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發展報告(2018)》發布

《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發展報告(2018)》發布

4月16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和廣東南方金融創新研究院在廣州聯合發布《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發展報告(2018)》研究成果。報告分析了近年來廣東地方金融發展出現的新問題、新動向,探尋未來地方金融監管的思路和方式。報告分析認為,擴大金融監管邊界、提高金融監管功能、拉長金融監管周期,已經成為新形勢下國際金融界遵循的一般原則。

隨著金融創新的發展以及新型金融業態的湧現,當前地方金融風險呈現多樣化和不斷積聚的態勢。報告認為,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地方金融風險的主要內容,金融風險分散速度加快,信息關聯度增加;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立體化趨勢顯著,金融風險通過網路支付潛伏其中;互聯網金融風險具有高度隱蔽性、交叉感染性和瞬間爆發性等特徵。地方金融風險呈現出多樣的風險形式,易變又具有多重性,對其監管存在許多空白之處。

互聯網金融作為新生事物,還在不斷發展,各種規範、調整互聯網金融的法律法規還不具備法典化的基礎,且在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業務面前,法律的滯後性十分明顯。當前涉及互聯網金融的法律法規效力有限。報告建議中央金融監管部門對地方金融監管給予統一的指導意見,出台相關法律法規,指導和規範地方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明確地方金融基礎設施的法定身份,強化地方金融監管和地方金融基礎設施運作的法理依據。同時,鑒於「互聯網 」新興金融不分地域、快速傳播、涉眾面廣等特性,「互聯網 」新興金融監管相比傳統行業監管面臨更多的困難,單靠人防的傳統監管模式已無法應對當前嚴峻形勢。報告建議,通過發展地方金融監管科技,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緩解互聯網金融信息不對稱、現場監管人員不足等突出問題,助力填補監管空白,提高金融風險精準識別和動態預警。

報告提出,廣東是互聯網金融發展密集區域,互聯網金融在提升廣東金融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降低成本、促進普惠金融方面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已無可置疑。當前,應防止互聯網金融偏離服務實體經濟的軌道和初衷,應補齊監管短板,避免監管空白,形成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系統、穿透、統籌的監管大格局,守住互聯網金融領域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原標題:發展地方金融監管科技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張卓晶 排版編輯:張卓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16+1合作』現狀及前景」學術研討會在克羅埃西亞舉行
何得桂: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