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青黃不接怎麼辦?近期市售遊戲本選購指南

青黃不接怎麼辦?近期市售遊戲本選購指南

對從不盲目追新或資金暫不寬裕的PC硬體「等等黨」而言,過去的這個春季或許有些難熬,尤其是對於遊戲本玩家而言。我們知道,在桌面顯卡領域NVIDIA已經完成了RTX2080至RTX 2060、GTX 1660 Ti、GTX 1660、GTX 1650多款新卡的全面布局卡位,GTX 16系列GPU移動版卻遲遲未面世,玩家們在整個2019春季基本只能選擇RTX 2060及以上級別顯卡的機型或將就購買已「服役」約兩年的GTX 10系列顯卡的機型。一時間,「青黃不接」的感覺籠罩在遊戲本市場上。近期要買遊戲本怎麼辦?讓我們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近期遊戲本市場

主流機型蓄勢待發

其實,所謂「青黃不接」的問題在於移動版RTX 2060、RTX 2070、RTX 2080顯卡已經問世一段時間,但動輒萬元級別的售價令主流玩家望而卻步;而處理器方面近一年也沒有太大的變革,八代酷睿處理器的「一枝獨秀」令部分玩家難免有些審美疲勞。

與此同時,有消息表示九代酷睿處理器、7000元級市場的GTX 1660系列顯卡遊戲本機型、面向5000元級的GTX 1650系列顯卡遊戲本機型都可能在四五月份發布。在這個節骨眼上遊戲本市場的青黃不接與蓄勢待發之勢並存,頗有幾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意味。

獨立顯卡作為對遊戲本的遊戲性能表現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部件,值得重點聊一聊。眾所周知,光線追蹤技術能給玩家帶來更加逼真的「影院級」遊戲體驗。RTX顯卡和GTX顯卡均支持光線追蹤,但RTX顯卡融合了專用的RT核心,因此一些遊戲性能上支持光線追蹤的RTX顯卡可以「吊打」GTX顯卡。

然而,是否所有的玩家都很嚮往「RTX ON」這一獨特光環呢?答案或許是否定的。我相信更為主流的遊戲本玩家們的追求與主流DIY玩家類似,更看重機器在運行現有的熱門遊戲時相對於舊版顯卡機型而言的性能提升。

通過以往MC評測室等各大媒體的測試我們不難發現目前移動版RTX顯卡的基準性能水平大致如下:整體而言RTX 2060移動版與上代產品GTX 1070移動版對標,而RTX 2070移動版基本可以對標GTX 1080移動版。至於Max-Q版本的RTX顯卡,性能則有進一步的下探,可以認為RTX 2070 Max-Q相當於RTX 2060移動版,以此類推—大家在升級自己手頭老款機器的時候可以做個參考。

目前來看,想酣暢體驗DXR和DLSS技術的玩家最好入手酷睿i7處理器和RTX 2070顯卡的機器才行;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主流玩家們對於售價動輒七八千、上萬元的RTX 2060以上級別遊戲本實際上並不是都能消費得起,價位上不少RTX 2060遊戲本恰好與內置GTX 1070顯卡的上代型號機型持平。這時候,即將發布的新一代GTX移動版顯卡就令人十分期待了。

根據桌面端對應顯卡的前車之鑒,結合目前已知的消息,即將問世的「GTX 1660Ti移動版」、「GTX 1660移動版」的性能大概會在GTX 1070移動版之下,但強於GTX 1060;而GTX 1650的性能預計會介於GTX 1060和GTX 1050 Ti之間—在六千元左右價位的主流遊戲本市場,「吃掉」服役已久的GTX 1060、GTX 1050、GTX 1050 Ti遊戲本所佔據的市場份額。

STEAM平台顯示,GTX 1060顯卡可以稱得上是佔有率最高的遊戲顯卡,目前來看即將面世的主流級遊戲本顯卡基本都會有GTX 1060移動版以上的性能表現,大家拭目以待。

再談談處理器部分,如果消息準確的話,本文發稿時,第九代酷睿處理器的移動版已經與廣大玩家見面了。第九代酷睿處理器的移動版沿用了和八代酷睿相同的14nm 工藝和Coffee Lake Refresh架構,產品覆蓋從酷睿i5到頂級的i9系列型號。在遊戲性能提升方面,雖然i5以上處理器的升級不一定能帶來獨顯型號升級那樣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相信核心和頻率上的改良使得九代酷睿標壓移動版處理器仍有不小的升級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業內人士確認稱將推出搭載AMD「Ryzen 3000」標壓處理器配合NVIDIA Turing架構顯卡(包括GTX 16x0和RTX 2060)的產品,而且售價都比近似規格的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相關機型便宜。然而,上述新品的最終落地尚需時日,玩家仍需耐心等待。

