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軍隊鎧甲與日本軍隊鎧甲對比如何?一場戰爭檢驗出成色

明朝軍隊鎧甲與日本軍隊鎧甲對比如何?一場戰爭檢驗出成色

明朝軍隊鎧甲與日本軍隊鎧甲對比,這是個有意思的話題,正好有一場戰爭為我們提供了最直觀的對比方式,這就是萬曆三大征之一的平倭援朝戰爭。平倭援朝戰爭的時間,是1592年-1598年。當時大明帝國是萬曆二十年到萬曆二十七年,處於隆萬中興後的紅利期,財政狀況有所改善,所以能有財力連續打三大征。日本國內豐臣秀吉已經削平各國,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這是兩國的背景。軍事上,大明軍神戚繼光已故去,李成梁已老,新一代的將領李如松、麻貴等嶄露頭角,成為名將。日本方面則擁有眾多戰國名將,陣容豪華。

先說下日本的甲胄。經過日本戰國時代的洗禮,即使是日軍中的最低級士兵——足輕,也已經普遍裝備了盔甲,通常是由其效忠的大名提供,被稱為「御貸具足」,意思是借來的盔甲,御貸具足提供身體重要部位最基礎的防護。不同於武士鎧甲的是,足輕的具足是批量製造的護具,不論哪個大名為手下提供的具足,形制大致都是一樣的,它的總重量,大致都在4公斤左右,材質為鐵制,表面也會刷漆。

武士的鎧甲當然不同於足輕,要更加高級,防護堪稱嚴密。戰國時的武士甲胄被稱為「昔具足」,用於和隨後德川家康開創的江戶時代相區分。戰國時代流行的武士具足是叫做胴丸,胴丸有許多種,有桶川胴、二枚胴、五枚胴、雪下胴、鳩胸胴等諸多樣式,南蠻胴具足是其中佼佼者。南蠻胴具足,顧名思義,是從國外傳入的,大體是來自歐洲,具體是哪個國家現在無法確實考證。據說豐臣秀吉在位時,從各種途徑搞到了四套完整南蠻甲胄,製作成日本的南蠻具足,配備給頂級大名。

南蠻胴數量不多,沒有南蠻胴的大名和武士就穿戴其他胴丸,它們的特點是樣式繁多,色彩絢爛,多半會上彩漆並都有自己獨特的家徽,頭盔前立也是各不相同,辨識度相當高,基本沒有重樣的。

再說明朝軍隊,大明入朝作戰的軍隊抽調的是全國精銳,由幾部分組成,李如松統帥的遼東軍,吳惟忠統帥的浙軍也就是俗稱的戚家軍,還有薊鎮騎兵和劉綎率領的川軍等。這些軍隊由於都是長期作戰的精兵,披甲率也是相當之高。在甲胄方面,每個系統部隊都由自己的特色甲胄,比如遼東邊軍和薊鎮邊軍都以騎兵為主,他們的甲胄以當時流行的布面甲和明甲為主。布面甲也是鐵甲,與後來清朝的棉甲是兩回事,只是外觀看上去比較接近。布面甲只是將鐵甲的夾片內置,外面覆蓋一層棉布,以泡釘固定,實際還是鐵甲的一種。

除了布面甲,還有明甲。所謂明甲,是指甲片外露的鐵甲,與被稱為「暗甲」的布面甲相對應。明甲也分許多種,山文甲、鎖子甲、各色罩甲,都是明甲。明甲成本更高,防護力也要高於布面甲,一般由軍官或將領穿著。

浙軍是個相當獨特的存在,他們雖然久經戰陣,但由於對手不是蒙古、女真等異族騎兵,浙軍本身也以步兵為主,不善騎射,他們的甲胄叫做「緝甲」。緝甲是一種複合甲,按照戚繼光的《紀效新書》記載,是這樣的:頭盔以細藤為之,內用綿帽,盔頂上俱用紅纓,一則壯觀,一則順南方之色。緝甲,用絹布不等,須厚一寸,在前用線密緝,可長至膝。臂手,活便輕巧,俱用整袖,上厚下薄,中有薄處在股曲之間,以便屈伸。

它以布、棉、紙經過層層打造,厚達一寸。不要小看非鐵制的緝甲,它能夠有效防護日軍的鐵炮,也就是鳥銃。這是戚家軍在實戰中得來的經驗,思路同以後成為標配的棉甲異曲同工。這些資料,在《武備志》、《武備要略》等兵書中都能找到記載。

那麼在實戰對抗中,兩軍的表現怎麼樣呢?日本方面有相關記載:對戰事的記錄中也能看出,日本方面的史料記載:宇喜多秀麾下以大力著稱的武士國服源右衛門,以刃長三尺的太刀砍了敵人三次,都被甲胄彈回,他抽出佩戴的短刀朝對方腹部捅刺,但完全捅不透,這說明了明軍甲胄的質量。浙軍吳惟忠在平壤之戰中負責攻克城外據點牡丹峰,在日本守軍居高臨下的射擊下,3000浙軍憑藉藤牌和緝甲,很快攻下了這個易守難攻的制高點,吳惟忠隨後還參加了攻擊平壤的攻城之戰,並率軍先登,立下頭功。那麼日軍甲胄的防護力怎麼樣呢?在著名的碧蹄館之戰的前哨站礪石嶺之戰中,日軍勇將立花宗茂被明軍前鋒查大受部擊敗,記載立花宗茂敗退到小丸山後,甲胄上掛滿了明軍的箭支,像只刺蝟一樣,不過他本人並沒有受到什麼傷害,還吃起了飯糰,可見日軍將領的甲胄防護力也相當高。

所以,在大明萬曆年間和日本戰國時代,明軍基層部隊的甲胄應該要優於日本足輕,雙方中高級軍官和將領的甲胄,防護性應該在伯仲之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奇說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皇帝上朝、出行的時候,身後為什麼總有兩個「大扇子」?

TAG:小奇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