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古代城池選址與山的關係,看依山築城的優勢以及如何布局?

從古代城池選址與山的關係,看依山築城的優勢以及如何布局?

前面提到,我國古代建築城池大多以周王城圖為藍本,對於城池的選址也是如此,但也並非全部以此作為標準,古代建築城池考慮最多的還是山和水,古人崇尚自然,對自然有敬畏之心。

古代築城,涉及的知識是非常廣的,首先是方位學、水運學、地理學,其次是規劃學、氣候學、風向學,最後還涉及經濟政治學、軍事學,在所有城池建築相關的知識領域,對於地理學的運用是極致的,古人非常注重城池選址時于山之間的關係。

從古代城池選址與山的關係,看依山築城的優勢以及如何布局?

古人建築城池,「依山傍水」是一大原則,倘若周邊沒有崇山峻岭,城池似乎是沒有靈魂的,即使是平原地區,也要儘可能的運用到遠方的山,這便是規劃學。


靠山築城的優勢

可加強軍事防禦

聰慧的古人在城池建築時,有意識的將城池選入山中,甚至是被山包圍,這樣便可以隨時隨地觀察外面的情況,所以說,軍事防禦自然是靠山築城的一大因素,當敵人進攻時,城內有山,可以在制高點射擊敵軍,攻城戰中,靠山築城的城池優勢尤為明顯。

有的城池選址是沒有山,但是他們會建立一座望火樓,城內城外的百姓居住區或者是寺廟高塔一旦著火,便可在第一時間知曉。靠山築城在這一點上的優勢又被體現出來,當然,靠山築城同樣要設立望火樓,而且更高,大多設在山的頂端,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南宋時期的靜江府城,此城的望火樓便是設立在山上。

從古代城池選址與山的關係,看依山築城的優勢以及如何布局?

建築手法也是因地制宜,有的建在山中,有的建在山底,還有的將山包圍,以便於據守山頭,保護城池,其中定遠營城一大半城池是在山上。山麓建城的也有,用山充當依靠和背景,泰山下的安城、華山下的華陰城、衡山下的衡東城都是如此。

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將城池建在山頂,可謂是十足的「山城」,安全性極強,漢朝時期的滎陽縣廣武山漢楚二王城便是如此,此外還有吉林龍潭山、奉節縣白帝山的白帝城,這些歷史名城一直保留至今。


靠山築城如何布局?

古代城池選址本來就是要極佳之地,和建築房屋一樣,向陽是必備要求,所以即使是在有山的地方築城,同樣是要向陽的,有山依山,倘若山距離城池較遠,便可將城池選在山的東或者南面,簡單來說就是依山向陽。

城池的北部以及西北部有山是最好的,這樣東南方向比較開闊,位置極佳,現如今大型宅院的建造方法也是如此,算是「吉利平安的如意之地」,前有朝陽、後有靠山,至於山與城池間的距離,在十里左右最好。

從古代城池選址與山的關係,看依山築城的優勢以及如何布局?

這樣的距離看似雖遠,但是古人會將城池內的一些建築移至山間,比如寺院、廟宇,甚至可以將這些建在山中,增加山與城池之間的聯繫,北宋東京城似乎就是這樣。

如果山與城池距離比較近,則可以將望樓、炮台、寺院廟宇等全部設置在山上,這也叫「靠山城」。其中象山縣城的建築就是如此,它的東西北三面群山環繞,南面還有河流,可做護城河,引水入城,解決城內用水問題。城門外地勢開闊,這算是建築城池的極佳之地,城內同樣將寺院廟宇設置在山上,同時設立炮台,可以說是典型的靠山築城了。

從古代城池選址與山的關係,看依山築城的優勢以及如何布局?

另外還有山西西北部的岢嵐縣城,這座城池的選址也是依山築城,城池西面緊貼山,山與城池之間還有河流,這座城池布局比較特殊,但是也算是典型的依山傍水。岢嵐縣城四周建立城牆,因為在山上,所以城牆顯得特別高,安全感十足。

從古代城池選址與山的關係,看依山築城的優勢以及如何布局?


山頂築城的目的是什麼?