AMD「Ryzen 3000」與新一代主流獨立顯卡的搭配有望使得主流遊戲本價格變得更為喜人。

遊戲本選購注意事項

當然,「等等黨」能否笑到最後我們不得而知,但假如你手頭的遊戲本配置已經嚴重落後,同時功能已經顯得寡淡無味,馬上入手一台新機器無疑能馬上給就能帶來實實在在的滿足感。那麼,對於近期有意入手一台遊戲本的玩家而言,有什麼需要注意的「知識點」呢?工作遊戲兩相宜,這也是遊戲本區別於次世代遊戲主機的一個重要因素。

MC的讀者們想必也早就知道一款遊戲本的其它功能與細節同樣值得注意,比如是否具備酷炫的彩燈、採用的SSD型號、屏幕是否支持G-Sync或高刷新率、內置軟體是否好用、電池容量、機身材質等方面對於日常使用的體驗影響還是不小的。當然,大家還需要根據自身使用場景和預算進行綜合考慮。比如電池對於目前的高性能遊戲本和大部分輕薄遊戲本而言不必苛求,結合市場實際,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大家重點關注。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處理器和獨立顯卡配置相當的情況下,配備單通道內存的機型會比配備雙通道內存的機型在實際遊戲性能上落後15%乃至20%(特別是RTX顯卡上這樣的差距更明顯)。近期內存價格處於較低水平,建議大家優先考慮原廠內置雙通道內存(總容量16GB以上為佳)的機型,或者選擇方便加裝內存的機型將內存擴展至雙通道,以免給整機性能帶來沒必要的瓶頸效應。

相比起桌面版本能比GTX 1070還強15%、比GTX 1060強50%以上的傲人成績,TDP被鎖定在80~90W的RTX 2060移動版在常規遊戲性能方面可能會稍弱於115W TDP的GTX 1070移動版,對於不追求「RTX ON」的玩家而言,解鎖TDP限制或許更加吸引人。

接下來看處理器方面,實際上從市面上流通的遊戲本產品中我們不難發現,處理器的物理核心數量比邏輯核心數量更重要,新一代處理器可能會由於物理核心增加而帶來更大的散熱壓力,進而出現單核性能提升、多核性能反而下降的情況。因此,如果玩家看重CPU性能(尤其是多核性能),請記得要優先考慮散熱配置好、機身空間更為充裕的機型—別忘了獨立顯卡也是發熱「大戶」。

散熱系統的強大與否對於遊戲本而言不容忽視

從實際情況來看,輕薄化設計的遊戲本大多要通過散熱上的妥協、風扇轉速的增加(噪音同步增加)來換取較為輕薄的機身。我的建議是,遊戲本畢竟不像輕薄本那樣要面臨頻繁的移動攜帶需求,適當犧牲一些便攜性以獲得更好的散熱空間、靜音效果,是可以接受的。

談到便攜性,我們不難發現15.6英寸屏是目前最為盛行的遊戲本配置;目前甚至有不少17英寸的遊戲本通過屏佔比的提高將體積縮減到十分合適的程度,結合這類機型往往採用新一代模具、更好的散熱系統、更豐富合理的介面配置,值得玩家考慮。

說到屏幕,可能以前大家會面臨「高解析度和高刷新率如何取捨?」這樣的問題,現在看來,業內似乎已經達成了某種默契,144Hz刷新率、1080p解析度、15.6(17)英寸、覆蓋超過72% NTSC色域的顯示面板儼然是「標配」,玩家們照著不低於這個標準來考察遊戲本的屏幕,基本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當然,正如前文所說,獨立顯卡十分重要且正在經歷更新換代,但大家也要辯證看待新舊型號共同存在的現象。有些機型將入門級顯卡進行的升級—例如MX 150顯卡升級至MX 250,自稱為「遊戲本」,如果你購買這台設備的主要用途是暢玩各大3D遊戲而不僅局限於《英雄聯盟》這樣的普通網遊,這種遊戲性能不強的機型顯然不宜考慮。至於目前市場流通的部分搭載GTX 1060顯卡的上一代機型,其實整體素質並不差且價格已經觸底,追求性價比的玩家也可以適當考慮一下。

最後我為大家搜羅了幾款具體型號,有些是在MC評測室實測過的機型,希望能對近期有意入手遊戲本的用戶起到參考作用;至於剛剛採用新一代處理器、顯卡的主流級遊戲本型號,請大家就先等等看它們的市場反應及實測效果吧,在後續的文章中或許我們可以單獨再進行推薦。

