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幸福不是運氣,是一種能力

幸福不是運氣,是一種能力

頭圖來源:大作

作者:向陽

心理學家飛利浦·布里克曼曾經做過一個有關幸福感的測試,他以彩票得主和車禍傷者為研究對象。他發現:

中大獎的人,只需要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會讓他的幸福感指數回歸到中獎之前。縱然是出車禍的人,經過一年時間,也能讓他的幸福感回到發生車禍以前。

這說明,幸福感與運氣無關,它是一個能力問題。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時時處處都會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懂得知足

林語堂說:「人生幸福,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很簡單的四件事,卻不是人人都能從中感受到幸福,幸福與否,在於是否有一顆懂得知足的心。

很多人感覺不幸福,不過是想要的多而得到的少罷了。在慾望的驅使下不斷攀升,在痛苦中迷失了自己,待醒悟之時已晚。

秦朝的丞相李斯,在沙丘政變後被判腰斬。行刑之時,對一同受刑的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意思就是我多想跟你一起牽著黃狗,在上蔡老家城門外,去獵野兔,可惜這樣的日子再也沒有了。

位極人臣,臨終最渴望的幸福也不過是普通人平淡的日常。

很多年後的另一位大臣李鴻章,留下一副對聯:

享清福不在為官,只要囊有錢,倉有米,腹有詩書,便是山中宰相;

祈壽年無須服藥,但願身無病,心無憂,門無債主,可為地上神仙。

前人的感悟告訴我們,幸福其實很簡單,有一顆知足的心,就能時時感受到平淡生活中的幸福:

餓時有一碗充饑的飯,困時有一張安睡的床,渴時有一杯清涼的水,熱時有一地避暑的綠蔭,冷時有能取暖的炭,痛苦的時候有人安慰,開心的時候有人分享……

這些生活中細小的事情,細細品來,哪一件不是幸福?

圖片來源:大作

活在當下

曾國藩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過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有人沉迷於過去而難以自拔,當時如果怎樣怎樣就好了,如果那一切沒有發生,現在就如何如何;有人活在對未來的期許中,等孩子長大些就好了,等忙過這一陣就輕鬆了。

在幸福的感知里,有對過去的悔恨,有對未來的期許,唯獨沒有實實在在的當下。

在《正念的奇蹟》里,一行禪師講到了洗碗的故事:

洗碗時,人們就應該只是洗碗,也就是說,洗碗時,應該對「正在洗碗」這件事實保持全然的知覺。

「我正站在這裡洗碗」,這個事實是不可思議的實相。當下,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隨順自己的呼吸,覺照到自己的存在,覺照到我的心念與動作。

專註於當下,哪怕只是在洗一隻碗,感受一隻油膩的碗如何在水的沖洗、布的擦拭之下重新變得乾淨光潔。

沉浸在所做的事里,你會體會到一種專註的愉悅。

心理學家也證明:如果一個人能夠專註於當下,身心就會處於一種十分和諧的安穩中,很容易引發一種超然舒緩的幸福感。

一日我下班正往外走,抬頭忽見夕陽正紅,彩霞正艷,而身邊那一排嫩綠的白楊樹葉,正隨著微風而起舞,映著夕陽的餘暉,暖暖的。

站在夕陽下,欣賞著自然的美景,一種久違的舒心愉悅瀰漫心間,我知道,那是幸福的感覺。

享受當下的幸福,這是最真實的生命歷程。

圖片來源:大作

做好自己

有一種人,不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能讓自己幸福。

喬布斯是個商業天才,在感情上,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浪子,風流成性。曾是女友之一的勞倫娜不僅讓喬布斯迎娶了她,兩個人還恩愛有加地過了20年。

在結婚20周年紀念時,喬布斯知道自己時日不多,還為妻子寫下了一封動人的情書:

20年前我們相知不多。我們跟著感覺走,你讓我著迷得飛上了天。很多年過去了,有了孩子們,有美好的時候,有艱難的時候,但從來沒有過糟糕的時候。

嫁給富豪,並沒有讓勞倫娜停止做最好的自己:

婚後不久勞倫娜就成立了自然食品公司Terravera。

勞倫娜還是投資機構Emerson Collective公司的創始人、董事會主席。

勞倫娜還在美國教育支持委員會、關愛支持女性基金等機構擔任職務,幫助了無數人。

《史蒂夫·喬布斯傳》的作者這樣評價勞倫娜:

她聰明,可以用智慧吸引他,可以包容他起伏多變的性格。因為她不多愁善感。她更堅韌,就像是披了鎧甲。雖然喬布斯的情感容易波動,但他們的婚姻長久而忠誠、彼此信任,克服了婚姻中必須經受的所有起起伏伏和情感糾葛。

喬布斯去世2年後,勞倫娜在工作中認識了新男友艾德里安·芬迪,此人是赫赫有名的政壇人物。走出喬幫主離世的陰霾,勞倫娜又開啟了新的幸福。

因為我是我,做好了自己,不論怎樣都有能力讓自己幸福。

圖片來源:大作

提升幸福的能力

哈佛大學排名第一、最受歡迎的課程,不是講賺錢的,而是TalBen Shahar博士的《幸福課》。

Shahar博士堅定地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

對於幸福的感知,可以被訓練出來。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心理學家羅伯特?埃蒙斯(Robert Emmons)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將1000人隨機分為3組,第一組記錄生活中的情緒狀況並進行評分,第二組被試記錄生活中使他們感到惱怒之事,第三組除了記錄日常生活事件,還需要列出一件每日最感動的事情。

結果最後一組不僅獲得了預期的幸福體驗的增加,並且願意花更多時間來做對自己健康有幫助的事情。

這其實是訓練「幸福感知力」的一種方法。

幸福不是來自外部,而是永遠來自於你的內心。

幸福無關財富、地位、名聲,幸福是一種感知能力,感受真實存在的快樂和美好的生命歷程。

做一個幸福的人,懷著一顆感恩知足的心,用心感受當下的美好,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去體會生命中一點一滴平淡真實地幸福。

圖片來源:大作

作者簡介:寧靜,高人氣80後專欄作者,文章發表於《人民日報》《人民網》《有書》《十點讀書》等各大平台。

公眾號:遇見寧靜,溫暖治癒你的疲憊和哀傷。

號內爆文,歡迎隨時來撩,秒開白,謝謝支持,感恩遇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張充和:凡事拎得清的人,更容易獲得幸福
蘇東坡:餘生做個不完美的人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