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分裂容易統一難?為何說印度和巴基斯坦永遠也不可能合二為一?

分裂容易統一難?為何說印度和巴基斯坦永遠也不可能合二為一?

雖然古語有云,「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古今中外的國家和地區分分合合的例子也數不勝數。但這並不意味著世界上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有合併,尤其是和平搭夥的可能。

在世界近現代歷史上,國土合併最成功的案例當屬蘇聯的形成,其他案例還有捷克斯洛伐克、坦尚尼亞、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等,而二戰後最成功且距今時間最短的,只有兩德合併。

數千年的歷史實踐一再表明,國土合併的難度要遠遠大於國土分裂。因為隨著民族意識的陸續覺醒,越來越多的民族渴望建立自己的國家;因為經濟發展的嚴重失衡,更多發達地區渴望單飛;在加上世界大國因為各地利益對小國局勢的橫加干預,使得世界上的「國土分裂」遠遠大於「國家國土合併」,所以分裂才是當今世界很多國家發展的主題。

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形勢,似乎更為複雜。

表面上看,印度、巴基斯坦的關係和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的情況高度類似,都是曾經同屬於一個政治實體,即英屬印度。

但英屬印度和的德意志第三帝國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在德意志帝國橫掃西歐,讓美國等世界大國瑟瑟發抖時,英屬印度只是英國的一塊殖民地,雖然被稱為「英國女王王冠上的璀璨明珠」,但地球人都知道這不過是英屬印度對於英國的價值而言,和英屬印度的實力及地位沒有一毛錢關係。

在1947年印度建國之前,英屬印度是供英國殖民者消費和傾銷的後花園,而在英屬印度之前,這裡是作為地理概念的一盤散沙。

所以,英屬印度的本質和德國完全不同,這是整個南亞次大陸國家被殖民的屈辱象徵。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統一,是為了重現德意志的榮光。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統一是為了啥呢?恢復作為殖民地的英屬印度?

事實上,除了印度對英屬印度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拿著英屬印度的版圖當令箭四處煽風點火,其餘南亞各國對英屬印度何止沒有認同感,簡直是深惡痛絕。

除了沒有共同的認同感,印巴兩國對英屬印度缺乏繼承性也是重要原因。還是以德國為例,無論聯邦德國還是民主德國都曾經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一部分,兩國都是德國的衍生,所以有共同的民族認同。而在英屬印度,除了印度繼承了英屬印度大部分領土,其餘各國不過是從英屬印度身上撕下的一塊肉,他們和印度的地位是極端不對等的,包括巴基斯坦。想要他們和印度一樣,對英屬印度感恩戴德,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沒有人願意回到那個屈辱的英屬印度時代,更沒有巴基斯坦人想要和印度人成為同胞。

英屬印度分家時,為實現英國人「分而治之」的險惡目的,對英屬印度進行了大範圍拆分,除將緬甸、葉門剔除,剩下的區域按照宗教信仰劃分為印度教的印度斯坦和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由此導致了數千萬人的種族遷移,隨後兩國徹底成為宗教對立的國家。

再加上英國人走後,故意留下了克什米爾問題,引發三次印巴戰爭,印巴由此成為不共戴天的死敵。

今天的巴基斯坦,雖然人口只有不到2億,相比於印度的13億人而言異常懸殊,但如此巨大的體量是印度絕對難以搞定的。和平手段無法「消化」,武力打擊更無法成功,雙方最好的歸宿就是劍拔弩張。

不過對比兩德統一,就能發現即使劍拔弩張的雙方最終也可以和親為一家。如此看來,印巴雙方也不是永遠老死不相往來,雙方終歸有化干戈為玉帛的可能。

但印巴雙方很明顯沒有德國這樣的好運氣。雖然印巴的地緣位置比德國以及朝韓更加不敏感,但今天的世界,不再可能出現蘇聯解體這樣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事件。正是因為蘇聯解體前夕國力的衰落,只得對德國的統一放之任之。所以沒有好運氣的印巴只能繼續進行你死我活的鬥爭。

而印巴雙方的對立,背後始終有世界大國博弈的影子。印度之所以有恃無恐,就在於美國和俄羅斯一直站在身後,而巴基斯坦則是我國的忠實盟友。

因為有大國的深刻影響,即使印巴雙方排除萬難走到一起,只要博弈的大國不同意,印巴雙方就只能當一對塑料兄弟。

雖然今天的印度人口很多,國土面積也相對較大,但印度終歸不是強國俱樂部的成員,這個國家的崛起,需要滿足的條件實在太多太多。

所以不要幻想印巴合併了,這本來就是強人所難的事情。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包括英國在內的世界大國都希望不希望南亞次大陸走向統一。

所以,合併,不存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本宮做不到啊 的精彩文章:

打敗美國註定天方夜譚?為何說軍事強大的俄羅斯不可能挑戰美國?
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唯一無航母國將誕生?造不起修不起,或還拆不起

TAG:本宮做不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