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我會畫畫,但絕不著急教女兒「技法」!一位插畫師媽媽的N種藝術啟蒙法……

我會畫畫,但絕不著急教女兒「技法」!一位插畫師媽媽的N種藝術啟蒙法……

橘子:說到藝術啟蒙,看大家在社區里的討論,有的花友會擔心「不行啊」,「搞不來」,因為自己就「沒有藝術細胞」,「沒這方面天分」。

可是,今天這位花友,她自己是專業插畫師,對於女兒的藝術啟蒙,卻也曾「不敢上手」,她是怕「成人的技法會破壞孩子天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直到在網上看到不少非專業的媽媽,帶著孩子玩得挺開心,又進行了一番小小的調查研究,她才想開:低齡兒童的藝術啟蒙,就是玩兒!

這篇文章里,她把日常帶著女兒「玩兒」過的花樣分享給大家,最讓人驚喜的是,好多咱們日常生活里常見的物品,隨手可得,她都能拿來和孩子做藝術啟蒙。

咱們一起學學她的點子,和孩子一起「玩兒」起來吧!

本文由花友 @吉利布爾 發佈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我是一名商業插畫師,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到現在畫了30年的畫(沒錯,老阿姨……),十幾年前在三維動畫公司做原畫組長,參與制作的作品先後上過兩次央視,片尾還有我名字呢

現在自己主要和出版社和廣告公司合作插畫設計,也當過漫畫主筆和監製。看著自己的作品被印刷出來,想著以後孩子長大也能看到我的畫在一些書裡面,心裡滿滿都是自豪。

不過關於兒童畫,我朋友都認為我應該手到擒來,可我卻一直不敢上手,因為敬畏,所以不敢。我怕成人的技法破壞孩子天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抽象派大師由繁複精美的風格轉變到如孩童般返璞歸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下面這倆是畢加索十幾歲時候畫的,天才吧

下面這個畢加索80多歲畫的,風格眼熟不?有沒有「我家熊孩子也能畫出來」的感覺?

孩童的畫作天生有一種天然的「拙」之美。古今國內外大齡兒童對於書畫藝術的學習,賞析和臨摹是一個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枯燥的練習對於一個兩歲的娃還有點早。

低齡兒童的藝術啟蒙確實容易踩坑。比如某些培訓班的套路畫法,比如低幼的塗色書還有網上流行各種簡筆畫,還有普通媽媽無法鑒別的藝術啟蒙指導書等等……讓家長花著大把銀子又找不到門路。

我們去兒童藝術課試聽過一次,那年娃三歲,粘人得很。上課大人不讓進,小傢伙在裡面都要哭出來了,好不容易熬到下課就再也不願意去了。後來網上有人說兒童藝術班的套路太刻板,我一看照片,一個班二十幾個孩子的圖全是一個模板,便歇了去兒童藝術班的心思。

我自己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就一直蹉跎到娃兩歲。直到感覺到小傢伙貌似顯現出來點天賦,感覺自己不能等下去了,必須要做點什麼。

這時我在網上見到很多非專業媽媽和孩子一起玩的很開心。

沒錯,就是玩兒!

通過各種文章、書籍和培訓班教課內容,我總結髮現,0-2歲這個年齡段也就是放飛自我的階段,無論是培訓班還是各類書籍內容,其實都是各種玩兒的項目!所以,我買了一堆食用色素,用酸奶或者麵粉糊攪拌當作手指畫顏料,我倆開始開啟了敗家,呃不,藝術之旅~

一、從觀察自然到帶娃動手,

我和孩子的「玩藝術」!

1. 感受自然,培養觀察力

我的想法就是回歸自然低年齡的藝術形式,其實就是大自然中的親子活動。

在開展畫畫以前,我和女兒做過的事情有很多:在生活中觀察某個事物形狀是否還像其它的東西。比如天空中的雲彩,一塊石頭,甚至是一塊污漬,去想像成另一個東西……

我們大學裡有一門藝術課程叫聯想。平時生活中觀察事物細節,比如葉子花朵的紋理、形狀、顏色。在看繪本的時候會發現插畫師也會有很多好玩的配角設計,也就是說,至少在那些優秀繪本中,畫面除了主體以外的其它安排都是有深意的。

