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國兵力有多強?為何我國三朝皇帝攻打,都以失敗告終

韓國兵力有多強?為何我國三朝皇帝攻打,都以失敗告終

古往今來,坐擁江山、擴展疆土,是每一位豪情萬丈皇帝共同的志向。昔日李煜派徐鉉到汴京求和,宋太宗卻說:「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周圍小國的蠢蠢欲動,往往令君王坐立難安,唯恐養虎成患。在我國古代,就有這樣一個小國,平平挑事,屢屢被打。

三千年前,商朝大勢已去,名臣箕子帶5000商民遷居一處半島。周天子得知此事後,所幸將這裡封給他。箕子帶來的先進文化及耕織技術,很快令小島迅速發展。這座小島,就是古代韓國。

隨著歷史推移,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劉邦項羽巔峰對決,最終拿下江山。然而劉邦的皇位並不穩,隨著臧荼、陳豨、燕王盧綰先後反叛,燕國人衛滿也帶著人馬東渡韓國,投靠了箕子後人箕准。2年後,羽翼漸豐的衛滿再次揭竿而起,在韓國建立了自己的皇權,並與呂后約定自此為大漢外臣。

無論朝代怎樣更迭,古代韓國都是中原的藩屬國。然而到了漢武帝上位時,衛滿孫子右渠王已經不滿雙方的藩屬關係。漢武帝不願動武,派涉何出使韓國勸說右渠王,不料二者不歡而散。未能完成任務的涉何,在歸途中斬殺前來送行的韓國大臣。漢武帝沒有怪罪涉何,但右渠王卻對他心懷恨意,趁著涉何在遼東郡任都尉時,突襲遼東,斬殺涉何。

涉何之死,徹底激怒了漢武帝。他當即下令將軍楊仆與荀彘兵分兩路,攻打右渠王。不料楊仆先到,獨自進攻卻慘敗而歸。荀彘也與右渠王的大軍相遇,激戰許久,未能取勝。戰報傳來,漢武帝又派衛山為使臣前去勸和。右渠王朝中大臣分為兩派,各自爭論不休。主和一派的大臣親自動手,斬殺右渠王。漢武帝的大軍這才拿下了韓國。

不光漢武帝在韓國面前碰了釘子,隋煬帝楊廣、唐太宗李世民也都沒打下韓國。隋高祖楊堅在位時,韓國正處於高句麗時期,高句麗嬰陽王的數次小規模襲擊,令楊堅十分氣惱。到隋煬帝繼位後,嬰陽王更加猖狂。無視隋煬帝再三警告,暗中與突厥共謀。隋煬帝大怒之下,決定御駕親征,用了兩年時間,東征三次都以失敗告終。三年征戰,反而損失了十萬隋軍,百姓民不聊生,紛紛舉兵反抗。

到了貞觀年間,李世民為收回藩屬國,並報當年十萬隋人慘死之仇,決定親自從洛陽出發,東征高句麗。5個月時間,李世民攻無不勝,所向披靡。然而到了安市卻久攻不下。天氣日益寒冷,糧食又將盡,李世民再三考慮後決定撤兵。

無論是漢武帝還是隋煬帝、唐太宗,此三人都未能一舉拿下韓國。古代韓國的兵力到底有多強,能令我國三朝皇帝攻打數年,都以失敗告終?

首先,是敵我人數上的差距。漢武帝派出的楊仆與荀彘二人各帶一隊人馬,加起來也只有幾萬。唐太宗帶去的人馬也只有十萬。隋煬帝倒是帶了三十萬人馬,可每到韓國,半路就因為船隻被風吹翻,死了十分之八九。面對人人皆可作戰的高麗大軍,自然處於劣勢。

其次,水土不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唐太宗和隋煬帝出戰前做了十足準備,可日夜兼程加上氣候不服,路上已經倒下不少。在攻打安城時,唐太宗手下只剩5萬兵,其中2萬負責維持後勤運輸,主攻兵力才3萬。

除此以外,這三次未能攻下韓國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代價」二字。不論是漢武帝還是唐太宗、隋煬帝,如果真決定攻下韓國,自然能得償所願。只是,漢武帝有匈奴為患;隋煬帝朝中數次起義,令他分身乏術;唐太宗也有大唐初建,國力不豐的考慮。

如此看來,古代韓國兵力確實強,但這三朝皇帝都未攻下,其實更多是自己的原因。

參考文獻:《新唐書》、《隋書》、《漢書》 編輯:陳彥君 配圖:周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哥說史 的精彩文章:

十二星座「初戀」都在幾歲,雙魚座警告一次,摩羯座怕不是搞笑
人到中年,最「掉價」的三種行為,全中的越混越差,沒人看得起

TAG:寶哥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