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故事大家聽】弄玉蕭史

【故事大家聽】弄玉蕭史

點擊綠色按鈕⊙聆聽

在中國漫長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無數膾炙人口的故事被記載了下來,伴隨著一代代人的成長,兒時的那些神話故事,更是讓人迷思嚮往,彷彿那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的,也許是這樣吧。接下來的故事將帶您回到那令人神往的古代世界。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講一個《弄玉簫史》的故事。

春秋時期,秦國的秦穆公有個小女兒。出生的時候,有人獻給秦穆公一塊碧色美玉。周歲時,給小女兒「抓周」。這是過去的一種習俗, 當新生兒滿周歲時,給孩子慶生,大宴親朋。同時用一個盤子,上面放滿了各種珍玩玉器文房四寶,讓嬰兒隨意抓取,看其抓取什麼,以測嬰兒愛好以至一生休咎。當時秦穆公的小女兒只把這塊美玉抓在手中,玩弄不舍。正好還沒有給她取名字,秦穆公就此給她取名弄玉。

弄玉稍微長大,出落得姿容絕世,而且聰慧無比,喜歡吹笙,吹得出神入化,而且她往往不拘泥於樂師所教,隨心而吹,自成曲調,而且都很美妙。穆公還命能工巧匠,把那塊碧色美玉雕琢成一個玉笙,弄玉吹起來,聲如鳳鳴。穆公十分鐘愛這個小女兒,專門給她蓋了一幢宮樓,取名「鳳樓」,樓前還築了一個高台,取名「鳳台」,弄玉就住在鳳樓中。

弄玉15歲那年,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穆公開始為她找夫婿。弄玉對父親說:「我只要找一個善於吹笙的人,可以與我唱和的。其他的都非我願。」穆公派人到處尋訪,很久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人。

有一天,弄玉閑坐鳳樓,倚窗遠眺。天高雲靜,皓月當空。弄玉叫侍女焚香一柱,取出碧玉笙來,臨窗吹了起來。只聽那笙音清越,遙遙沁入天際。忽然微風徐徐,杳杳中好像聽到有人在遠處吹奏,若遠若近,若有若無,弄玉吹,他也吹,就像是在合奏。弄玉心裡詫異,停下來仔細聽, 那邊也停了,但還能感到餘音裊裊,連綿不絕。弄玉心中悵然,若有所失,獨自坐了一會兒,把玉笙放在床頭 ,就睡下了。

剛合眼,就看到西南方天門大開,五彩霞光,照耀天空如白晝。見一美丈夫,身著羽冠鶴氅,乘彩鳳自天而下。立於鳳台之上。對弄玉說:「我是太華山主。與你有夙緣, 天帝命我與你結為夫妻。應於中秋相見。」說著,從腰間解下一個赤玉蕭, 背靠欄杆, 吹了起來。隨著簫音 ,他乘的彩鳳也展翅起舞,婉轉喉鳴,鳳聲簫聲,唱和有致,十分悅耳。

弄玉聽得心曠神迷,問道:「這是什麼曲子?」

「此《華山吟》第一弄也。」

「我可以學嗎?」

「既成琴瑟,何難相授?」說著,過來握住弄玉的手。弄玉猛然驚覺,夢中景象,宛然在目。(微信搜索 新正述傳統文化 公眾號 看更多好文)

第二天弄玉對父親講了夢中情景,穆公就派大臣孟明按照夢中所說,去太華山尋訪,聽當地村民說:「七月十五那天,這裡來了一個異人,在山上明星岩搭了個草屋,獨自住在那裡,每天下山買酒自飲。每到傍晚,必定吹簫,簫聲傳徹四方,聽見的人都忘了睡覺。沒人知道他是哪裡的人氏。」孟明順著鄉民的指引上了太華山,到明星岩下。果見一人羽冠鶴氅,玉貌丹唇,飄飄然有超塵出世之姿。孟明心知其不是凡人。上前作揖,問其姓名。回答說:「吾姓蕭,名史。請問你是何人?來此何事?」孟明回答說:「我是本國大臣,國君為愛女擇婿,渴望一見,特命我來請你。」蕭史不免自謙,孟明力邀。於是二人登車同往。

穆公見蕭史形容瀟洒,有絕塵離俗之韻,心裡先有三分歡喜。賜坐於旁,問道:「你精於吹簫,也精於吹笙嗎?」聽得蕭史只會吹簫,不能吹笙,有些失望,說:「可能不是小女所希望的吧。」正猶豫,弄玉派侍女對穆公說:「簫和笙是同類樂器。客人既然善於吹簫,何不讓他吹簫一曲,聽一聽呢?」

