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寶寶容易變自卑,很多家長還不自知

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寶寶容易變自卑,很多家長還不自知

很多准媽媽在生孩子之前,每天看著自己的肚子,撫摸著感受這個寶寶的生命,期待這個孩子出生以後每一天和孩子的相處,一天天的看著自己的寶寶長大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在這段時間,每一天都規劃著孩子出生以後與孩子的日常,去學習育兒的書籍和電視,希望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與孩子做好朋友,遇到問題冷靜的與孩子共同解決而不是去打罵孩子等等。

但理想很美好,可是事實卻是很殘酷呢。等到孩子出生以後,正式的與孩子相處生活在一起的時候,這種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感立刻就出來了。寶寶隨時隨地的哭鬧,漸漸長大後的調皮搗蛋,不認真完成作業等等…都是消磨母親的耐心的情況。加上媽媽們因為工作等生活壓力,再回來以後面對繁瑣擾人的家中的孩子的成長,都會因為寶寶變得焦慮,因此很多媽媽會漸漸的變得些許暴躁,在處理寶寶的一些事情的時候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比如對這孩子大吼大叫,亂髮脾氣等等,甚至脾氣上來了還會抓著孩子胖揍一頓。

這種情況對於現在的家庭來說是非常常見的了,很多家中的父母都會對孩子吵鬧甚至一些暴力方式來養育孩子,可是孩子長期的生活在這樣的語言暴力甚至是行為暴力的家庭中,會對孩子的性格形成造成很大的影響。

一、 性格自卑

孩子本身就是一個正在犯錯的年紀,會作出各種調皮搗蛋的事情,這個時期正處於需要家長進行引導的階段,如果家長在這個時期一直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稍微做錯了一點小事就要遭受到嚴厲的責備,那麼孩子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就會變得膽小怕事。等到以後再面對父母的時候,都會變得小心翼翼,心情緊張,漸漸的就形成了敏感、自卑的性格。

二、排斥與別人交流

正如前面講的,孩子一直生活在語言暴力的環境下,性格會變得小心翼翼敏感自卑。因此當孩子漸漸形成這樣的性格以後,也就會因為這種性格的原因,變得開始拒絕和排斥與人交流。慢慢的孩子就會形成社交障礙,見到別人與他說話就都會害怕躲避,因此會開始排斥社交等行為,與同學老師都無法進行正常的溝通。

三、家庭關係不和

孩子在幼時就成長在吼罵這種語言暴力的環境下,前文所述的兩點就是一個埋在家庭關係中間的炸彈。隨著孩子的一天天的成長,孩子的性格變得敏感膽小、變得排斥與人溝通,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孩子就會因此變得排斥父母,與父母的隔閡加深。這顆炸彈就會爆炸,整個家庭關係陷入混亂,甚至會造成家庭破裂這種壞結果。

說了這麼多,就是希望我們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日子裡,可以與孩子互相理解,盡量的與孩子和平相處。給予孩子一個溫暖,民主的家庭成長環境。如果孩子長期處於語言暴力的環境下的話,對於孩子和父母來說有很多隱患。因此為了胎兒的健康,我們一定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哆喵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想要孩子抓住春三月長高季,這4種運動要get起來

TAG:哆喵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