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穀雨/草色青青柳色黃,歲月匆匆與春別

穀雨/草色青青柳色黃,歲月匆匆與春別

穀雨 · 珍惜

春天,是「生命」的象徵

每年春來,我們總是欣喜萬分

心底湧起一股對未來的盼望

走過一路春光

不知不覺,穀雨翩然而至

春天又走到了尾聲

它如同生命昨日的一場青春

那麼美麗,又那麼易逝

可我們有什麼可哀嘆的呢?

正因為青春留不住

我們才學會了珍惜

穀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群芳譜》:「穀雨,谷得雨而生也。」谷,古代又稱稷、粟,脫殼後稱小米,它是華夏先民獨立培育的糧食作物,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它也是傳統農業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雨,特別是春雨,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重要因素,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古人把谷與雨這兩個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的事物聯繫在一起,用來命名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雨生百穀」,對農人而言此時是一年生計的起始,是對來年的期待,一場恰逢其時的大雨,便是時節最好的消息。

自這日起,雨水陣陣,土地脈動,穀物得雨而生。穀雨前,春雨還如雲霧般迷離,穀雨一到,雨水便變得利落,一顆顆從天而降,落在花瓣上,落在村莊的屋檐上。對於忙碌的農家來說,穀雨將至,是天公作美,是大好時節。

對留戀春色的人來說,穀雨卻是百感交集的時候。「落盡千花飛盡絮,留春肯住欲如何。」萬紫千紅的花還沒賞夠,綿綿的細雨還沒感受過幾場,春天就要匆匆而去了。可你知道嗎?「當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那也將要錯過繁星了。」美好易逝,但正因如此,我們才能學會珍惜。「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鳥弄桐花日,魚翻穀雨萍」,好好感受穀雨之美吧,莫錯過春天最後的驚鴻一瞥。

穀雨 · 三候

穀雨分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於桑。」

萍始生

穀雨時節前五日浮萍開始生長。萍,《說文》釋曰:「萍,蘋也。水草也。」

鳴鳩拂其羽

布谷鳥鳴叫,提醒人們要開始播種。鳩即布谷鳥。明劉伯溫詩:「鳴鳩語蕪聲相應,又是人間一度春。」蕪是雜草。「春谷終期吹羽翼」,鳩鳴預示著春要結束了,此時田野里到處回蕩著它「家家種穀」的殷切呼喚。

戴勝降於桑

桑樹上已經可以見到戴勝鳥。「戴勝」是頭頂有長毛的鳥,又稱雞冠鳥,此時落於桑樹,是蠶將生之候。

穀雨將應侯,行春猶未遲

穀雨花事

牡丹花開日

華夏民族的「華」,古即花字,由一盛開花朵的原始象形字演變而來。《說文》釋:「開花,謂之華。」華即植物開花的代稱。又曰:「五色謂之夏」。根據以上釋義,「華夏」即五色的花朵(又《疏》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古老的華夏人民以美好的五色花朵作為邦國之名。

花是古代文人感物喻志,托物言志的載體,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每年從1月到5月,共有二十四番風。一番風來,一種花開。一番吹開梅花,二番吹開山茶,三番吹開水仙……直到天暖,直到所有的花都開放。風有信,花不誤,歲歲如此,永不相負,這樣的風叫花信風。

穀雨節氣是花信風的最後三番,二十二番牡丹,這個時候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期,所以牡丹又叫「穀雨花」,穀雨時節賞牡丹的習俗已經綿延千年;二十三番荼蘼,「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意味著繁花盛開的春天已經快要結束;二十四番楝花,楝花花期處在春盡夏來之時,是二十四番風信花的最後一花。

劉禹錫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唐王貞白有云:「穀雨洗纖素,裁為白牡丹。異香開玉合,輕粉泥銀盤。」清代顧祿《清嘉錄》曰:「神祠別館築商人,穀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無國色,錦棚只護玉樓春。」