秦穆公

穆公覺得很對,就請蕭史吹簫一曲。蕭史從懷中取出赤玉蕭,只見那簫玉色溫潤,赤光耀人,一看就知是稀世之寶。

才奏一曲,就感到清風習習;第二曲,只見空中彩雲四合;第三曲,就見白鶴對對,翱翔飛舞,孔雀雙雙,棲息於樹林之中,不一時百鳥聚集,齊唱和鳴,足足一個時辰,才漸漸散去。穆公大喜。弄玉在簾內,看到這些奇異景象,心中歡喜,嘆道:「這真是我的夫君啊!」

穆公問蕭史:「你知道笙、簫是為何而作?始於何時嗎?」蕭史對曰:「笙者,生也;女媧氏所作,義取發生,律應太簇。簫者,肅也;伏羲氏所作,義取肅清,律應仲呂。」穆公又說:「請你再說的詳細一點?」蕭史回答曰:「臣的技藝是吹簫,就只說說簫吧。當初伏羲氏,編竹為簫,其形參差,模仿鳳凰的羽翼;其聲和美,模仿鳳鳴。大的叫『雅簫』,編二十三管,長一尺四寸;小的叫『頌簫』,編十六管,長一尺二寸。總稱簫管。其無底者,謂之『洞簫』。後人嫌簫管太多,改為專用一管而豎吹之。又以長者名簫,短者名管。今之簫,非古之簫矣。」穆公問:「你吹簫,怎麼能招來那麼多珍禽異鳥呢?」史又對曰:「簫聲象鳳鳴,鳳乃百鳥之王,所以聽到鳳聲百鳥翔集也。古時舜作簫韶之樂,鳳凰應聲而來儀,鳳凰都能來,何況其他鳥呢?」蕭史應對如流,音聲洪亮。

穆公更加喜歡,對蕭史說:「寡人有愛女名叫弄玉,頗通音律,願嫁與你為妻。」蕭史斂容再拜曰:「蕭史不過一個山村野人,怎麼敢高攀王侯貴戚呢?」穆公說:「小女有誓願在前,欲擇善笙者為偶,如今你吹簫,能通天地,格萬物,更勝於笙多矣。何況吾女也曾夢中得兆,今日正是八月十五之夕,此天緣也,你就不要推辭了。」

蕭史於是拜謝。穆公命太史擇日婚配,太史奏曰今夕中秋,月圓於上,人圓於下,大吉。於是命左右服侍蕭史沐浴更衣,送至鳳樓,與弄玉成親。自此夫妻和順,自不必說。

第二天,穆公拜蕭史為中大夫。蕭史雖列朝班,卻從不參與國政,每天只在鳳樓之中,也不食火食。弄玉學他導氣之方,慢慢的也少食以致不食。蕭史教弄玉吹簫,奏《來鳳》之曲。過了大約半年,忽然一夜,夫婦於月下吹簫,遂有紫鳳集於鳳台之左,赤龍盤於鳳台之右。蕭史對弄玉說:「吾本上界仙人,上帝因人間史籍散亂,命我下界整理。乃於周宣王十七年五日,降生於周之蕭氏,為蕭三郎。到宣王末年,吾連綴本末,把典籍所遺漏的補全備齊。周人因我著史有功,遂稱我為蕭史。到現在一百一十多年了。上帝命我為華山之主,因與你有夙緣,故以簫聲作合,結為夫妻。但不應久住人間。今龍鳳來迎,可以去矣。」弄玉要去辭別父親,蕭史不可,說:「既為神仙,當脫然無慮,怎麼還能戀戀於眷屬親情呢?」於是蕭史乘赤龍,弄玉乘紫鳳,自鳳台翔雲而去。現在人稱佳婿為「乘龍」快婿,就是從這裡來的。當天夜裡,人們聽到太華山上有鳳凰和鳴。第二天早晨,宮女把此事報知穆公。穆公聽了,惘然若失,半晌,嘆息說:「沒想到神仙之事,果然是有啊!如果現在有龍鳳來迎寡人,我一定會毫不猶豫。拋棄這人間的一切,拋棄我的國土,在我看來就像拋掉一雙舊鞋一樣!」穆公又派人去太華山尋找。杳無音訊。於是就在明星岩建了一個寺廟,稱為蕭女祠,人們傳說祠中時而聽到鳳鳴。

秦穆公自此遂有超然世外之想,不再對出兵打仗征伐國土感興趣。把國政全部交給孟明去管理,自己每天清凈無為,一意修心。又過三年,周襄王三十一年春二月望日,穆公坐於鳳台觀月,思念女兒弄玉,驀然睡去。夢見蕭史、弄玉,馭一鳳來迎接他,同游廣寒宮,身覺清冷徹骨。醒了沒幾天就過世了。人們都說秦穆公是被蕭史弄玉接走了,也成仙去了。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可在下方圖片隨意打賞,算是對我們的支持和鼓勵吧。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三才 的精彩文章:

華山三聖母的故事(五)(音頻

TAG:新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