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白離開此地,留下一首千古絕唱;杜甫來到此地,寫下七律之冠

李白離開此地,留下一首千古絕唱;杜甫來到此地,寫下七律之冠

在重慶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有一處並不算大的城。它在西漢末年還叫做子陽城,後來公孫述佔據蜀地稱帝,並因為自稱為白帝,所以改名叫做白帝城。此後,劉備在征討東吳時,遭遇了夷陵之敗,並駕崩於白帝城,由此此城的名聲大噪。

不光如此,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陸遊等等名人都曾經遊歷過白帝城,憑弔懷古,並且留下了許多千古名作。因此,白帝城又被稱為「詩城」。其中最著名的恐怕是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膾炙人口,而且是絕大部分讀者在小時候就已經熟背於心的,在此小珏沒有必要翻譯過來了。此詩的成功之處在於它太有畫面感了,只要吟誦它,我們的腦海之中,就會有一葉扁舟,在崇山峻岭之間的長江上航行。難怪這首詩,被明朝第一才子楊慎驚呼: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這首詩的感情色彩也非常鮮明,那就是處處透露出輕鬆、愉快之情。李白當然有理由高興,此詩誕生於乾元二年。此前,李白因為當了永王李璘的幕僚,捲入了朝廷紛爭而被捕入獄。幸好他的名氣大,再加上朋友們的奔走相救,才撿回一條性命改為流放。也就是這一年,李白在流放的途中遇赦,懷著這樣的心情,他寫下了這首《早發白帝城》。

李白的這首詩,自然是詩仙的風格,非常具有代表性。杜甫在白帝城留下過很多首詩,卻感嘆人生的不盡如意,其中最成功的當屬《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的意思是:天高風急帶著猿猴的嘶叫哀嚎,清澈的水面之上群鳥嬉戲盤旋。樹葉不斷地下落,沒完沒了,長江流水也滾滾而來,無休無止。對著秋色我時常悲嘆自己還是在漂泊一方,無家可歸,暮年時帶著一身的傷病我獨自登上高台,這一生艱難困苦,遺憾多多,空留白髮成霜,如此潦倒病困以至停杯感懷。

這首詩寫得十分凄涼,它在大曆二年寫成。雖然安史之亂已經平定,但是大唐已經回不到當年的繁華盛世了。對於杜甫,也在顛沛流離中度過了最好的年華。此時的他,已經五十六歲了,面對一事無成的窘境,面對四處軍閥四起的困惑,杜甫的生活依舊困苦,而且老病纏身。此詩是他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感懷一生的遭遇而寫。

此詩的流傳程度,自然不如《早發白帝城》那樣家喻戶曉,但它在詩壇的地位,卻是重要得多。杜甫本身最強在於律詩,而這首詩的則被評為「七律之冠」。哪怕是比較挑剔的清高宗乾隆,在敕編的《唐宋詩醇》也對其高度評價:

氣象高渾,有如巫峽千尋,走雲連風,誠為七律中稀有之作。後人無其骨力,徒肖之於聲貌之間,外強而中干,是為不善學杜者。

註:小珏知道,很多朋友會拿崔顥的《黃鶴樓》來爭論,認為它才是律詩第一。當然,歷代文人對《黃鶴樓》的評價也非常高,嚴羽就直接在《滄浪詩話》將其評為七言律詩第一。然而,兩首詩的高下,實在難以一人而定,只能說各花入各眼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盒子賣了高價,裡面的國寶畫作卻被當成破布,清理之後驚艷世界
明明是元朝人所寫的詩,就因為寫得太好,《全唐詩》誤將其收錄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