賞牡丹是穀雨時節的重頭習俗。「穀雨三朝看牡丹」,穀雨至,閑暇之時別忘了把賞牡丹,感受「春來誰做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的完美大氣。

以花入饌,餐花飲露

以花作為食材歷史很久遠,最早的記錄當屬屈夫子在《離騷》里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一句。中醫一向認為花卉具有解表清熱、理血補益的作用。自宋以來以花入菜就花樣繁多,除了鮮花直接烹飪,還有諸如做糕餅餡料、釀製花酒、以花入茶。

最具風雅的花饌大概是以花製作各種花蜜、花露、花糖了。袁枚的《隨園食單》里寫過「董糖」,據說是董小宛定居在江蘇如皋水繪園時創製的,她還創製出了秋海棠露,據說醇香無匹。本來海棠無香,冒辟疆在《影梅庵憶語》里描述「此獨露凝香發」,是「味美獨冠諸花」的,可惜製法沒有流傳下來。在《紅樓夢》里也寫到過兩種花的香露,「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不知道具體製法,不過據清代顧仲編撰的《養小錄》里提到的花露製法,是用仿燒酒錫酒器來萃取的方式,又說這花露可以入湯待茶或者入酒增味,這恰是紅樓夢裡的用法。

古時還有以花代茶的,常見的有玫瑰、茉莉、桂花、菊花、梅花等,可謂帶有了不同季節的風致。

穀雨茶事

「春雨貴如油」的穀雨時節,是喝新鮮綠茶最好的日子。

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穀雨茶也叫雨前茶,是穀雨時節採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唐代奇己有穀雨嘗茶詩:「春山穀雨前,並手摘芳煙。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

穀雨茶細嫩清香,味道極佳,不僅如此,它對養肝和清濕熱都有奇效。民間曾流傳:真正的穀雨茶能讓死人復活,其養身之效可不是虛的。所以,趁著春光未遠,慢煮光陰一盞茶。

穀雨食椿

「雨前椿芽嫩如絲,雨後椿芽生木質」,穀雨之前是打椿頭吃香椿的季節,這習俗在中國彷彿不分南北,只要到了春光明媚、暖風拂面的季節,挺拔粗壯的香椿樹便開始爆出滿樹紫紅色的嫩芽來,這時候的相見,空氣中總飄蕩著一股香椿的青澀味。

香椿異香濃郁、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可做成各種菜肴,蘇軾曾用「椿木實而葉香可啖」來讚美這一節令鮮蔬。

香椿的吃法很多,最受歡迎的莫過於「香椿炒蛋」。將焯水後的香椿切碎,和蛋液、鹽一起攪拌均勻,最後下油鍋滑散至凝固,蛋香與菜香相融,可謂春日最令人魂牽夢縈的美味。

穀雨至,春天即將過去,所以美好春景要珍惜,而這珍貴鮮蔬也要在穀雨時節多多食用,不然錯過就要等一年啦。

走穀雨,聽鳥啼

穀雨這天,人們走親串友,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在大好的春光里,從花朝節,到清明節,再到穀雨,彷彿告訴人們,快出來吧,再不游春,春天就結束了。

杜甫詩云:布穀催春種。「農事方起,布穀飛鳴於桑間,若雲谷可布種也。」布谷鳥又叫杜鵑、子規,古往今來許多詩人借布穀之聲寄予哀思,如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李商隱「望帝春心托杜鵑」。可小編覺得,穀雨惜春,為時未晚,與其感嘆,不如飽覽春日好時光,莫失莫忘。

從立春開始

走過春日明媚的天空

走過每棵新苗的萌芽

走過杏花飄雨夢一場

如今要將穀雨的景色

用心一遍遍去看去感受

才算不負這一季的春光

人生有多少個春天?

只願珍惜與時光相處的每分每秒

花謝會再開,春去春又來

而我們的一生卻只有一次

既然時光留不住

何不深深記取眼前

懷揣夢想,燃著希望

走向盛夏,走去新的遠方

本文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八十不知老」,袁枚的養生秘方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