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暴殄天物!拖拖拉拉二十年 俄羅斯最大戰艦最終含恨拆解

暴殄天物!拖拖拉拉二十年 俄羅斯最大戰艦最終含恨拆解

利刃/TONE

作為前蘇聯/俄羅斯大型水面戰鬥艦艇的扛鼎之作,排水量高達2萬噸之巨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從1981年首次向外界披露開始,就始終是無數目光聚焦的耀眼明星。

但任誰也幾乎想不到,就在基洛夫首艦"烏沙科夫海軍上將"(原名基洛夫)即將迎來自己下水服役40周年的眼下,等待著它和姊妹艦"拉扎耶夫海軍上將"(原名伏龍芝)的命運,竟然是要在2021年前完成徹底拆解,目前拆解工作的資金已經到位。

圖為2015年刷漆前的"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已經到了腐朽不堪的地步。

當然,即便兩艘較早建造和完工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最終逃不掉拆解的命運,先後在1988年和1998年完工服役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和"彼得大帝"兩艦還能為俄羅斯海軍撐一撐門面,不至於讓俄羅斯人臉上太過於掛不住。

但問題就在於,這兩艘基洛夫級本不應該在2021年就早早地拆解退役。從各方的蛛絲馬跡看來,俄羅斯人早做好了讓這兩艘核動力巡洋艦恢復服役的架勢和"心理準備",只不過在這近二十年間,拖拖拉拉的俄羅斯各方從來都沒有將準備落到實處。

圖為完全鏽蝕的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

事情還得從蘇聯解體說起。在解體前夕,"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就發生過反應堆事故,從此該艦就進入封堆封存的"廢船"狀態,並和其它前蘇聯時期建造的"現代"、"無畏"等大型作戰艦艇一道,成為其它現役艦艇的"器官供應者"。

平心而論,考慮到將損壞的反應堆移除換新本身難度極大,耗費工時和成本也難以談得上"划算",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的廢棄也並不算是非常可惜。

圖為2015年進入PD-41浮船塢進行"刷漆式翻新"的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

但真正令人惋惜的還在後頭。早在2010年,俄海軍和國防部披露的規劃文件就說得清楚明白:將要從封存狀態重新啟用並進行現代化改造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共有兩艘,也就是現在已經投入改造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和將要面臨拆除命運的"拉扎耶夫海軍上將"兩艦。

但在"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於2012年進入北方機械廠船台開始進行近乎重建般的翻新修理工作時,身在遠東的"拉扎耶夫海軍上將"卻依舊紋絲未動。

圖為渾身堆滿腳手架,進行翻新重建工作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

當然,以中國軍迷的評判標準來看,"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的重建工作依舊慢得令人髮指:從2012年啟動至今,中國海軍的"新銳網紅"都不知換了幾茬,只有這艘孤獨的基洛夫依舊在船台上冬去春又來。

但比起只在2015年進過一次PD-41浮船塢"除銹刷漆"的"拉扎耶夫海軍上將",這艘連翻新都要十多年的巡洋艦已經可以算是非常幸運了。

圖為目前唯一能航行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但除此之外,俄羅斯海軍的大麻煩還遠未到頭——在服役近20年之後,基洛夫家族中唯一保持在可航行狀態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也將在2020年進入大修周期。儘管俄國防工業綜合體方面一再表示,"彼得大帝"的大修將不用像"納西莫夫海軍上將"那樣耗費十多年,但在航母維修遭遇事故的今天,又有哪個俄羅斯人敢拍著胸脯保證,"彼得大帝"就一定能如期回到現役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又一國家突發全面戰爭 反對派兵不血刃拿下一城 政府軍早已撤離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