機型推薦

外星人Alienware ALWA51M(AREA-51M)

操作系統:Windows 10(64位)

顯示屏:17.3英寸(1920×1080、144Hz、G-Sync、眼動儀技術)

處理器:英特爾 Core i7 9900K (八核十六線程,3.6GHz~5.0GHz)

內存:32GB DDR4 2400(16GB×2)

硬碟:512GB SSD×2 1TB HDD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8GB GDDR6)

電池:90Wh

尺寸:402.6mm×319.14mm×27.65~43mm

重量:3.87kg(單機帶電池)

參考售價:47999元

硬體方面,Alienware AREA-51M搭載了i9-9900K台式可超頻處理器,默認睿頻可達5.0GHz,是目前遊戲處理器的「頂配」型號。顯卡部分,AREA-51M搭載了英偉達最新RTX獨顯並且支持自行更換升級—這也是目前全球首台可以支持自行更換RTX顯卡的遊戲本。

AREA-51M在處理器和顯卡部分均支持更換升級,使得可玩性和後期使用壽命更有保證。無論是從設計、硬體還是體驗方面,AlienwareAREA-51M都無愧於旗艦級遊戲本的名號,即使與專業遊戲台式機相比也毫不示弱,全新模具對於預算充足的玩家而言應該也頗有吸引力。

ROG超神2S

操作系統:Windows 10(64位)

顯示屏:17.3英寸IPS屏(1920×1080、144Hz)

處理器:英特爾 Core i9-8950HK(六核十二線程,2.9GHz~4.8GHz)

內存:32GB DDR4 2666(16GB×2)

硬碟:512GB Nvme SSD×3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8GB GDDR6)

電池:96Wh

尺寸:425mm×319mm×47.5-51mm

重量:4.7kg(單機帶電池)

參考售價:39999元

這個旗艦遊戲本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豪邁,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無論放在哪裡都會引人注目。ROG超神2S憑藉著i9-8950HK處理器以及超滿血200W功耗的RTX 2080顯卡,毫無疑問是目前性能最強的遊戲本之一。在此之上,其酷炫的外觀設計以及便捷的軟體設置,可以說是發燒遊戲玩家的首選。不過即便這是一台筆記本電腦,其裸機重量也達到了4.7kg,加上電源適配器總重達到6.7kg,將其稱為便攜台式機可能更適合一些。

微星 絕影GS75

操作系統:Windows 10(64位)

顯示屏:17.3英寸(1920×1080、144Hz)

處理器:英特爾 Core i7 i7-8750H (六核十二線程,2.2GHz~4.1GHz)

內存:32GB DDR4 2(16GB×2)

硬碟:1TB NVMe SSD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Max-Q(8GB GDDR6)

電池:82Wh

尺寸:396mm×259mm×18.95mm

重量:2.25kg(單機帶電池)

參考售價:26999元

從外觀上來看,GS75採用黑金的配色,搭上金色轉軸和鋁合金的映襯,整體透露出一種剛性的時尚美感,與傳統遊戲本奔放的外觀不同,這樣的整體風格所延伸的應用場景更多,畢竟如今消費者的身份並不單一—高端商務人士同時也可以是一名狂熱的遊戲玩家。因此GS75這種時尚與沉穩的設計風格顯然是可以兩者通吃。

18.95mm的機身厚度對於一款17.3英寸性能級電競本來說已經算是相當不錯,別看微星GS75擁有17.3英寸的機身,但它卻比常規17英寸的筆記本要小16%。此外,Core i7 i7-8750H及RTX 2080 Max-Q的配置「打底」使得這款機型的遊戲性能註定不俗。

ROG槍神2s Plus

操作系統:Windows 10(64位)

顯示屏:17.3 英寸 IPS 屏(1920×1080、144Hz)

處理器:英特爾酷睿 i7-8750H (六核十二線程,2.2GHz~4.1GHz)

內存:16GB DDR4 2666(16GB×1,可擴展)

硬碟:512GB NVMe SSD 希捷1TB HDD(5400 rpm)

獨立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2070(8GB GDDR6)

電池:66Wh

尺寸:399.8mm(寬)×273.5mm(深)×26.4mm(厚)

重量:2.85kg(不含電源)

參考售價:16999元

17.3英寸全面屏、144Hz的高刷新率、實時光線追蹤技術這一系列專為玩家打造的遊戲屬性令這款遊戲本如虎添翼。通過對比可以發現,ROG槍神2s Plus的升級之處集中在硬體規格及散熱模組部分。這款機型的基礎性能表現基本可以滿足遊戲本用戶體驗光線追蹤技術的需求。由於單通道會影響遊戲本實際性能的發揮。如果想要完全發揮性能,建議玩家們升級內存組成雙通道。

