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一個壞習慣,讓娃少長了12CM,想要孩子長高,這事一定不要做!

一個壞習慣,讓娃少長了12CM,想要孩子長高,這事一定不要做!

如果上天能給你一次重新再來的機會

你會做什麼?

嗯,我應該是:

用身上的10斤肉換長高10厘米

「高富帥」,你看這排位就知道

個!高!有!多!重!要!

但要是孩子小小年紀就鶴立雞群,

你可別高興太早!

一個壞習慣,讓娃少長了12CM,想要孩子長高,這事一定不要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0歲菡菡身高已有155cm,

比班上小盆友高出了一大截,

但她的爸媽卻高興不起來:

孩子的骨齡已達到15歲

身高差不多定型了。

這個扎心的結果,竟是因為:

長!期!濫!補!

10歲菡菡半年不長個,

拿到檢查結果媽媽哭了

這半年來,小區同齡的孩子蹭蹭長個兒了,但菡菡卻「按兵不動」,當爹媽的難免心急。

按說,菡菡也不算矮,才10歲的她已經155厘米,在同學中已經是鶴立雞群了。但菡菡的爸媽可不這麼認為:菡爸身高181cm,她媽媽也有168cm。在他們看來,孩子還是長得太慢了,尤其是這半年,幾乎沒長過。

一個壞習慣,讓娃少長了12CM,想要孩子長高,這事一定不要做!

不查不知道,這一查媽媽哭了:

10歲的菡菡,骨齡卻達到了15歲

她的成長板已趨於閉合

今後最多只能長高1-2厘米了

這個結果,也讓醫生很無語。按照遺傳身高公式計算,孩子身高應在168厘米左右。由於過早發育導致了骨齡偏大,使她的成長板提早閉合,導致她少長了十多厘米。

得知這一結果後,菡菡一家人都追悔莫及。原來,她家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從小就習慣煲湯補身體。聽人說田七、海馬、蟲草、燕窩等滋補品,能讓孩子長個兒,所以家人從小就給她吃這些補品。

日補夜補,終於補出了亂子。

從小,菡菡就比別的孩子個高;不到8歲,她的乳房就開始發育了;9歲多,她就已經月經初潮了。可近半年,她不怎麼長個兒了,家長這才發覺不對勁。

然而,這時已經快來不及了。由於孩子早熟導致骨齡增大,使得骨骺線(生長板)提早關閉,醫生能做的也比較有限。

看著菡菡家人失望地離開,醫生們心裡也很不是滋味。如果她的家人能早一些發現問題,哪怕是早一兩年,都不會是這個結局。

一個壞習慣,讓娃少長了12CM,想要孩子長高,這事一定不要做!

骨骺線是啥東東?

那麼,骨骺線(生長板)究竟是個啥東東?

它為啥能決定孩子長個兒?

我們從頭說起。

人體內的長骨骼(如手臂、大腿)裡面,有一種跟長高關係灰常密切的東東——骨骺線。它位於骨骺與骨幹之間,是人體內用於生長的一層軟骨,在X光片上表現為一條較寬的透光帶。

雖然名字拗口,但它的作用可不小。

兒童每根長骨的兩端都有骨骺線。當骨骺線還未閉合的時候,骨骺軟骨細胞會不斷分裂增生,促進骨骼增長,孩子的身高才能不斷生長。

一旦骨骺線完全骨化,就會形成一條緊密的縫,這也就意味著孩子體內的骨骺線完全閉合,這時孩子就會停止長個。

那麼,骨骺線啥時候會閉合呢?青春期後期。

通常情況下,女孩是在11歲左右開始迎來青春期。隨著月經來潮,女孩體內骨骺加速骨化,身高開始慢慢停止生長。

與之類似,男孩青春期是從12—13歲左右開始。在身高快速增長的同時,骨骺線慢慢骨化、閉合,身高生長2-3年後也將進入停滯期。

而如果孩子的青春期提前,骨骺線就會過早閉合,孩子也就會停止長個了。

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孩子過早出現第二性徵,如女孩在8歲之前乳房發育,10歲前月經初潮,男孩子在9歲前出現變聲,長鬍須和陰毛生長,甚至遺精,應儘早來醫院就診。

一個壞習慣,讓娃少長了12CM,想要孩子長高,這事一定不要做!

孩子能長多高?

