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造反的農民軍,為何每次快要滅亡時就能得救?原因很現實

明朝造反的農民軍,為何每次快要滅亡時就能得救?原因很現實

說起明朝的滅亡,原因不在少數,清兵年年入寇燒殺掠搶,擄掠北地財帛、人口,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每到一地打破城牆,強迫當地百姓從賊,赤地千里。而且此時恰好又面臨中國氣候上的一個小冰河期,糧食產量越來越少,寒冷的氣候又迫使清兵不斷入寇,士紳不納糧,便對百姓加大剝削,百姓沒有活路只好賣掉妻兒,最後無可奈何之下只好淪為流賊。

不過消滅明王朝,還得靠戰爭。而消滅明朝有兩路主力軍,分別是以李自成為首的流寇和關外的女真清兵,兩股力量內外夾擊,把垂死病中的明王朝攪得天翻地覆。而這兩股力量在明朝滅亡後曾經發生過一次大戰,那就是著名的一片石大戰,因為闖軍招降吳三桂不果,因此兩軍大戰,漸漸不敵的吳三桂因此向多爾袞求援,因此吳軍和清軍左右夾擊,將闖軍打得大敗,最終迫使李自成逃亡陝西,而清軍則是藉此入主北京,正式入主中原。

李自成入主京師之後,曾經建立所謂的「大順」政權,顯然是想要取代明王朝的,而清兵同樣想要入主中原,兩軍看上去好像是不共戴天的生死仇敵,不過在歷史上卻曾有過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明王朝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因此集中力量圍剿流賊時多次獲得大勝,流賊多次被明軍打的慘敗,眼看著就要被明軍剿滅,而就在此時,清軍總是彷彿與流賊達成協議,忽然入寇北方,明軍被抽調北上抵抗清軍入侵,流賊因此逃得一命。

比如崇禎六年,也就是1633年,當遼東猛將曹文詔帶著千餘關寧鐵騎飛馳而來,殺得幾十萬流賊血流成河,並且與左良玉等明軍將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人圍困於河南,這三人無不是流賊的領袖,絞殺一個都是大勝。結果就在此時,1634年後金軍(此時尚非清軍)第二次入塞,曹文詔被調到大同抵抗後金。他這一走流賊當即大喜,從大同總兵王朴處突圍,這是後金軍第一次救了流賊的性命,不過卻並非唯一的一次。

內閣首輔楊嗣昌為了徹底的剿滅流賊,提議增兵10萬,增餉280萬兩,以「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策將流賊限制住,各個擊破。應該說這一計策頗為毒辣,流賊的兩大巨頭張獻忠和李自成先後兵敗,後者更是遭遇了洪承疇和孫傳庭兩大猛人的合力埋伏,十幾萬大軍只剩下劉宗敏等十七人逃入商洛山,也就是所謂的十八騎敗走商洛山。

然而就在1638年8月,清兵從青口山和牆子嶺兩路入寇,也就是第四次入關作戰。楊嗣昌提議暫且與清軍議和,先行剿滅流賊,而宣大總督盧象升表示反對,應該說楊嗣昌的提議雖然有「辱國」之嫌,卻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可惜的是崇禎帝自己也拿不準主意。結果盧象升在巨鹿戰死,清軍撤退,而被清軍打怕了的崇禎帝急忙調遣孫傳庭、洪承疇等秦軍前往遼東防範清軍。在山中惴惴不安的李自成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最終再次復出,他這條命又是清兵給的。

不得不說實在是太過巧合,流賊先後兩次被明朝官軍圍得喘不過氣來,而清軍偏偏在這個生死存亡之際入寇明國,明軍被抽調北上,因此流賊得到了喘息。要不是流賊在一片石大戰之前,完全沒接觸過清兵,還真的要懷疑流賊是不是和清軍達成了秘密協定,所以清軍才會如此不遺餘力的「幫助」流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去 的精彩文章:

她本是民國富家小姐,卻立志要辦一所盲人學校,到美國後夢想實現
她是皇帝的親妹妹,還參加過開國大典,一直活到2004年才逝世

TAG:七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