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天地莊周馬,江湖范蠡船」,這幅對聯,十人九不懂,你能解開嗎

「天地莊周馬,江湖范蠡船」,這幅對聯,十人九不懂,你能解開嗎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鍊,既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據記載,我國對聯,最早起源於商周時期,在《易經》的很多卦辭里都有對聯的影子。

自古以來,對聯都是文人墨客玩味的文字遊戲,有的高雅,有的詼諧幽默,還有一些非常困難,有的至今還是絕聯。相傳乾隆皇帝非常喜歡對對子,常常和大學士紀曉嵐吟詩作對,由此在歷史上也流傳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據說,有一次乾隆微服私訪,帶著文武百官出行,到了午時吃飯的時候,抬頭一眼看見了有個叫「天然居」的酒樓,忽然靈感迸發,想出了一個上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這幅對聯非常巧妙,詞句從左往右讀,和從右往左讀,正好組成了上聯。並且「客上天然居」又正好描摹的是一幫人眾當下的活動態勢,「居然天上客」,又雄渾大氣,霸氣靈刃,絕對稱得上一幅好的上聯。

話說,當時紀曉嵐聽了乾隆皇帝的上聯後,沉思良久也是沒有對得上。由此可見這幅對聯的難度可見一斑。

這樣一直過了好多天,正好有一天,他們遊玩到正定縣城東大佛寺時,紀曉嵐抬頭看見巍峨的大佛,忽然也來了靈感,對出了下聯「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紀曉嵐心裡明白,自己對上的這幅對聯,無論文辭上,還是意境上,和乾隆皇帝的上聯比,還是要差很多的。只是能拼湊的對上來,也不至於在文武百官面前太尷尬。

中國古代對聯文化源遠流長,要說到較難的對聯,除了上邊這一則,還有一個也是非常費解的。上聯:「天地莊周馬」,下聯:「江湖范蠡船」。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能解其中真意的,卻很少,作者也是思索良久,才解開的。

記得,有一次在馬未都先生的訪談節目中,他就曾說過,這幅對聯困惑了他20多年,由此可見這幅對聯還真是有一番學問的。

所謂「天地莊周馬」。莊周,就是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和老子齊名,合稱「老莊」。這個上聯的意思是說,莊子的境界非常之高,即使有天地之廣闊,莊子都能夠輕鬆駕馭。這裡的「馬」不是名詞,而是像駕馭馬一樣。

而下聯,「江湖范蠡船」,其中也引入了一個人物叫范蠡。略了解歷史,或有文學基礎的人都知道。范蠡是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等。尤其是做生意非常厲害,曾達到了「富可敵國」的程度,現在也是生意人供奉的「祖師爺」。

據說,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滅掉吳國後,急流勇退,散盡了家財,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泛舟于山川江湖之上。由此「江湖范蠡船」,也就很好理解了。它正說明的是,范蠡胸懷之開闊,人生境界之洒脫,功成名就之後,能夠散盡家財,泛舟江上。這種境界與洒脫的情懷,又有幾人能夠領略?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是簡簡單單的一幅對聯的背後,都蘊含著很深的智慧和哲學,值得我們去推敲和哲思。

讀者們,關於這幅「最難對聯」,大家有怎樣看法呢?如果喜歡本文章,歡迎轉發和評論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道 的精彩文章:

巴黎聖母院「失火」,百人跪地祈禱,它在法國的地位,有多高?
金庸筆下人物名字出處,太有學問了!堪稱教科書級「起名範本」!

TAG:文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