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手握60萬重兵的將軍卻能做到讓皇帝不猜忌,真夠聰明

手握60萬重兵的將軍卻能做到讓皇帝不猜忌,真夠聰明

歷史上有位名將叫白起,白起是戰國時期秦昭王手下的名將,十分擅長用兵之道,被稱作戰場上的殺神,而白起也是在秦國屬於戰功累累的那類人,甚至對秦國後來統一六國產生了不小影響。伊闕之戰、長平之戰白起兵法如神,幫助秦國一度解決其競爭力最強大的對手。

自古君王多疑心,而秦昭王正巧也是個雄心勃勃的人,登上王位後便任用商鞅推行變法,軍功授爵、度量衡制度、廢井田開阡陌,不僅使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取得重大發展,也促進了秦國經濟的發展,為後期嬴政統一六國奠定了政治和經濟基礎。 白起是順應歷史發展而崛起的人,善用兵法,公元前293年,白起作為主將出兵攻打韓國和魏國,出戰告捷,白起也是一戰成名。公元前292年,白起擔任大良造,出兵攻打魏國,奪取魏國61座城池。公元前291年,白起和當時作為客卿的司馬錯相互配合,最終攻下垣城。公元前286年,白起再次出兵,一舉攻取光狼城……此後戰功赫赫,封王加爵,手握重兵,一時朝堂上真是風光無限。

可惜。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白起的確有兵將之才,不過自己的自負卻也是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其實無論當時白起有沒有聽從秦昭王的命令立刻起兵,白起都是有罪的。白起的確沒有想過造反,但是他有造反的能力,這就是白起的罪。自古君王多疑心病,在高位呆久了便總會擔心身邊的人會不會有一日拿起匕首對準自己的心臟。電影《鴻門宴》的開頭便將這種矛盾甚至過激的心裡詮釋得十分好,即使是夢中的劉邦也是充滿恐懼的。電視劇《問君能有幾多愁》講述了趙匡胤的稱帝之路,從開始到最後我們也不難看出宋太祖的情緒變化。因為自己是被將士們披上黃袍才能做了皇帝,所以他自身也特別害怕有朝一日有人效仿它,來奪走他如今所擁有的榮華富貴。後來不必我多說了吧,宋朝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高潮部分,政治經濟軍事國家大權盡攬在一人手中。

相比秦昭王時期的白起,王翦更懂得明哲保身。王翦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名將,是秦始皇一統六國的重要力量之一。秦始皇在王翦父子幫助下滅了韓、趙、魏三國之後又要攻打楚國,問將軍們需要多少兵馬?李信說不超過20萬,王翦說要60萬,秦始皇笑說王翦老了。李信帶兵出戰,大敗。秦王怒,親自請王翦出山,許以60萬兵馬,王翦出戰。出征當天,王翦便乘機向秦始皇求賞賜良田、住宅、園林。秦始皇笑著送走他。

作戰過程中王翦又派兵士向始皇索要金銀賞賜,說是趁皇帝還信任他的時候,多謀些錢財為子孫做打算。旁人都說他過分了,有些不知好歹,王翦卻回答說,作為大王的將軍,率領60萬大軍出戰還毫無所求,在君王眼裡,不求錢財,定是求權了,那大王還會信任嗎?最終王翦攻破了魏國,一生也如白起戰功累累,可是比之被逼自殺的白起,王翦卻能夠安度餘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奇說史 的精彩文章:

邙山有6代24帝長眠於此,邙山為何會成為帝王欽選風水寶地呢?
《論法的精神》:奴隸制度是怎麼產生的?

TAG:小奇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