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血瘀瘀阻於肢體的辨證施治

血瘀瘀阻於肢體的辨證施治

血瘀瘀阻於肢體,和前面所述的淤阻於肺、淤阻於胃、淤阻於肝等臟腑得病理病機是一樣的,只是淤阻的位置不同,但是臟腑、肢體、腦、胞宮等結構、生理等不同,有相同性,也有不同性,所以用藥有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身痛逐瘀湯、膈下逐瘀湯等不同。

比如血淤淤阻於肢體,就所處部位來說,肢體所處於人的末梢,所以氣血運行較弱,老年人、體弱多病等,更容易「氣血打不到」而易發淤阻。比如晚上或久卧等氣血供應不足時,循環到四肢的氣血就較少,更容易引起停頓而致血脈淤阻於四肢,出現腫痛、青紫、麻木等現象。

當四肢、臟腑等部位出現血脈淤阻現象,舌象、脈象就會發生變化,舌質發紫或是出現瘀斑、淤點,同時脈象發澀(多為澀脈,細而遲,往來難且散,或一止復來)。中醫為風痹(行痹)、寒痹(痛痹)、濕痹(著痹)、脫疽等,西醫多為靜脈炎、靜脈曲張、手腳麻木、感知能力下降等。辨證施治中,宜活血行氣,通經活絡、袪風除濕、通痹止痛等。

血淤淤阻於肢體,多用身痛逐瘀湯(身痛逐瘀膝地龍,香附羌秦草歸芎,黃芪蒼柏量加減,要緊五靈沒桃紅)為主方加減而治之。常用的中藥有桃仁、紅花、當歸,川芎,丹參、赤芍、枳殼、秦艽、羌活、地龍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禹番時代 的精彩文章:

春秋也需防治克山病
特稟體質一般表現

TAG:禹番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