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道德經》:一個人,若是能看懂這段話,好運氣不召自來!

《道德經》:一個人,若是能看懂這段話,好運氣不召自來!

《道德經》: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禪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這一段老子他提出的這一種人生哲學,跟一般的那種教育、思考模式,都是一百八十度的相反。

「勇於敢則殺」,「勇」就是說,你越是在那裡逞強:我是、我能、我慢的話,那你的命運是痛苦的,你是在苦海裡面。「殺」就是,你就不得好死、你就死得很痛苦、不得正命。所以,不管你有再大的我是、我能、我慢,都會在黑洞裡面粉碎掉,你越想抓、越想得,到最後都是一場夢、一場空。這就是「勇於敢則殺」的深義。

「勇於不敢則活」,這裡的「勇」,不是勇猛的勇,而是說真的身心柔軟,臣服法界大自然,無我、無私,展現出真正的大丈夫氣魄。這也是佛陀所講的「大雄」。所以,不要以為「大雄」,就是好像很兇猛、很勇的人。不是!它是「勇於不敢則活」,像這樣的人,因為他是臣服法界,無我、無私。這個「活」就是,他因為跟法界大自然是一體的,所以,他是溶入不生不死的世界。這就是「勇於不敢則活」的深義。

「此兩者,或利或害」,眾生所體會的那種什麼利害、得失,眾生思考的模式,跟那些智慧者所體悟、所體會的不一樣。所以,我們要靜下心來去體會,我們的得、失、利、害,到底哪一種是究竟?我們的得,到後來到底是苦,還是樂呢?我們所追逐的,到後來到底是苦,還是樂呢?「此兩者,或利或害」,要靜下心來去分析。所以,佛陀、老子都是希望我們去看到「味」,同時也要看到「患」。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整個法界大自然,它的那種不希望、不想要的呢?一般眾生你用世間的那種智慧、頭腦,怎麼能夠理解到呢?體會不到。你以為說:「我很有智慧、我很有學問、我很有才華;我要得到什麼,就能夠得到什麼;我要怎麼樣,就能夠怎麼樣。人定勝天,你看我多厲害!」但是,你哪裡知道,到後來你就是在苦海裡面打滾!這就是「天之所惡,孰知其故?」也就是說,用世間思維,我們沒辦法了解、沒辦法體悟,整個法界大自然的那種運轉法則;我們沒辦法體道、悟道而行道。所以,你以為你是「得」,事實上,你卻是「失」!得與失,我們要好好去深思熟慮!

如果你有我是、我能、我慢,你越厲害,那麼你是背道而馳。整個法界大自然,它是不喜歡這樣!因為法界大自然展現出來的,就是無我、無私的精神。你那麼厲害,竟然看不到你是法界的一分子;你那麼厲害,要跟整個法界、黑洞對抗,背道而馳,那是自討苦吃,因為結果跟你所要的會有很大、很大的差異!這就是一般眾生沒辦法理解的。

「是以聖人猶難之」,那些真正的大智慧者、真正的解脫者,也沒辦法真正完全知道這個法界大自然,老子也深深地讚歎,這個「道」,真的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佛陀到後來也是體會到「無明」!但是沒辦法真正知道為什麼。

所以,最終的答案就是沒有答案。但是,他們體會到的就是說,能夠體道、悟道而行道,反而就是快樂、解脫、自在啊!而一般眾生,在那裡展現人類的那種世間的智慧、世間的思考,到最後就是痛苦。沒有一個例外。

「天之道」,就是整個法界大自然展現出來的,那種精神、特色是怎樣呢?「不爭而善勝」啊!它不會跟你爭、不會跟你計較。但是,沒有任何眾生、沒有任何我慢,能夠贏得過「黑洞」。而「黑洞」只是法界大自然的一種現象而已,還不是法界的全部!所以,「不爭而善勝」。

「不言而善應」,孔子也有講過:「天何言哉?地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就是這個意思。整個法界大自然展現出來的,就是無字天書!沒有文字、沒有語言,但是它卻能夠發揮無窮的妙用出來,養育著一切眾生。我慢很大的眾生,認為大地是無情的,認為自己是有情眾生,認為自己靈性很高,所以,你看不到整個法界大自然的「無言之言」,你看不懂法界大自然的無字天書。整個修行、解脫之路,包括要解脫,或是要找到道、要悟道,你都是要看懂這一部無字天書,你要聽得出無聲之言!這些都是當下法界的一切展現。

「不召而自來」,你不必在那裡一直祈求,或是做種種法術,然後要去改變什麼!有些人常常會用我慢,認為:「我修行之後,很厲害!因為我做了一些法術之後,才下雨!我做了一些法術之後,太陽才出來!我做了一些法術之後,才沒有颱風!我可以呼風喚雨呀!」但是,老子就坦白跟我們講,整個法界大自然,它就是法爾如斯地在運轉,「不召而自來」!不是你一直地在那裡渴求、磕頭,一直地在那裡跪拜,太陽才出來!整個大自然,春天該來的時候,它就來;夏天該來的時候,它就來。花草樹木它們會自然生長的。

「 禪然而善謀」,「禪然」就是說,看起來它好像是緩慢的、遲緩的,好像是無所作為,好像沒什麼(大地也沒什麼、風也沒什麼、太陽好像也沒什麼),你感覺不到它的重要。但是,它卻「善謀」,善於成就一切。這也是前面老子也有講過,無為而又能夠無不為,這就是整個法界展現出來的特徵、特質。我們要靜下來問問自己:「我們跟這整個法界的特徵,有多少相同呢?」我們是不是都一直在那裡爭,或是展現我是、我能呢?這要慢慢地去進行對比反觀!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這是老子做一個總結。大自然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了不起,即「天網恢恢」!但是,它卻「疏而不失」,不管你多麼厲害、不管你多麼神通廣大,法界大自然一定比你更厲害!所以,佛陀也承認,一切的修行者都一樣,沒辦法違背大自然的無常法則!它一定是生生滅滅的,你要對抗這個無常法則,也就是用自我去對抗的話,你就是痛苦。

唯有我們體會到法界的實相,然後我們把那個自我放下,全然地溶入、全然地信任,不管法界帶我們到哪裡,我們都全然地接受。這樣我們才能夠處處是凈土,處處無家,處處是家嘛!如果你沒有體會到這些的話,那麼你認為這裡不是你的家、這裡不是凈土,那你要到哪裡才能夠找到凈土呢?這就是「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的真義。《道德經》:一個人,若是能看懂這段話,好運氣不召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衫小紳士 的精彩文章:

老祖宗的告誡:一個人,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做到這兩「立」
做人要懂得:當你明白了這兩句話的時候,說明你真的成熟了!

TAG:青衫小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