前期陪小齡兒童玩這些都是在鍛煉想像力、善於發現美和感受大自然之美。小孩子天生就喜歡親近大自然,她偶爾停下腳步觀察的時候我很配合,還要配合讚歎一下她的發現。

2. 搭配食用色素,讓孩子享受亂塗亂畫

小小孩畫畫是沒有技法的,享受那個過程就好。低齡一些的娃娃,一支筆,一張紙隨便亂畫線條就可以,我看國外把寶寶放在一個大紙箱里,一支筆四周到處畫畫也超可愛的~

雖然我畫了好久,可畢竟自己也不是老師,便想著慢慢摸索著來吧。很多時候會看自己的突然靈感,想到哪裡做哪裡。

這個是最早的時候她畫的無意義線條,那時孩子剛兩歲,心裡只想著開心就好

從2歲多我們就開始正式的創作了。

我買了一些食用色素,用過期了的酸奶,或者麵粉糊攪拌一起,用手指或者蔬菜根部,或者筆,進行一次驚心動魄的遊戲。

一套食用色素才十幾元,成本比那些幾百塊的手指顏料可低多了。如圖所示,那點量的酸奶也就3-5滴就夠了,不夠明顯就再加點。

女兒非常喜歡這個,玩了好久。通常我要給她穿戴袖子的圍裙,桌子要鋪一個超級大的塑料薄膜。最後她會把所有顏色倒在桌子上,撅著屁股用手糊著畫圈,紙早已濕透貼在桌子上,哈哈哈。

這是我們用過的白菜根兒印章,哈哈~

隨便亂畫,從手過渡到筆

近處3個才是她真實發揮,哈哈哈

3. 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東西,我們都拿來創作!

幼兒園美術作業,通常的情況是剪貼彩紙,或者樹葉花朵,各種拼貼。前幾天有兩個媽媽問我如何做幼兒園手工,我的建議就是生活中能找到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拿來創作。

我們用過的東西有蛋殼、石頭、樹葉、空酸奶瓶。這時就凸顯我職業優勢啦,比如廢舊雜誌可以五官拼貼,其它的各類零碎,諸如五彩碎布,各種類型的紙箱,還有包裝紙、蛋糕包裝絲帶、彩色扣子等都是我們創作的材料。

這是我們當時的作品

石頭要用這種圓滑的,型態無所謂。

我們兩個最願意「撿破爛」,折騰樹葉是我倆最常干滴~還曾撿了一堆柴火樹枝,沒時間折騰被孩子姥姥扔了,哈哈哈

在生活中,我們還動手做了很多東西:一起做小製作,做烘焙造型,還做了親子繪本在這裡曬出來,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借鑒...

萬聖節變身小魔女,全班唯一的手工製作,我很自豪。

親子美食更是不計其數(當然很多都是黑暗料理)

我們做過幾本親子繪本。我很愛這本,同行說女兒畫得很好,色彩感覺不錯~

內頁有三頁,兩邊是她的,我的在中間,封皮一起設計的,我的都是網上找圖臨摹一下。因為技術高於她的能力,所以她玩一會就跑了,剩下就是我自嗨

下面這本書比較有名了,大家都知道原作。圖中肌理就是自己創造的、具有隨機性的美。

最喜歡看小娃娃撅著小嘴認真的樣子

給娃拓展句型的時候用的。角色和食物剪下來,來回變換內容。

單位讓交個親子畫,我就隨便畫一個

她只是畫了上面,隨意發揮哈哈

我倆通常的配合模式,她負責放飛自我的部分,完美~

小傢伙前幾天的畫,線條就是畫華麗服飾的公主,色彩就是各種奔放。

上面的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借鑒,當然,生活中遠不止於我之前說的那些創作方法,多看看各種作品,會有很多想法。

二、這些藝術創意,

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發...

下面這些作品,都是我和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的產物,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發我們平時花樣很多,有些沒有記錄下來~總在朋友圈刷屏也會不好意思,能見人的我就發出來

1. 用食用色素做指甲油

從孩子越來越知道臭美開始,就纏著我要指甲油,我只好從網上找來了方子,用食用色素給她做了個簡易的。

這是水洗的,遇水即化。至於配色……是她自己指定的

我估計肯定有人要方子,給你們貼出來。

原料:吉利丁粉6g,白酒高度數24g,色粉1.5g,蜂蜜6g。

顏色等罐瓶以後用食用色素調。

2. 黏土戒指

黏土也是個無限創意的玩法,開啟新世界 下面的戒指是她做的,胸針是她指點我做的。

3. 給孩子做學習筆記

小傢伙啟蒙的時候我記過一陣子學習筆記,那時候我自己也挺雞血的,現在變懶了 不過,不論孩子還是我都學得紮實,可能筆記是起到了些作用

4. 帶孩子做時間表

我要做時間表格的時候,她非得湊熱鬧,執行的人兒能看懂就行哈哈~~

5. 摺疊繪本

我在網上看了一些摺疊繪本,便折騰了一下

三、實際操作,我有這些建議

對於一些寫實風格的作品來說,大多數非專業媽媽不能勝任,那麼我建議可以尋找風格明快活潑,對比強烈的塗鴉風格作品作為參考,比如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參考好的繪本插圖也是一個好選擇,而獲獎的繪本肯定沒錯。

