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呂布死前告誡曹操7個字,曹操沒聽懂,才造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呂布死前告誡曹操7個字,曹操沒聽懂,才造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三國裡面有一個英姿颯爽武藝高強有勇無謀的人,他就是呂布。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人。

呂布原先為丁原效命,是丁原手下的一名猛將,亦是丁原的義子,這是《三國演義》里的說法,歷史上呂布只是丁原的猛將和親信。

董卓為人殘暴有野心,當群臣畏懼董卓的時候,丁原偏不買賬,與董卓勢如水火,處處與董卓作對,並且還打敗董卓。董卓想要稱霸必須要拔掉丁原這個眼中釘,於是董卓把目光投向了呂布,有呂布在,董卓就滅不了丁原。為了拉攏呂布,董卓送給呂布一匹赤兔馬,還有一大堆金珠玉帶。呂布愛馬貪財,殺了丁原投靠董卓,並與董卓父子相稱,左右不離。

然而呂布雖然武藝天下無雙,但其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註定成不了大器。王允設下美人計利用呂布殺了董卓,呂布又投奔袁術和袁紹。在三國當中有一個人非常瞧不起呂布,他就是張飛,張飛罵呂布為「三姓家奴」,把呂布呂布腦袋都氣炸了,還好呂布不像張飛那麼魯莽,看在劉備的面子上能忍。然而張飛性直並不買賬,瞪著眼睛見一次罵一次,搞得呂布非常尷尬。

後來袁術攻打沛城,劉備遭到袁術圍攻,劉備無奈求救於呂布。呂布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借袁術之手殺掉劉備,殺劉備也是呂布念念不忘的事。呂布的部將說:「將軍常欲殺(劉)備,今可假手於(袁)術。」可見呂布想殺劉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但政治並非兒戲,也不能任著性子來。身為一州之長的呂布必須衡量局勢,凡事要從大局出發,而且此時劉備對呂布來說還是有很大用處的。呂布佔領徐州後,袁術為了拉攏呂布主動給呂布糧草表示親善,還承諾對呂布長期支援。但袁術後來並沒履行諾言,這讓呂布非常不爽,他需要找機會敲打袁術,如果你不執行承諾,我是不會跟你合作的。

而且袁術的實力比呂布強,如果此時殺了劉備,袁術就會騰出時間專門對付自己,反而得不償失。取劉備性命雖然易如反掌,但不利於局勢的發展。

不殺劉備又不能得罪袁術,怎麼辦?呂布就用轅門射戟的方法聰明的解決了問題。轅門射戟是呂布人生中最精彩的時刻,也是呂布的能量爆發,讓袁術不敢小覷自己又可以威懾諸侯,袁術後來一直拉攏呂布就是因為這次轅門射戟。所以有時候一個人在關鍵時刻一定要把自己的能量爆發出來,讓同事和領導不敢小瞧你,也是一次成功的自我推銷。

政治就像一場遊戲,今天和和氣氣明天就有可能開打,後來劉曹聯軍攻打呂布,下邳之戰呂布被曹操俘虜。呂布料定曹操不會殺自己,因為曹操愛才,呂布又是一名猛將,剛好歸自己所用。呂布也向曹操乞降:「丞相讓我統領騎兵,丞相帶領步兵,何愁天下不定?」曹操聽了很心動,當時劉備也在場,呂布希望劉備能為自己在曹操面前說幾句好話,畢竟自己也救過劉備,應該不成問題。誰知劉備對曹操說:「公可知丁原、董卓?」意思是你應該想想丁原和董卓是怎麼死的,留下呂布你也是他們的下場。

這句話正中曹操下懷,於是就把呂布殺了。呂布死前大喊「大耳兒叵信者。」大耳指的是劉備,意思就是說劉備是個不講信用的人,是個偽善偽君子。可惜曹操當時沒聽懂呂布的話,放虎歸山造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擊關注和轉發,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雲之語 的精彩文章:

法國聖母院的那場大火讓我想起了百年前圓明園的那場恥辱之火
這是一個可以摺疊的實用收納盒,好用又美觀

TAG:白雲之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