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天堂之穹》Polygon 評測:當一回正兒八經的考古學家

《天堂之穹》Polygon 評測:當一回正兒八經的考古學家

編者按:《天堂之穹(Heaven"s Vault)》是一款以考古為主題的冒險遊戲,玩家通過挖掘文物、探索新遺址和解讀古代銘文,尋找早已失落的文明。玩家在學會怎麼玩的同時,還必須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天堂之穹》已於 2019 年 4 月 16 日登陸 PS4 和 PC 平台,暫不支持中文。

翻譯:芝麻糊編輯:張易

本文基於篝火營地與 Polygon 中華地區獨家授權協議,轉載請徵得同意。

深入體驗一款遊戲就彷彿學習一套與虛擬世界交流的規則。開始一款遊戲時,我們往往要先從最基本的學起:學會跑圖、學會攻擊以及學會觀察遊戲世界裡的各種細節。加入語言文本這一元素後,我們就要從遣詞造句、研習語法入手。在這兩種層面上,我們將逐漸掌握零散的遊戲元素,使它們相互結合、相互縈繞,從而傳達出更具深度的思想。

Inkle 的最新遊戲作品《天堂之穹》向學習型玩家發起了雙重挑戰:掌握一款遊戲的同時,還要掌握一門語言。我在遊戲中扮演勇敢無畏的考古學家阿里婭·艾拉斯拉,玩了一個小時後摸清大概的遊戲機制:我要前往遙遠的星球,在隱匿的角落和縫隙間尋找上古遺物。此外,我還要破譯一種古老象形文字,這是一項激動人心且充滿挑戰的任務。

整個冒險旅程中隨處可見細緻入微的遊戲設計,這與我之前玩過的絕大多數考古遊戲有著天壤之別。在《天堂之穹》里,我既不用揮著鶴嘴鋤,在敵人的包圍圈裡殺出生路,也無需用自製簡易弓箭狙殺守衛哨兵。我就是一名專心致志的考古學家,一位真正的考古工作者。

讓玩家在遊戲里扮演一名正兒八經的考古學家,不尋釁滋事,不當嗜血亡命的寶藏獵人,這是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理念。所謂「專心致志」絕非漂亮話,玩家可是要動真格的:考察塵封的古墓,拂去遺迹上的流沙,於殘垣斷壁間重現昔日文明的光輝圖景。

一般來說,文本是遊戲的輔助機制,但在《天堂之穹》里,文本卻上升到了核心地位:語言文字與角色行動互為因果,撐起了故事的骨架,也豐滿了劇情的血肉;語言文字還服務於遊戲的終極目標,闡釋這些神秘符號的真正意義。你隨時隨地都能在先祖造物和遺迹表面上找到這些符號:椅子下、巨岩上、雕像底座上以及被丟棄的匕首柄上。哪怕我瞥一眼靴底,沒準也能有所發現。

在遺迹表面發現一行雕刻銘文後,我將得到一些備選辭彙用來翻譯這些符號。每個象形文字下面都有一條空槽,我可以把自己認為與之匹配的譯文拖拽進去。阿里婭偶爾會點評我的判斷,順便給我一些暗示,比如某個詞在碑文語境中有無實際意義。即使我已經做出選擇,也可以隨時改變想法,重新進行推論。所以理論上來說,我發掘越多遺迹、破譯越多銘文,就越能理解這種語言文字的規則。

《天堂之穹》兼顧微觀解謎與宏觀敘事,我既可以在地表發現奇妙的象形文字,也能在眾多遺物古迹中探尋宇宙歷史(即遊戲中有關「星雲(Nebula)」的描述)。在考古過程中,宇宙這條線索屢次幫我解開那些極具迷惑性的難題。

的確,依靠歷史碎片來拼湊出傳說中的圖景,這類任務不免讓人覺得繁重;但與之相比,我更按捺不住自己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奔流於眾星之間的天河從哪發源?上古時代,統治著傳說之城伊克斯(Iox)的最後一位君主又輾轉何方?

