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銷售液化天然氣計劃泡湯,東芝「重建」受阻

銷售液化天然氣計劃泡湯,東芝「重建」受阻

4月11日,東芝宣布作為業務重組的一部分,出售美國液化天然氣(LNG)業務「FREE PORT」的合約將面臨終止。 4月10日晚,買方中國私營天然氣巨頭新奧集團突然傳出撤回合約的意向。液化天然氣業務對於東芝的業務重組至關重要。如果合約不復存在,東芝必須重新考慮修訂重組方案。

銷售液化天然氣計劃泡湯,東芝「重建」受阻

2018年11月,東芝宣布:2019年4月開始東芝將退出自由港(FREE PORT)業務。該公司原計劃在2019年3月底前完成對中國公司的銷售。但是,對美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查手續未能及時完成,且尚未獲得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的許可,新奧集團就突然提出解除合約。

液化天然氣業務的目標是推動核電站建設計劃

東芝於2013年開始液化天然氣業務,通過與有意向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建立天然氣液化設施的美國公司簽訂合同,併購買了年產22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20年製造權(液化設施和管道的使用權)。當時,東芝並無液化天然氣相關的行業經驗,其旨在將燃氣輪機和液化天然氣打包出售給日本和世界各國的電力公司。

實際上東芝並不生產燃氣輪機,而且在天然氣火力發電領域只有美國通用有在銷售燃氣輪機。

東芝打著支持液化天然氣發電的項目名義,實際目的是支持南德克薩斯項目(STP),這是東芝在德克薩斯州推行的核電站計劃。通過子公司Westinghouse(WH),計劃在美國建立四座核電站,而東芝本身也致力於南德克薩斯項目(STP)。然而,除了合作夥伴東京電力公司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撤出之外,由於當地的電力供求關係,該計劃也很難推行。

由於頁岩革命和可再生能源的興起,核電站失去了價格競爭力,STP受到了挫折。且施工成本過高,WH破產,東芝退出了海外核電站業務。同時世界各地的項目啟動,2013年高價的液化天然氣價格也大幅下跌。

為保障天然氣的順利出售,東芝還曾專門建設了自由港口。但就目前形勢而言,液化天然氣項目擱淺,但仍需要繼續支付固定合同費用。今後無法轉手的話,可能會帶來1萬億日元左右損失。自由港計劃從2020年開始投入使用,毫無經驗的東芝尚未能夠找到買家。且現貨市場價格低迷,尚未有訂單的液化天然氣即使在期貨市場上出售也可能會造成損失。

自由港出售計劃破滅可能性大

2018年4月三井住友銀行出身的車谷暢昭出任東芝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決定出售自由港以規避此類風險。雖說是出售,但東芝仍以支付約930億日元為代價來退出自由港業務。據悉,截止2019年3月財年,東芝總計虧損930億日元,考慮到未來的風險現在最優先的事是及時止損。

東芝表示,「自由港出售合同尚未取消,我們將繼續協商」,但自由港的出售合約作廢的可能性越來越高。如果合約作廢,截至2019年3月財年的虧損計提將會失效,雖然凈收入可能會暫時有所提高,但仍有進一步虧損的風險。東芝沒有改變其出售自由港的策略,因此有必要尋找新的銷售候選人。然而,截至2018年秋天,只有ENN提供了最佳條件。此外,液化天然氣的現貨價格大幅下跌,情況比當時更嚴峻。

如果東芝無法順利出售自由港的話,2020年3月就必須進行會計處理。東芝曾認為自由港與資源不同,不會一次性虧損,因此今後東芝將在每年對下一年進行計提損失。 2017年11月,首席財務官平田正義解釋說「目前年均損失100億日元,但考慮到液化天然氣現貨價格的走勢,損失可能會繼續擴大。無論如何,損失不可避免。」

2015年財務造假醜聞和2017年核電業務大量虧損使東芝陷入商業危機。出售半導體快閃記憶體子公司和第三方增資6000億日元才使得東芝平安度過了這次危機。去年11月,東芝公布了一項中期經營計劃,旨在2023年的營業利潤率達到10%,並開始走向復興。然而今年2月卻對2019年3月的業績預測進行了下調。可見其復興之路並不平坦。

雖然能源相關的額外成本是暫時的,但預計2019年3月營業利潤率仍將為0%。平田首席財務官稱「下一財年不會有一次性費用和商譽減值」, 對2020年3月之後的發展信心十足。儘管如此,自由港出售問題仍然是當前東芝業務重組的一大阻力。

東芝何時能夠擺脫「不良資產」,能否在業務重組風暴中重新揚帆起航仍值得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通 的精彩文章:

日本網友最喜歡的「惡女」角色,TOP1果然是她
日本警方遭網友質疑:真的在進行有意義的工作嗎?

TAG:日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