七分靠遺傳三分靠「打拚」

有家長會有疑問,骨骺生長決定了孩子的終極身高,那麼什麼影響骨骺生長?也就是說,影響孩子長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是:遺傳、營養、睡眠、運動

身高70%以上來自遺傳,後天的因素大約佔30%,你可以理解成「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拚」。

孩子的遺傳身高有個公式,你可以對照下:

男孩=(父親身高+母身高)/2 +6.5cm

女孩=(父身高+母身高)/2 -6.5cm

當然,遺傳身高估算僅僅是理論值,有一定的波動範圍。是否能達到或突破遺傳身高,後天因素很重要。要想孩子長得高,你得這麼做:

A、營養

適當控制飲食。切忌濫服滋補的中藥材,以免外來的性激素攝入,使孩子提前進入青春期。少吃高膽固醇飲食,但要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並應多吃蔬菜水果。

B、睡眠

盡量讓孩子在晚上10點前睡覺,不僅能減少疲勞,還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

C、運動

選擇一些適合孩子身體狀況和體力的伸展性跳躍性運動,如跳高、跳繩、籃球、游泳等,對長個兒有好處。

D、其他

內分泌或者其他疾病因素(如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分泌過多等等),影響導致孩子的生長發育,應及早治療。另外,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長期心理抑鬱不利於生長發育。

一個壞習慣,讓娃少長了12CM,想要孩子長高,這事一定不要做!

錯過這三個長高「黃金期」

孩子長高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想要孩子快高長大的家長們,這三個階段你得盯緊:

//第一階段,0-7歲//

這一階段,孩子身高增幅對終極身高的影響達到了50%。如果到七歲時,孩子身高低於同齡標準而不及時干預,任由自然生長,成年後身高也會低於同齡人。

//第二階段,7-12歲//

身高增幅對最終身高的影響為30%。通常情況下12歲之前,孩子已經完成了身高增長的大部分。

//第三階段,12—18歲//

到了12-18歲,身高增幅對最終身高的影響僅為20%。

簡單地說,

3-12歲是對孩子身高影響最大的階段

3-10歲是矮個子的最佳治療期

這是因為,孩子年齡越小,骨骺的軟骨層增生及分化越活躍,生長的潛力及空間越大,對治療的反映越敏感,生長效果越好;而且孩子的年齡越小,體重越輕,用藥的劑量越小,所花費用也越小。

矮小症的孩子,切不可等到十四五歲等發育後期再治療。這時骨骺接近閉合,身高已經大致定型,再怎麼折騰也用處不大了。

孩子身高達不達標?

醫生教你簡單自查

有些家長還會問,孩子身高達不達標怎麼判斷?啥時候要看醫生啊?

醫生教你:首先每三個月給孩子量一次身高。

如果孩子長期低於同齡人半個頭(比同齡孩子矮5-10厘米)、一直坐在班級第一排、排隊總站在班級前三位,每年長高不到5cm,則可懷疑為生長發育遲緩,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進行診斷。

醫生提醒,這六類人群(3-18歲)尤其要注意:

● 因遺傳或疾病,身高發育遲緩(年均增高不到5厘米);

●早熟,女孩8歲、男孩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

●10-14歲長高「突增期」沒明顯躥個

●營養不良,厭食偏食,體質差個矮

●青春期緩長、停長,生長暫停的孩子

●肥胖影響長高,體重超過正常標準20%的孩子

如果孩子身高不達標,或者生長速率低於平均值,不要猶豫,趕緊帶去正規醫院兒童內分泌、矮小門診、生長發育科室,進一步檢查。

一個壞習慣,讓娃少長了12CM,想要孩子長高,這事一定不要做!

孩子長個的這幾個誤區

你一定要看看

誤區1:孩子只是晚長,遲早會長個的

很多家長抱著「早長晚長」、「二十三、躥一躥」的觀念,相信孩子的身高遲早會長起來。這往往讓孩子錯過最佳身高干預和治療時機。

判斷孩子是否晚長,可以用科學手段來檢測。晚長條件必須符合以下三條:1.身高落後於同齡人身高;2.骨齡落後於年齡;3.生長激素不缺乏。

誤區2:聽說吃增高藥效果好,不用打針

口服增高葯或是維生素蛋白質類營養素,可能會含有性激素成分。吃了葯是長個了,但可能導致骨骺提前閉合,得不償失。

目前,國際公認唯一安全有效的長高藥物只有注射生長激素。當然能不能打針、需不需要打針,還需要專科醫生診治後再決定。

誤區3:生長激素是「激素」嗎?會發胖嗎?有毒性嗎?

人們通常聽說的帶來大量副作用的「激素」,實際上只是激素中的一類——糖皮質激素。

生長激素是大腦下丘腦-垂體前葉分泌的能促進身體生長的一種肽類激素。對肝臟和其他組織,以刺激生產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發揮其生理功能,促進骨骼生長,蛋白質合成,加速脂肪,肌肉組織增加。

生長激素無論在生理作用方面還是在分泌、調控方面,和糖皮質激素截然不同,並不會給患者帶來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目前生長激素在臨床已經應用了20年,超10萬例矮小兒童治療應用,充分證實其療效安全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