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關於人際關係,狗狗能教你什麼:人類情緒上的條件反射

關於人際關係,狗狗能教你什麼:人類情緒上的條件反射


作者 | Christine B. L. Adams


來源:一杯咖啡公眾號(ID:coffeecenter)

觀察人類如何訓練狗坐下來、翻身,或是其他一些技巧是很有意思的。人類在生命早期也會接受相似的情感訓練,去學習如何在人際交往中「表現」。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生理學領域的條件反射概念

伊凡?巴甫洛夫 (1849-1936)是一位俄羅斯籍的醫生,也是位心理學家,他揭示了經典的條件反射概念。雖然研究的對象是狗,但他對人類大腦的運作也十分感興趣。

他研究了狗的消化能力,並觀察狗在被餵食時唾液的分泌情況——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之後他看到當餵食者走來並沒有餵食的時候,狗也會流口水。於是巴甫洛夫總結說,狗把餵食者出現和將被餵食聯繫在了一起。巴甫洛夫稱這個為條件反射。


1904年,巴甫洛夫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但直到1927年研究成果被翻譯成英語,他的想法才在美國被大眾所知。

我們在家裡的寵物狗身上就能看到相似的條件反射行為。當我們在一天的某個時候走向冰箱或是狗糧箱,狗會條件反射的期待被餵食。它的行為由於期望而發生了變化。它可能變得更機敏,興奮的跳來跳去,在食碗和你準備食物的冰箱或是櫃檯之間來回跑。

這個行為有趣的地方在於即使你實際上沒有準備狗糧,你的狗也會作出這些動作。對狗而言,主人去食品箱或冰箱,他就得到食物,這兩件事總是相繼發生,因此相互關聯。這就是一種條件反射的行為。




如果你的狗——或是巴甫洛夫的狗——能思考自己的行為,也許就會意識到自己的反應是多麼荒謬。「為什麼明明沒有食物,我卻表現的像是得到了食物似的?」

人類情緒上的條件反射


在人類身上會發生相同的條件反射嗎,比如情緒方面?

我和同事Homer B. Martin 一起研究了這個問題並找到了答案:「

是的

」。

人們會以可預期的方式對他人的遭遇作出情感上的條件反應。我們也是這樣學會處理人際關係的。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學會了將情感經歷與當時發生的事情以及親近的人聯繫起來。


情緒反應的三種情況——學習走路

1

開心快樂

孩子可能會將開心快樂與學習走路或是跑步聯繫起來。當孩子從身邊大人的反

應中知道,他們對自己的新技能或是探索身體的能力感到開心,這個聯繫就產生了。

孩子的父母正在教導孩子將快樂的情緒與走路聯繫起來,讓孩子形成這個條件反射。



2

害怕又憤怒

另一個孩子也在試著走路,如果他父母的反應是生氣或是讓人害怕的話,他就可能把這個嘗試與生氣或是害怕的情緒聯繫起來。有的家長甚至會在孩子學走路的時候打他。這麼生氣多半是因為孩子太好動頑皮,得花更多的精力去照顧。

於是,

孩子在之後的成長,探索新技能或新的興趣時,情緒的條件性反應會讓他對別人表現出害怕或是憤怒



3

害怕並拒絕

還有其他父母可能擔心孩子在學習走路或是跑步時摔倒並弄傷自己,就阻止孩子去嘗試。他們可能會一直抱著或背著孩子。

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上嘗試新事物時會條件反射的感到害怕,甚至由於害怕而拒絕嘗試。


情緒反應的發展與成型

我們發現,

這些在特定條件下產生的情緒片段,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被重複強化形成情緒的慣性模式,最後變成性格。

我們還了解到,情緒上條件反射的觸發是如此隱蔽,在內化之後,孩子和父母根本意識不到發生了什麼。


像這樣的情緒模式會在人際關係中導致衝突,因為情緒的條件反應像本能一樣自發形成——就像巴甫洛夫流口水的狗。當我們用這些慣性情緒與人互動時,常常對當下情況視而不見,無法思考人際關係中的種種行為。取而代之的慣性情緒就像幼年學會的膝跳反射般自發,像自動駕駛儀那樣自動化。



情緒上的條件反射會帶來三個問題

1

思慮不周

與人互動時的自發情緒很快,因而不一定適合當下的交際。我們也無法從容的思考應該做什麼或如何去回應。


2

喪失個性

因為慣性的情緒反應會歪曲我們對他人的看法進而無法真實回應,以致我們變得不像自己。

3

失去判斷

我們無法用批判性的思維去評估自己與他人,以致對他人的回應顯得膚淺又不合時宜。





以上由情緒的條件反射所引起的三個問題,會給我們的人際關係帶來麻煩。在選擇伴侶,撫養孩子,選擇同事或其他事情時,我們會重複犯相同錯誤。



問問你自己



  1. 在你小時候有沒有形成條件反射的情感模式或是互動類型?



  2. 能認出它們嗎?



  3. 你總是以某種情緒回應別人嗎?



  4. 這些情緒反應在成人生活中是沒有意義的嗎?



  5. 想要擺脫這些會影響人際關係的情緒,容易嗎?



  6. 是不是希望改變固有的情感模式,不再以相同的情緒回應別人?



  7. 條件反射下的情緒回應,與條件反射下流口水的實驗犬之間,你有看到相同之處嗎?




-- 本文已獲轉載授權 --


-- 圖片來源:網路 --


-- 編輯:靈音心圖 --

LingHeal


we support you


EAP | 心理諮詢 | 團體 

| 公益

 | 場地租賃 | 文章 




掃描左圖二維碼關注


靈音心圖 

公眾號


  看看文章,學學心理學  


  你可以  


  不需要心理諮詢師, 


   但必須了解心理學! 

掃描左圖二維碼關注


靈音心圖 

互動號


  ? 諮詢、預約  


  ? 有空陪你聊聊天  

  直接撥打熱線電話  


  4008-314-527  


  

上海靈音心圖心理諮詢中心 


地址:普陀區長壽路393號崑崙商務中心1015室  


地鐵7、13號線長壽路站,公交13、63、948、830路  


點擊「

原文閱讀

」↓↓↓進入官網、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