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當我退隱田園的時候,腦子裡在想什麼

當我退隱田園的時候,腦子裡在想什麼

在封建年代,辭去鐵飯碗,歸隱田園,是一個不平凡的壯舉。

放在當代,文學界大V宣布「退圈」,拒絕入世,是可以上熱搜的新聞。

陶淵明的叛逆,不僅僅影響了一代人,一千五百年後,我們還是能從陶詩和陶淵明的人生中,尋求真解。

陶淵明傳(精)》,就是從陶詩、以及當時的階級制度中,讀取他的人生軌跡,心路歷程。

試圖找出他「怒辭公務員」的原因是什麼。

文章追溯到了陶淵明的曾祖父,東晉大將陶侃。

接著從陶侃盤根錯節的政治立場、派系鬥爭中,找到至關重要的那條線,連根拔起。

衰落的軍功貴族後裔,在無法進入高門士族的情況下,只好選擇了隱逸與業文的發展道路。

到了陶淵明的時候,只能算是寒微門第了,與王謝一流,已是雲泥之隔。

「自余為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絺綌冬陳。行歌負薪,翳翳柴門,事我宵晨,春秋代謝,有務中園,載耘載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牘,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勞,心有常閑。樂天委分,以至百年。」(《自祭文》)

不管家族原本的政治地位如何,到他自己身上,完全以寒庶人士自居了。其之所以自願過躬耕生活,也與他這一身份的認定分不開。

從這兒可以看出,陶淵明的辭職,不僅僅是單純的書生意氣,而是宿命般的,得到了某種牽引。

簡單來說,作者在梳理複雜的政治背景的時候,還是邏輯清晰的,每個出場人物都有詳細交代,不容易「看暈」

這跟作者強大的學識背景有關。

作者錢志熙,北京大學文學博士,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古代文體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北京市精品課程「古代文學課」主持人。

錢志熙教授,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選學會常務理事,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兼學術部主任,《國學研究》編委

看一下他的其他作品,就知道為什麼全書的歷史人物,他熟悉得跟自家人一樣。

《唐詩近體源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中國詩歌通史·魏晉南北朝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6月

《漢魏樂府藝術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1月

《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黃庭堅詩學體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6月

《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

話說回來,世間福禍相依。

體制內失去了一個公務員,但是文學界開啟了一片新大陸。

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他創作開創了田園詩的體系,使中國古典詩歌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而他歸隱,也是真正的歸隱。

不像當今有人的所謂歸隱,不過是類似於東晉時的隱士,借歸隱來「買名邀譽」。

他的思考,他開闊的心境,他的生平,或許能為你提供另一種人生選擇。

如果你喜歡陶淵明固守寒廬,寄意田園,超凡脫俗的人生哲學,以及他淡薄渺遠,恬靜自然,無與倫比的藝術風格,不要錯過這本書~

雅緻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新工藝正山小種代表作,甜潤你的四月天
做人要行端坐正,練字當楷書為先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