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當年《畫皮》一番居然是甄子丹,娛樂圈撕番位真的有意義嗎?

當年《畫皮》一番居然是甄子丹,娛樂圈撕番位真的有意義嗎?

很多人驚訝於電影《畫皮》的一番居然是甄子丹,是不是很多人都不記得了?大家心裡似乎只有陳坤周迅趙薇三個人給大家呈現出的故事了吧?

「這部戲我記得簡直是撕番的里程碑之作,搞得第二部片頭周迅和趙薇的名字一個在前面的下方,一個在後面的上方,粉絲覺得誰女一都可以,太經典了。」

撕番位的歷史大概從十年前開始的,最早《功夫之王》在2008年4月24號上映(成龍李連杰之爭),《畫皮1》在2008年9月26號上映(趙薇周迅之爭)。

番位不是C位,番位是按照出圈度、業內影響力、資源等方面定的,內地娛樂圈多的是撕番位的事情,按個人影響力和個人資源(可以理解為出圈度)排是規則,偷改番位那就是想在通稿上造成一人影響力大過一人的輿論錯覺,造成暗貶明捧。

「番位」一詞是舶來品,起源於日本,但他們似乎很少會發生因為番位問題,粉絲手撕製片方或是經紀公司的新聞。一方面自然是日韓娛樂市場發達且完善的行業秩序,製片方、經紀公司的權威極高,粉絲難以也不會去撼動這種秩序。另一方面,日本娛樂圈有嚴苛的番位順序制度,當了一番要對整個作品負責,收視、票房、口碑,成敗和榮辱繫於一身,而狹小的市場和激烈的競爭形勢,也意味著藝人不敢輕易去扛一番,萬一失敗可能將難以翻身。

番位引進國內後,其實已經與最初的意義差很多了,至少在目前很多藝人和粉絲眼裡,番位代表的是地位,只用承擔榮譽而不用承擔責任,為什麼不爭呢?現如今撕番位的風氣越來越大。以前是畫皮那種雙女主的撕番位,現在男女主戲都開始撕番位了。所以很多人覺得除非徹底引進日本的番位制度,否則番位之爭必然愈演愈烈。

其實站在觀眾的立場,我管你大咖小咖人,我只關心戲好不好看,演技好不好,就算你就配角,演技出彩,我也會喝彩,也會轉粉。真正專註於演戲的人不會在乎番位的。配角實力演技蓋過主角的案例還少?如此費盡心機搶番位不如好好用心琢磨戲,炒作一時火,實力才是定終身。

你覺得撕番位有意義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看照片黃浩然和黃心穎也很可疑!網友:馬國明還好沒跟黃心穎結婚

TAG:娛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