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華僑華人留學生:海外生活,有些「紅線」千萬別碰

華僑華人留學生:海外生活,有些「紅線」千萬別碰

海外生活遠離故鄉、語言不通、習俗不熟、規矩不懂,常鬧烏龍。中國留學生跟同學吵一架就被送進了精神病院,這不是危言聳聽。

留學生張某近日向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求助,稱自己因瑣事與同學發生爭吵,被校醫送到精神病院。總領事館表示,接到過多起中國公民因自身表現被強制送精神病院診治的案例。

張某回憶稱,自己與同學爭吵及與校醫溝通過程中激動、緊張,但沒想到因此就被送到精神病院檢查,留院觀察了48小時。

美國對「精神病人」的處置十分嚴肅,各州均有為精神病人提供救助的法律規定,大學對待學生患精神疾病的情況更加謹慎,校醫評估學生可能存在精神異常的會在第一時間送院,以確保人身安全。學生的精神狀態、言行舉止都是校醫判斷的重要依據。

對於這種現象,海外華僑華人及留學生們要高度重視,生氣也要保持理智。

2017年11月,華盛頓大學一名中國留學生去小區管理處填維修單,與管理員發生爭執。管理員察覺到她的精神狀態不好,直接報警,該留學生被當作有精神問題被送進醫療中心。

華裔女孩張某與友人在回家路上談論問題,言辭有些激烈,無意中說了句「那我死了算了」,朋友報警,張某被關進精神病院整整五天。朋友還通知了張某的國內家人,家人趕來,經過系列檢查,張某才被放出來。

一對夫妻前往紐約旅遊,在旅館外因爭吵推搡起來,路人報警,男方被以涉嫌家暴罪名被捕,面臨一系列司法程序,回國行程不得不推遲。

中國駐紐約總領館表示,求助案例中,有人經診斷確需專業治療,也有人是未控制好情緒,出現不當言行或溝通誤解,被懷疑患有精神疾病而送醫。

情急脫口而出的一些話,在國內看來可能正常,但在國外,任何帶有威脅恐嚇性質的言辭都可能帶來麻煩,甚至成為呈堂證供。

使館提醒:

遇到糾紛保持冷靜,玩笑話要懂邊界,絕不可用威脅他人或公共安全的言語開玩笑,若被強制送醫要保持鎮定。

積極與醫生溝通,若存在語言障礙,可要求對方提供中文翻譯。不要隨意回答未聽懂的問題,不要隨意簽署看不懂的文件。

若認為受到不公正對待,注意保留證據,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若遇到心理問題應主動尋求專業醫生幫助。

此外應注意,以下行為都屬於家庭暴力:

語言:公開或私下地持續性語言侮辱等;

心理:毀壞財產、虐待寵物、以子女監護權為要挾等;

情感:貶低受害人、自殺、自殘、冷暴力等;

身體:各種方式的毆打、拘禁、行動限制、強迫服用藥物等;

經濟:斷絕經濟來源、限制銀行卡的使用、禁止受害人工作等;

性侵:未經同意的性行為、性侮辱等;

社交:控制受害人社交、限制使用網路、電話和汽車等;

騷擾:簡訊電話、網路騷擾、跟蹤、監視等。

在家百日好,出門一時難。在海外這些小麻煩一旦演化成大問題,危害往往是不可逆的。莫踩「紅線」,注意安全!

(編輯:魯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法華人戰報 的精彩文章:

身處異國他鄉,更懂得國家的意義!
猶太城發生持刀尋仇案 一傷屋內殘喘一死陳屍街頭

TAG:旅法華人戰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