皇曾因欲掌實權而被大臣蘇我馬子殺害,後人以此為鑒,不主張天皇干政。

(日本皇宮警衛隊)

天皇最無權最落魄的時期,是將軍一統天下的幕府時期,天皇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花瓶、寺廟裡的木偶。

但即使如此,天皇也沒有性命之虞,不用擔心董卓之流廢掉自己。這是因為天皇是唯一的,是日本和族之祖,沒有人能替代他,只有他才代表日本,只有他賜予封號,將軍才有名分。

任何人當將軍,都需要借天皇的神威以號令,而任何人都無法取代天皇。這是日本天皇與中國皇帝的根本區別,幕府時期有許多將軍,但沒有一個像曹操那樣,號令久了終於成了魏太祖。

也正是因為這,因為和族的唯一,天皇的唯一,1945年戰敗後,天皇仍然具有利用價值,從而與麥克阿瑟達成交易,最終保住了自己不被審判。

(戰後的裕仁成為人間天皇)

三、天皇的蛻變

近代天皇以明治天皇睦仁為標誌。

明治維新在許多人看來是一個傳奇,但很少有人意識到它就是侵華戰爭的淵源。

日本有個優點,就是見誰比他好,就死心塌地地學習他,拿過來改革自己,做強自己。大化革新是日本全盤效仿了中國唐朝,從此改變了奴隸制日本,變成封建社會。

而1868年起的明治維新,則全盤效仿西方國家,幾乎是照搬了1850年的《普魯士憲法》、1871年的《德意志帝國憲法》,最終成為《明治憲法》,確立了近代天皇制,發展了日本資本主義,快速實現富國強兵。

(明治天皇)

但是,日本的近代天皇制,是一種具有封建遺留的雜糅式天皇制,和西方的君主立憲制不同,日本的君主立憲制是一種半封建半資本主義式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天皇具有家長式的實權。

在日本,國會對天皇負責,政府為天皇辦事,軍部是天皇的槍杆子,三者相互爭寵,看天皇更喜歡誰、器重誰,誰的權力就大。這一貌合神離的君主立憲制的「怪胎」,根源就在於明治維新確定的天皇制。

《明治憲法》明確規定,「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統治之」,天皇乃「國之元首,總攬統治權」。

(二戰時的天皇是軍部統帥)

什麼是統治權呢?

掌握著國家的一切政權。

包括立法權,可以裁決議會修訂的法律,有權召開議會、閉會,可以解散眾議院。

決定著文武官員的人事、薪俸。

統帥著日本陸海軍。

宣戰、媾和、締結條約……

一言以蔽之,他是個近代文明社會形態中的「家長式」天皇,實質上是封建性質的君王。

根據立憲君主制,日本天皇實施的是「無責答制」,就是對臣屬的彙報,天皇只問不答,由臣屬負責國事,他自己只蓋章。

(二戰時的天皇裕仁)

但在實際統治中,天皇動用權力了,明治天皇親征過,裕仁天皇為戰爭親自決定重要的人事變動,重大事件和歷史緊要關頭,都是自己做出最終決斷,各種史料表明,他是站在帝國頂端決定國家走向的掌舵人,而不是像西方國家的君主那樣,僅僅是一個代表國家的宗教式符號。

這,就是近代日本天皇的特別之處。

也正是因為如此,因為專制、因為雙重性,近代日本才更容易走向軍國主義,成為危害世界的極端法西斯國家。

(二戰日本國內娃娃兵)

四、當下天皇的意義

當年明月讀明朝歷史說,這個世界上分「有用的壞人和沒有用的好人」兩種人,一個人總得有價值才有被利用的理由。

天皇在戰敗後,麥克阿瑟說,「天皇一個人抵得上20個師團」,這就是當時天皇的價值。

所以美國根據戰後世界局勢變化,綜合考慮佔領日本的得失之後,保留了天皇,改造了天皇制,重新制定了日本憲法。

1945年裕仁在新憲法上簽字

根據1947年5月實施的《日本國憲法》規定,日本實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議會內閣制,「天皇並無關於國政的權能」,「天皇有關國事的一切行為,必須有內閣的建議和承認」。

這就意味著,天皇只是一個手拿玉璽的「辦公人員」了,而決定蓋章的,是日本內閣首相。

如果說當下天皇存在的意義,那也只能是和族的宗教信仰、日本的國家象徵,他的存在關乎日本人的感情,關乎社會穩定,關乎國家外交。

當下日本天皇一退位,就牽涉到國家改元換號、日本統一修改紀年計時方式、與外交國家逐一通電等,就是天皇價值的例證。

所以,利用好天皇坐穩自己的政局,是日本內閣和執政內閣的黨派不得不重視的要事。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3句話:

天皇祖上是一支強大的氏族首領;天皇曾領著日本幹壞事;如今的天皇是花瓶。

=======================

文獻參考:

若槻泰雄《日本的戰爭責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春讀傳 的精彩文章:

抗日老兵回憶炸黃河橋,橋太結實炸不塌,橋頭一行字看了讓人大哭
二戰中的日本女人,被以軍需品的名義送上戰場,備註2個字

TAG:飛春讀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