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穀雨日,聽崑曲、品龍井、手制糕,跟著二十四節氣過日子,原來這樣有氣質

穀雨日,聽崑曲、品龍井、手制糕,跟著二十四節氣過日子,原來這樣有氣質

「穀雨時節江南最美的是什麼?最美的地方在哪裡?現代都市人為什麼要關注二十四節氣?如何在節氣的流轉里,做一個有著古典氣質的現代中國人?」今天(4月20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穀雨,上海創新型公共文化品牌活動 「節氣中國 詩意江南——二十四節氣非遺傳承創新系列活動」在長寧文化藝術中心再度登場,啟動今年首季穀雨節氣雅集。

一室之內,婉轉清麗的崑曲演唱如春風拂面;水霧繚繞的江南龍井茶席清香四溢;印有穀雨詩詞的青浦非遺食物焋糕現場現做現吃、熱氣蒸騰;網紅書畫家李知彌、朱應帶領觀眾從「舌尖」和「紙上」一起進入江南的春天……作畫、聽曲、品茶、制糕,參與活動的市民深度漫遊於沉浸式體驗的文化活動中,細細感受「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的江南春意。

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里說:「洛陽以穀雨為牡丹開候。」穀雨是當之無愧的人間最美四月天,也是屬於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它的名字里既銘刻著「倉頡造字」的傳奇,也承載著「雨生百穀」的希望。植百穀以養世人,是農耕者賦予糧食的最高理想。說起穀雨的習俗,人們可能有些陌生。其實穀雨曾經也是一個非常熱鬧的日子。春海水暖,膠東一帶在穀雨這天祭祀海神,為漁民壯行;花事漸了,北方的人們在穀雨時落滿桃花的河水中沐浴,祓除不祥。而穀雨在江南,則註定是一個詩情畫意的節日。它可以是杜麗娘口中「那荼蘼外煙絲醉軟」的清麗曲調,也可以是鄭板橋筆下「一杯香茗坐其間」的悠遠茶韻。當然,還有外婆手裡熱氣蒸騰的節令糕點。

以《春至江南 穀雨問茶》為主題,穀雨雅集分為「節氣之美」人文講座和「匠心之韻」藝術體驗兩大板塊。內場的「節氣之美」人文講座,由兩位節氣導師上台,暢談傳統書畫、童年記憶和現代都市中的穀雨。場外的「匠心之韻」區域,華東師範大學茶文化研修社擺開茶席,喝過穀雨茶之後,市民們紛紛親手製作青浦非物質文化遺產——練塘焋糕的製作。

「卻原來奼紫嫣紅開遍……那荼蘼外煙絲醉軟」,來自上海崑劇團的青年演員姚徐依和陶思妤帶來一曲《牡丹亭·遊園驚夢》。上海古籍出版社青年編輯、24節氣導師閔捷告訴聽眾,穀雨聽曲有講究、有門道。《牡丹亭》中描述的正是暮春景色,而歌詞中唱到的「荼蘼花」,也是穀雨時節的花信之一。「

「對於江南一地而言,穀雨也是採茶、品茶、飲茶的好時節。因清明時節採制的茶葉為春天的第一出茶,所以穀雨茶又稱之為二春茶。穀雨茶除了嫩葉外,又分為一芽一嫩葉的稱之為旗槍的品種和一芽兩嫩葉的稱之為雀舌的品種。」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研究所博士張海嵐和她的小夥伴們,在全國高校首創24節氣茶會,吸引年輕人走近傳統文化。這場穀雨茶席正是以江南獨有的龍井茶為「主角」。致力於傳播江南茶文化的茶博士,在活動現場展示茶藝,帶領市民在詩、書、畫、琴音交融的環境中,領略江南春色。

「朱家角焋糕」傳人米樂夫婦帶來現場的非遺食物製作工作坊,古代詩人的穀雨詩詞被印刻在熱氣蒸騰的江南糕點上,富有創意的現場效果令人耳目一新。來自浙江杭州的青年版畫家王盈則將故鄉茶娘採摘龍井的詩意場景,用刻刀凝固在木版之上,讓人們通過印製「穀雨版畫」觸摸春天。

「草木有靈,與物為春……二十四節氣里,埋藏著兒時的歡欣、小小的溫暖、這一生特別記得的瑣碎,也因此留住了我們這一代人心目中最好的時光。」在「節氣之美」講座上,兩位節氣導師與觀眾促膝而談。出生安徽的新上海人、70後畫家李知彌近年創作的二十四節氣人文繪畫在網路上頗受歡迎。他以充滿江南氣質的美景美物,糅合自己在江南生長感受到時節變遷的溫暖兒時記憶,感動了許多棲居都市裡的傳統文化追隨者。

「現代人距離古典時間已經非常遙遠了,快節奏的生活和互聯網的普及,讓我們失去了時間感,更多在刷存在感。時間對現代人來說,似乎成了效率的代名詞。其實,中國傳統文化中深藏著的時間智慧,就在二十四節氣的流轉之中。跟著節氣過日子的寓意,有我們古老的天人合一的生活智慧,有敬天愛人的溫柔敦厚,也符合現代人提倡慢生活的哲學。」另一位節氣導師、80後青年書畫家朱應經過多年努力,整理出一套可供現代人體驗二十四節氣的儀式,並根據節氣食物創製品牌,希望帶領人們通過書畫欣賞和美食重新進入「古典時間」。

「中國人的衣食住行無處不有節氣文化。品嘗節氣食物,也可幫助現代人重建節氣節律。」朱應建議,身處繁華都市中,要做一個有古典氣質的中國人,不妨從細節著手,例如在家中案頭放上一瓶節氣插花,作為對日常生活中無法置身山水的補足;又如找到一門手藝實踐起來,或者用毛筆寫寫古典詩詞;還可每逢節氣前後出門賞景,轉換心情。

2016年11月,「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漫長的農耕社會,二十四節氣逐漸成為古代中國人的「文化時鐘」,但對當代中國人卻成了一組看不明白的文化密碼。「節氣中國 詩意江南——二十四節氣非遺傳承創新系列活動」由長寧區文化局創建主辦,長寧文化藝術中心、上海平閣文化藝術承辦,正是希望以既傳統又創新的方式,深入發掘「二十四節氣」文化內涵。今年活動擬分六季舉辦,輻射範圍擴展至長三角,邀請來自浙江、江蘇、安徽的文學藝術、科普天文、非遺民俗、兒童閱讀等各領域達人組成「節氣講師天團」,以貫穿全年的雅集活動,重新撥動國人記憶深處中的傳統文化「時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新國標5月1日起實施,車輛年檢有大變!不注意可能白跑一趟
復旦教師陳果演講視頻網上流傳索賠200萬,雙方曾簽協議為何對簿公堂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