遊戲里多與同事朋友討論還是很有必要的,因為他們會提供更多思路。我很樂意向當地人請教答案,即使他們拿不準,好歹也知道一些背景故事。阿里婭擅長與身邊人交流,而遊戲嚴絲合縫的劇情也在這些對話之間交織,逐漸呈現出一個盤根錯節的傳奇故事。

阿里婭在探索破舊廢墟的途中或閑情漫步於伊克斯城的長廊時可能會出發交易環節。她與別人的交談通常比較隨和,除非遇到故意挑事兒的人。不過有時候阿里婭也比較直白(即便這並非我本意),所以在選擇某些對話選項時,我常會感覺到她的簡單粗暴。所幸的是,當交流變得尷尬且煩人時,我可以直接走開,無視他們。

這些對話為我理解《天堂之穹》體量龐大、錯綜複雜的背景故事提供了基本線索。要想理清劇情,我必須相當仔細地聆聽對話,而為了使我保持注意力,他們也必須反過來配合我。還好開發團隊知道應該「敘事簡潔」,這一點難能可貴。人們不會在一些關鍵話題上胡說八道,隨著劇情進展,大眾口中的這些蛛絲馬跡會逐漸組成真相。

其實,最棘手的還是跟某些 NPC 打交道。他們就像是「人形問答機」,沒有情感,也沒有個性。除了規規矩矩地完成他們講述「星雲」的任務,大多數 NPC 都像批量生產出來的模板:要麼是詭計多端的無恥流氓,要麼是見利忘義的利己主義者,要麼是埋頭讀書、話都說不利索的「獃頭鵝」。

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屈指可數,但也有特別出色的朋友自始至終幫我排憂解難。有一位叫奧洛伊的機械師,她每次與阿里婭見面都能擦出火藥味,場面一觸即發,但話里又流露出對阿里婭的擔憂與關切。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婭的機器人搭檔,因編號為「六」,阿里婭簡單粗暴地稱之為「小六」。「小六」是一個過度謹慎的機器人,偶爾還會有些高姿態,喜歡對阿里婭「發號施令」,這讓阿里婭(和我)很是惱火。有時候真的很想把它拆了賣錢。

與考古隊員交流可以有效幫助阿里婭破譯某些符號。就拿老黃(Huang)來說吧,他是阿里婭的朋友,也是伊克斯城大學的一名學者。當阿里婭的思路陷入僵局時,他總會及時出現,幫她捋順思路,或提供更多參考信息和實物證據。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見解總是準確的,就算經過大量討論,那仍然只是推測。重點在於我無法確證大家推測的合理性。這會影響到我對既有判斷的信心,也會逼著我像強迫症似的反覆核查手頭的線索。

這也正是《天堂之穹》最「孤注一擲」的地方:考古工作本來就是一絲不苟的。剛開始或許很新鮮很獵奇,但後來會變得越來越枯燥,等到我面對第 50 條碑文時,翻譯工作已經成為一種折磨。

此外,遊戲緩慢的敘事節奏會讓你覺得更難受,甚至會引發某些質疑:我做這些意義何在?為什麼我要在乎這個世界的狀況?如果連失蹤的考古同事或「星雲」起源編年史都不足以維持我的興趣乃至最基本的好奇心,我還有什麼動力去破解那些最終謎團呢?

雖然我不在乎這個世界的「內里」,但依然很欣賞它的「外在」。《天堂之穹》是一幅手繪的外星圖景,充滿了栩栩如生的景象和稀奇古怪的角色。從星河中若隱若現的上古神石,到沙漠中熱鬧喧囂的異域市集,這些豐富的細節設計吸引著我層層深入,探索其核心價值。配上迷幻的管弦樂伴奏,視聽藝術完美協調,讓遊戲宇宙顯得愈發宏偉。

《天堂之穹》是一款蘊含著巨大潛力的作品。Inkle 致力於開闢「遊戲考古」新境界,而他們也的確讓虛擬考古遊戲變得更具現實感。Inkle 還鼓勵玩家靜下心來分析、學習和詮釋一門語言,這也是極具創意、啟迪思維的嘗試。

不過整體而言,遊戲體驗單調乏味,如果玩家對其世界架構不感興趣,那麼很難有繼續深究的動力。很遺憾,我就是那失去動力的玩家。對於一款圍繞著「語言之美」來展開劇情的遊戲來說,無法找到合適的傳達自己理念的方式,實在令人感到惋惜。

遊戲基本信息

發售時間:2019 年 4 月 16 日

平台:PC / PS4

遊玩人數:單人

遊戲價格:68 元

遊戲類型:冒險、獨立

開發商:inkle Ltd

發行商:inkle Ltd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篝火營地 的精彩文章:

《先祖:人類奧德賽》預評測:跨越數百萬年,回歸人類起源
縱軸射擊新作《神之扳機》,完美再現《邁阿密熱線》的暴力美學

TAG:篝火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