前面提到了山頂築城,著實令人驚訝,可是古人就有這樣高超的技藝,山頂築城固然不可思議,但在封建時期也比較普遍,古人在山頂比較平坦的地方築城,一般能將城池選址在山頂,多半就是為了軍事防衛的,這樣最容易控制全城,無論敵人從哪個方向進攻,他們都可以了如指掌,他們佔據高山為的就是能夠保護城池居民的安全。

記得曾看過一篇報道,大致說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有一處村莊就是在山頂,直到日軍宣布投降也沒能將這座村莊拿下,可見在山上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最開始在山頂築城是在南北朝時期,現如今遺留下來的山頂城池也比較多,有通化地區山城子山城、集安地區的高句麗山城、吉林地區東團山子山城、鳳凰山山城。

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河南的平頂山城,地處城北五六千米處,平頂山上有平地,城池就建在此處,西邊是落鳧(fu)山美景,四周更是群山環繞、形勢險峻的高山,在這裡建築一座石頭城,工程浩大,整座城池氣魄宏偉壯觀!

從古代城池選址與山的關係,看依山築城的優勢以及如何布局?

城牆全部是用亂石砌成,高8米,城牆堅固無比,整座城池呈現「丁」字型,東西長兩千五百米,南北長三千米,在這裡建城本就是一處天然屏障,雄踞在山頂,控制南北山川,再設立一處軍事要塞,攻守兼備。

從古代城池選址與山的關係,看依山築城的優勢以及如何布局?

到了光緒年間,還在城東修建了一座祖師廟,現如今尚存的只有五間正殿,南城還增設數十個水池,這些水多為軍事用水,只是如今這些水池早已乾枯。


慈溪縣城

「依山選址」是僅次於「沿江河湖海選址」的原則,畢竟古人建築城池的初衷就是為了聚居,所以選址時無論是大小城池,周邊必須要有河流,也就是「臨水」作為最主要的原則,縱觀所有遺留下來的城池,沒有哪一個不是臨水築城的。

之後便是依山築城,古人利用自己的智慧以及精湛高超的技藝,對山的處理和運用都十分巧妙,古人善於利用地形地勢,尤其是考慮到具體選址,還要方便之後的規劃,城池建成後,還要利用城內城外的山,根據山與城池之間的距離以及高低,進行具體規劃。

當然規劃的方式各不相同,都是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處理。

以慈溪縣城為例,慈溪城在浙江省餘姚,地處餘姚的東北、杭州灣的南面,是明朝時期重要的海防城池,慈溪縣城平面圖為梯形,4個城角屬於弧圓,有7個城門。

從古代城池選址與山的關係,看依山築城的優勢以及如何布局?

城牆四周都有護城河圍繞,尤其是南城,有兩條護城河,這樣看來,城池選址中,水的問題是解決了,之後就是依山築城,慈溪縣城東郊和西郊有南北方向的山,連綿不斷的山,山與山之間有平坦地區,而慈溪縣城就是建在這個平坦的地方。

慈溪縣城可謂是有山有水好風景,古人還蓄湖存水,城外的護城河河水又被引流到城內。此外慈溪縣城的內外部規劃也是十分少見的,城內的建築有東廟、關帝廟、城隍廟、還有三座大橋,其他的則是百姓居住場所。

城外的建築同樣有幾座橋,也有寺觀和廟宇,高塔以及書院也在其中。

除了慈溪縣城城池,很多著名城池都是依山建築,他們將城池與山完美的連結在一起,比如北京城、濟南城、洛陽城、西安城、蘭州城、南京城等大型城池。

總結語

古代城池與山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僅次於水的,古代建築城池和現在不同,古代依山築城主要考慮的就是軍事防禦,通過對山的運用,可以加強防禦,而如今城市可能並不會這樣做,但是很多房地產在建樓房時和古人的想法是相同的,他們也希望依山傍水,這樣風景極佳,出售自然不成問題。

古人依山築城除了利用大自然本身的優勢,他們還可以在城池規劃時,通過自己的智慧,使得整座城池看上去更加氣派,雄偉壯闊,古人在城池建築完成後都會有陪襯建築,比如宮殿、陵寢、廟宇、高塔、牌樓等,他們會以全城選出中軸線,中軸線面對山,這樣會構成一組對景,這樣看起來,城池就會顯得格外雄壯。

當然,有山的地方風景自然是不差的,人們時常登高望遠,可以看盡周邊風光,對於居民來講是再好不過了。

參考資料

《中國城池史》張馭寰著

光緒《寧波府治》卷之一

抄襲必究,歡迎關注、評論、點贊、轉發,每天更新精彩有趣的歷史知識,您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