尋找一些童書或插畫介紹,提高老母親的眼界。

下面第一個圖很適合拓展大家的思路。用海綿蘸顏料在紙上做出色彩肌理,再細緻描繪一些形象等等。

下面這個拼貼藝術作品很棒,大家儘力就好,最基礎的就是用樹葉等自然形態拼貼出各種造型了。

下面這類作品可以參考的是構圖技巧。

我家的那個,在平時的親子藝術活動繪本浸潤下,眼界不知不覺地提高,在一堆書裡面挑的必定是畫工不錯的繪本。所以不想做太多功課的媽媽們,單看獲獎繪本就已經足夠用了。

關於書單:

以後娃長大了,伴隨著認知加深,不定期讓小朋友臨摹世界名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買過幾本書,市面上這類書內容都差不多,大家將就著參考吧,每本書側重點不同,要麼玩兒,要麼純藝術。

《和孩子一起玩藝術》

點擊書封購買

《365個科學創意》

點擊書封購買

下面這兩本更專業一些,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考慮。

《創意繪畫訓練營》

點擊書封購買

《創意繪畫工作坊:12個月的綜合材料藝術實驗》

點擊書封購買

當然,還有幾點要做強調:

1. 不要功利:畫畫不是功利的,不要覺得既然畫了那就得個獎、或者學校的手抄報能拿下之類的。大家都知道帶領自己家娃親子閱讀,學習英語,都不是功利性目的,並清楚最終為了什麼而做,而畫畫等創作也一樣。畫的好不好不重要,單純的讓孩子感受快樂吧。

2.不要比較:每個孩子大腦發展是不一樣的,尊重兒童自然發展規律,結合自家情況,就是最合適自己孩子的。

3. 好的兒童作品通常大人會覺得「丑」:低幼階段能畫出藍蘋果,紅色天空也很棒。面對一堆亂線和歪掉的造型請包容,認知隨著年齡早晚能提升,而想像力需要培養。

就是名家畫畫也是抒發內心情感配以精湛的技法才是好作品。孩童也是以表達內心世界為主要目的,而不是為了大人所認為的好看去畫。為了學習技法而否定孩童的塗鴉,我覺得是本末倒置。我有一部分同學,素描色彩也不錯的,但是到了自己創作的時候覺得腦子很空,典型的為了畫而畫,卻沒有豐富的內心世界。

4. 藝術活動可能是最好的親子活動:因為親子活動最重要的是陪伴、探索、感知世界。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或眼睛、或嗅覺、或用手指,全身心無不是在大自然中探索感知,在愉悅的心情中,風也許都有了顏色。

5. 關於培訓班:若是孩子確實喜歡畫畫,在孩子四五歲之後,就請找個專業的地方繼續學習吧。這樣才不會覺得學習和重複練習是枯燥的事情。

後記:學藝術,

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小確幸

學習藝術並不是為了成為那極少數的名人,藝術來源於生活,融入生活。有些小確幸可比美術培訓班得到更有意義。我覺得小傢伙內心世界也許會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時刻閃閃發光,伴隨她終身。熱愛生活,也是擁有幸福的能力之一。

上個月小傢伙給我們帶來一份驚喜:她精心布置了餐桌,有餐後吃的水果,中間擺放一朵紙玫瑰,上面蓋了一片雪花,桌子上和周圍的每個物品都有其不同的使命,並安排好每一個人的座位。

在照片之外的旁觀者也許感受不到,我們那一刻心裡的幸福感簡直滿得溢出來。

小心思很細膩。

一開始孩子被我帶著跑,時間長了她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這兩個都是她自己做的,給我出題要考我。

必須標註一下她的想法,要不然看不懂哈哈哈。

這個是手工題,有剪刀剪的部分,也有摺疊的部分……我還沒捨得做這道題。

這段時間認字我想了很多辦法,最近剛剛步入正軌。老母親做個小丑吃點認識的字卡。小孩很吃這套。

最近小傢伙畫畫很起勁兒,大概是內驅力十足吧。因為我沒有要求,只是提供材料,順便她看著我折騰的時候要求加入,再把事情轉變成她佔主導地位,我旁觀。

最新作品,本來是我想自己畫,或者我倆親子畫,結果小傢伙佔據主導地位,全程自己揮灑自如~

後來自己又添個中性筆畫上去,我說不太協調,她問什麼是「協調」?

也好,自己的畫,自己說了算。不論什麼樣都是你自己的想法和選擇。

下面是很多手指的外星人,嗯,很符合主題。

總之,關於親子藝術類作品就到此告一段落了。生命不息,折騰不止。有新的作品還會發出來的

你的故事

感謝訂閱 「小花生網」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進的教育資源和方法

周一:英文原版新書開團

周二:話說思維和方法

周三:怎麼閱讀,怎麼學英語

周四、五:教育思考和實踐

周六、日:美好生活畫報、熱點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花生網 的精彩文章:

這12套書,讓7歲兒子愛上物理和生物,買得太值了!

TAG:小花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