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產前如母女,產後像仇人!為什麼很多老人難溝通?

產前如母女,產後像仇人!為什麼很多老人難溝通?

「我的寶寶才半個月大,她竟然把寶寶『種』在了盆里!」一位媽媽跟我說。

原來,這位媽媽上個月才生了一個男寶寶。她的婆婆從鄉下到城裡照顧她的寶寶。沒想到才過了半個月,一天她出外了解寶寶的疫苗接種,才去了半小時,回來後就發現寶寶被「種」在了盆里。寶寶的下半身埋在了盆里的泥沙內,寶寶的頭往後仰,正在哭鬧不止。

這位媽媽氣急敗壞地把寶寶「掏」出來,寶寶的肚臍貼都掉了,未乾的少量血水上,沾滿泥沙。

婆婆還笑著對她說:「我們那裡的『法師』告訴我,男寶寶出生後,要經常把身子埋在泥里,吸收大地能量,這樣長大就能成為偉大的人。我們那裡很多人都這樣做……」

產前如母女,產後像仇人!為什麼很多老人難溝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產前如母女,產後像仇人!以前我們每天聊電話,沒想到竟然還有這麼落後的想法……」這位媽媽沮喪地跟我說。經常也有年輕的父母說,他們家裡的老人想法愚昧,寶寶咳嗽,老人要給寶寶吃蟑螂;還有媽媽說,他們家的老人總強迫孩子吃飯,孩子發燒不想吃還強迫;也有爸爸覺得家裡的老人太古板,一點也聽不進年輕人的意見……

事實上,老人常常聽不進年輕人的意見,這是普遍的現象,背後有下面的一些原因。

盲目的「經驗主義」。

對很多老人來說,年輕人還是孩子,年輕父母經驗不足、欠缺考慮,並且缺乏實踐,在他們看來,他們的方法是從經驗中得來的,「我們那時候都是這樣做的」,是他們愛用的口頭禪,所以他們常常抗拒新的教育和做法。那時候沒有大量的科學研究,大多數家庭只是憑直覺或過去的做法在養孩子,直覺有時是好的,但直覺也常常出錯。難怪兒童心理學家Katherine Covell說,多數人按老父母管教自己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並且重犯他們的老父母所犯過的同樣錯誤。這就是落後年代的教育。

產前如母女,產後像仇人!為什麼很多老人難溝通?

除此之外,思想保守、拘泥刻板是老人們的人格心理特徵。拉羅什富科說,「當我們變老時,我們同時也變得更愚蠢和聰明」,這是他對老年人人格的精闢描述。老人們生活了一輩子,他們經歷了很多,也積累了很多生活經驗,尤其是養育孩子的經驗,經驗讓他們「聰明」,但經驗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阻礙,會妨礙他們輕易地接收新知識。

老人們常常有「我需要的,別人一定需要」的錯誤心態。

我們的這一代老人,很多都是在貧窮的環境下成長大的。在他們小時候,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態,所以他們內心總有不安全感。另外,貧困年代長大的人,容易有「貧困病」,這是貧窮帶來的不健康的心理。美國普林斯頓心理學教授Eldar Shafir說,物質貧乏對人的心理壓力,會讓人陷入思維陷阱不能自拔。具體地說,「貧困病」的背後,是深層的不安全感,驅使這些老人強烈地表現在對物質的節儉和執著,不輕易浪費、愛儲存食物、愛存錢,把吃飽穿暖視為最重要的事情。而他們表現在帶孫子孫女方面,便常常是——給孩子們穿很多、吃很多,甚至孩子不想吃還要追著喂……

產前如母女,產後像仇人!為什麼很多老人難溝通?

我有一位親戚,老太太60多歲了,孫子出生後便承擔起照顧的任務。她因為總喜歡對孫子實施各種「哄飯」、「騙飯」而常常惹怒年輕人。

有一天,3歲多的小傢伙因為不吃粥而躲進了床底,老太太怎麼叫也不肯出來,到最後老太太沒辦法便哄孩子:「乖孫,你快出來,你如果把這碗粥吃光,我便把強強(鄰居家小孩)的變形金剛玩具拿來給你玩。」孩子不相信,要奶奶先把變形金剛帶回家他才肯吃。結果老太太直接跑人家強強家裡,強強哭鬧不給,老太太給強強媽塞了300塊買了回來。孫子這才笑嘻嘻地從床底下爬出來。

老太太認為孩子吃飽是天大的事。她曾經跟我說過,她小時候家裡很窮,她的母親正是因為看到孩子們挨餓而不捨得吃飯,有一天在水塘邊餓暈,然後掉水裡淹死的……

正因為很多老人思想保守、拘泥刻板,他們尤其討厭「批評」,那怎麼辦呢?

有一位老人,她陪4歲的孫女學溜冰。有一天,孩子因為摔了幾次,很沮喪,並且說不想練了,「要回家」。老人勸孩子堅持,但孩子卻氣鼓鼓地坐下來,再也不願動。老太太勸著勸著就生氣了,罵孩子「以後沒出息」,用各種傷人的詞羞辱孩子,被一旁的孩子的爸爸聽到了。他讓自己的母親以後不要這樣說孩子,但老太太說:「打擊一下孩子,能激發鬥志,我以前也是被我父親經常打擊……」

產前如母女,產後像仇人!為什麼很多老人難溝通?

後來我問她:「你以前被你父親打擊時,心裡是高興的還是難受的?」

老太太說:「難受,尤其是我覺得我已經在努力……」

還沒說完,老太太已經意識到問題的所在。

評論事情的本身,提出可以進步的空間,不要輕易批評老人,更不要否定老人的人格。因為他們經驗多,思想保守又拘泥刻板,很多時候,你的批評和否定,他們常常不接受還很沮喪。

除此之外,真正地感恩老人,也能幫助年輕父母帶來寬容心態。有媽媽說,「你說要我感恩老人很難啊,我一看見老人就不想說話」,下面這個研究或許可以幫助你:

美國Johns Hopkins大學有一項研究發現,寶寶們在託兒所或被保姆照顧,受到冷酷的訓斥或虐待的情況時常發生。當寶寶由他們的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等人照顧後,這方面的風險降低了一半。

產前如母女,產後像仇人!為什麼很多老人難溝通?

我身邊一位朋友,正是這個研究的典型例子。她在產前聽身邊很多年輕父母說,老人們養孩子會把孩子養壞。朋友和丈夫工資高,待產時就請了月嫂,後來寶寶4個月大時,一天晚上睡覺前,她憤怒地把月嫂趕走了。因為她看見月嫂偷偷給寶寶吃「睡覺葯」,聽說是一種草藥粉,喝了之後寶寶會睡很久。後來,她讓姥姥來照顧寶寶,「姥姥雖然也有錯誤的做法,但她是真心愛寶寶的。」這位年輕媽媽充滿感觸。

塞·約翰遜說,「每個老人都抱怨下一代的無禮和傲慢」。所以,當你更多地理解老人,才能寬容地與他們相處。


關鍵字:婆媳矛盾、老法育兒、育兒環境、親子關係、家庭養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愛沖孩子發火的「怪物爸媽」們,會輕易養出三種糟糕孩子!
「別跑」、「別爬」,爸媽們這些緊張的口頭禪,到底有多糟糕?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