槍神2s Plus遊戲本體現了ROG旗下產品追求極致性能的決心—哪怕是在模具不變的前提下搭載性能更為強大的RTX 2070遊戲顯卡,依舊能夠以極佳狀態滿足遊戲玩家的各種需求。

雷神911 Pro標準版

操作系統:Windows 10 Home(64位)

顯示屏:15.6英寸IPS屏(1920×1080、144Hz)

處理器:英特爾酷睿i7-8750H (六核十二線程,2.2GHz~4.1GHz)

內存:16GB DDR4 2666(8GB×2)

硬碟:256GB NVMe SSD 1TB HDD(5400轉)

獨立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2060 (6GB GDDR6)

電池:47Wh 尺寸:361mm(寬)×246mm(深)×21mm(厚)

重量:2.0kg(不含電源)

參考價格:11999元

雷神911 Pro標準版搭載英特爾酷睿i7-8750H處理器、16GB DDR4 2666雙通道內存和三星NVMe 256GB SSD,同時還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2060顯卡。在3DMark Fire Strike場景測試中,這台機器輕鬆取得遠超移動版GTX 1060顯卡的成績。如果在Control Center中將這台RTX遊戲本的工作狀態設置為狂暴模式,並使用AIDA64將CPU、顯卡的負載拉到最高。雙烤60分鐘之後,機身最高溫度為43.5℃(室溫22℃),鍵盤位置溫度為31.6℃,用手觸摸也僅感覺溫熱。不得不說,雷神911Pro標準版的散熱設計的確比較喜人。

機械革命深海泰坦X8Ti Plus

操作系統:Windows 10 Home(64 位)

顯示屏:17.3 英寸 IPS 屏(1920×1080、144Hz)

處理器:英特爾酷睿 i7-8750H (六核十二線程,2.2GHz~4.1GHz)

內存:16GB DDR4 2666(8GB×2)

硬碟:512GB NVMe SSD、2TB HDD(5400 轉)

獨立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2070(8GB GDDR6)

電池:46.7Wh 尺寸:392mm(寬)×260.8mm(深)×27.45mm(厚)

重量2.5kg(不含電源)

參考售價:13999元

作為升級版本,深海泰坦X8Ti Plus在外觀方面依舊延續了該系列黑色金屬設計風格,屏幕方面,深海泰坦X8Ti Plus的亮點在於其擁有15.6英寸的外形卻採用了一塊17.3英寸的大屏,這主要得益於其採用的窄邊框設計,高達88%的屏佔比極大地提升了視覺體驗。

核心硬體層面,除了NVIDIA GeForce RTX 2070顯卡,機械革命深海泰坦X8Ti Plus還搭載英特爾酷睿i7-8750H處理器、海力士16GB DDR4 2666雙通道內存,存儲方面則是512GB NVMe SSD以及西數2TB機械硬碟的組合,整體配置十分均衡。

惠普 暗影精靈4 Pro

操作系統:Windows 10(64位)

顯示屏:15.6英寸(1920×1080、144Hz)

處理器:英特爾 Core i5 8300H (四核八線程,2.3GHz~4.0GHz)

內存:8GB DDR4 2666(8GB×1,可擴展)

硬碟:512GB NVMe SSD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2060(6GB GDDR6)

電池:70Wh

尺寸:360mm×263mm×26mm

重量:2.32kg(單機帶電池)

參考售價:8599元

暗影精靈4 Pro採用了時下流行的三面微邊框設計,因此在近乎14英寸模具的機身硬是「塞下」了一塊15.6英寸的屏幕。八代標壓i5處理器及RTX 2060移動版顯卡的搭配比較討巧,可以稱得上是「承上啟下」,即使面對新一代機型也不會顯得落後。經過4代的發展,暗影精靈系列遊戲本積攢起了不錯的口碑。

在同樣搭載RTX 2060的國際一線大廠遊戲本售價基本都在萬元左右的當下,惠普暗影精靈4 Pro遊戲本i5/RTX 2060版本卻制定了8299元起(60Hz屏)的優勢價格,可謂是萬元以內RTX獨顯遊戲本的性價比之選。對於近期考慮更換遊戲本卻又不想再繼續等待的玩家,惠普暗影精靈4 Pro值得考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型計算機 的精彩文章:

3988元起的手機拍照新王者,華為P30/P30 Pro攜一大波新品正式發布
人工智慧賦能教育!未來教育方式會有哪些改變?

TAG:微型計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