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本來長平一戰,秦軍已經消滅了趙軍主力,為何40年後才滅趙國?

本來長平一戰,秦軍已經消滅了趙軍主力,為何40年後才滅趙國?

長平之戰,秦國確實是消滅了趙國的主力,僅這一戰白起就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將士。但是,要知道打仗是雙方都有可能損兵折將的一種遊戲。

趙國死傷如此多,秦國的傷亡也不會太小。

作為戰場上的常勝將軍,白起意識到,若是乘勝追擊,此刻帶領著秦軍殺到趙國都城,肯定是可以一舉把趙國給拿下來的。

因為白起是想火速進兵,打趙國一個措手不及。另外,趙國若是看到白起兵臨城下,即使火速去求援,也不一定能叫到援兵了。

所以,白起斷定,這個時候是滅掉趙國的最佳時機。

但是,白起僅僅是一個將領而已。

這個意見能不能被認可,還需要秦昭襄王的批示。

所以,白起給秦昭襄王打了一個報告,意思就是想一鼓作氣,直接拿下趙國來。

可是,秦昭襄王考慮的和白起考慮的不一樣。

秦昭襄王要把控全局,白起只管可不可以打勝戰,這就是兩個人的區別。

當秦昭襄王接到白起的信件之後,他要考慮的是這個時候,能不能直接去滅趙?

當時秦國的所有兵力,幾乎都在白起的手裡。

若是,白起攻打趙國的時候,其它五個國家,來攻打秦國,秦國是不是也有可能就亡國了呢?

這個秦昭襄王必須要考慮,因為這是關係到,他們家江山安穩的一件大事。

似乎秦昭襄王陷入了沉思之中,到底要不要滅趙呢?

因為秦昭襄王拿不定主意,所以,他只好把宰相范雎給叫來。

問問范雎怎麼想的?

范雎是文臣中的老大,白起是武將中的老大,而且白起和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關係十分的鐵。可以說白起就是魏冉一手提拔起來的。而魏冉恰恰就是被范雎給排擠到朝野之外的。

所以,范雎本來就和白起有矛盾,是那種不可調節的矛盾。

范雎和白起的矛盾趙國也知道,所以,趙國就派了說客來說法范雎。

大意就是說若白起直接把趙國給滅了,真到那時候白起就是秦國的第一功臣了,就連你這個宰相,也要屈居於白起的功勞之下。

這是范雎不想看到的,所以,當秦昭襄王找到他商量要不要滅趙的時候。他就告訴秦昭襄王,趙國是要滅,但是,絕對不是現在。

范雎的意思是秦國剛打了如此一場大仗,若是在繼續去打趙國,恐怕會體力不支,不如回來休息調整一下,再去滅趙更好。

秦昭襄王就聽信了范雎的話,白起不得不搬師回兵。

這就是秦國在趙國主力滅亡的情況下,沒有迅速滅掉趙國的主要原因。

反過來我們再來看,一旦這個時候秦國滅不掉趙國,也就意味著趙國在短時間內不可能被滅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趙國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在這個空擋里他們可以去搬救兵了。

等一年以後,秦昭襄王覺得兵力休整的也差不多了的時候。

這時候秦昭襄王再讓白起去滅趙,白起就不去了,因為他知道滅趙的機會已經失去了。現在去根本撈不到任何好處。

秦昭襄王只能排王陵去滅趙,結果吃了一個敗仗,損失了幾萬人馬。

秦昭襄王還是讓白起親自挂帥,前去滅趙。但是,白起還不去。

不得已秦昭襄王又派了其他將領,結果又失敗了,滅趙的期間秦國先後損失了幾十萬大軍。

趙國為何突然間這麼強悍了呢?

因為經過魏國信陵君竊兵符一事,趙國已經得到了魏國和楚國的支援。等於現在是三國的聯軍在攻打秦國。

秦昭襄王還是想讓白起出征,白起不去,秦昭襄王就直接賜死了白起。

後來,宰相范雎也被排擠出了朝廷之外。

所以,這時候的秦朝,已經沒有原來強大了,死傷無數的士兵,再加上武將失去白起,文臣失去范雎,讓秦國暫時得到了重創。

反倒是得到魏國和楚國援助的趙國不可一世了。

這就是為什麼秦國在殺掉趙國四十萬主力之後,又過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才滅掉趙國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史趣聞 的精彩文章:

萬家嶺大戰,薛岳圍殲日軍的時候,是否發生了十分詭異的事情?
趙匡胤死後,趙光義當皇帝,他是如何對待哥哥年僅24歲的嫂子的

TAG:漢史趣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