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語」一份專供流浪漢沿街兜售的雜誌,終極目標是做到破產

「日本語」一份專供流浪漢沿街兜售的雜誌,終極目標是做到破產

「日本語」一份專供流浪漢沿街兜售的雜誌,終極目標是做到破產

THE BIG ISSUE》雜誌日本版已連續三年虧損,但該雜誌創始人佐野章二卻表示有點開心。他解釋稱,畢竟我們辦這本雜誌的終極目標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公司能夠破產,這就叫「BIG ISSUE 悖論」。

THE BIG ISSUE》在台灣被稱作《大志》雜誌,最早於 1991 年在英國倫敦創刊。現已發展到日本、澳大利亞、南非、韓國等十個國家。該雜誌最為特別的一點是,完全通過無家可歸者來銷售,並將所得的 55% 分給銷售人員。他們希望藉助「授人以漁」的方法幫助流浪者重返社會。

16 開全彩頁的日版《THE BIG ISSUE》通常為 32 頁,定價 350 日元(約合人民幣 21 元),內容包括名人訪談、時事、社會議題以及科技資訊等,現為半月刊。普通雜誌售價一般在 500 至 1500 日元之間。而 350 日元大概相當於便利店的一個飯糰加一瓶飲料。

雜誌不厚,但封面專題很吸引眼球。專題藉助名人訪談探討貧困、認知症、AI、健康飲食等時下流行的話題。受訪名人遍布海內外各個領域,也包括許多好萊塢明星。1 月上半月刊由於封面專題「靠藝術吃飯」請到《波西米亞狂想曲》主演拉米·馬雷克,趕上了該電影熱映的熱點,一時狂銷 25000 冊,緊急加印 6000 冊後仍是供不應求。

年滿 18 歲且沒有低保的流浪者可進行登記,申請成為不同片區的銷售員。銷售員每人每期可免費領取 10 本雜誌,並以每本 170 日元的價格從雜誌社進貨。也即意味著,除 10 本贈品以外,每售出一本雜誌流浪者本人就可獲得 180 日元。只要足夠勤懇,一個月至少能夠入賬 10 萬日元,可以滿足最低限度的衣食住行需求且略有結餘。

幫助一名流浪者重返社會,需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住所、精神和經濟。

在日本,沒有固定住所就像國人沒有身份證一樣,可謂寸步難行。無法在區政府進行住民登記、在銀行辦理業務、租賃房屋、使用醫療保險、申請低保,更有甚者,可能會被爭奪遺產的親屬上報失蹤、註銷戶口,最後成為一個活幽靈。許多住在「紙箱屋」里的流浪者甚至不敢在晚上喝水,深恐無處解手。一旦成為流浪者,很難再返回居有定所的狀態。為此專門有好心人向慈善機構提供閑置房屋以幫助流浪者獲得重返社會的踏板。

另一方面,心理的挫敗感也嚴重影響著他們。曾經「一敗塗地的人」彷彿被社會遺棄,做什麼事情都會以失敗而告終。人們對他們避而遠之,連公園的長椅都會故意做得極窄,令人無法安睡。從某種角度來說,銷售《THE BIG ISSUE》給流浪者帶來的精神收益可能遠比經濟收益更加重要。

大部分流浪者最初開始販賣《THE BIG ISSUE》都是迫於生計不得已而為之。畢竟作為一個恥感極強的民族,穿著紅馬甲、戴著工作證、舉著象徵「流浪者」身份的雜誌站在人來人往的街頭無異於公開行刑。

但隨後,有人漸漸體會到了其中的樂趣。他們稱這是「被人需要著的快樂」。一名在中野車站工作的流浪者說:「一天能賣出 20 多本,要是沒了我,那些常客可不知道該怎麼辦哩。」為了讓早上匆匆路過的客人在晚上下班後還能買到,經常一站就是 12 個小時。

客人們也喜歡和流浪者聊天,在他們面前,不存在難以啟齒的煩惱。《THE BIG ISSUE》甚至為此專辟了「流浪者人生諮詢」專欄,請流浪者銷售員為來信的讀者解答人生煩惱。

「日本語」一份專供流浪漢沿街兜售的雜誌,終極目標是做到破產

THE BIG ISSUE》做到了雙贏,全盛的 2007 年每期可以賣出超 3 萬本,加上廣告收入可謂是門好生意。這在當時受網路衝擊普遍不景氣的紙質出版物市場中也是一個異數。從 2003 年創刊至今,在《THE BIG ISSUE》登記過的流浪者共有 1837 人,現役銷售人員 114 人,其中有 200 人通過該雜誌與 NPO 法人 BIG ISSUE 基金的幫助成功重返社會。

但如今它卻開始走下坡路,銷量下滑帶來了連年赤字。編輯部的工作人員說,這就是「BIG ISSUE 悖論」——我們致力於幫助無家可歸者自力更生、重返社會,但無家可歸者減少就會導致銷售員減少,銷售員減少就會導致銷量降低,銷量降低就會使我們最終破產。我們的終極目標達成之日,就是我們徹底破產之時。

日本厚勞省調查顯示,2008 年全國流浪者人數為 16018 人,到 2018 年這一數字已降至 4977 人。看起來破產的日子不遠了。但《THE BIG ISSUE》表示,說歸說,生意還是得做下去。2015 年他們開始在銷售員空缺的地區提供訂閱服務,並推出電子版雜誌,如今還在考慮經營網店。可惜扭虧之路尚不見起色。

與雜誌一樣,流浪者的情況其實也並不像調查數據顯示的那樣樂觀。厚勞省的統計數據漏算了近年急速擴張的 「網吧難民」。這些流浪者並不夜宿大街,而是住在提供單間、淋浴、網路的網吧或漫畫咖啡店。網吧收費通常為 7 小時 1450 日元。據東京都政府統計,2018 年東京都內的網吧難民約有 4000 人,是厚勞省統計的東京流浪者數量的 3 倍。

BIG ISSUE 基金認為,這些網吧難民仍然需要雜誌的幫助,應該積極吸納他們。但與上一代流浪者相比,這些主要在 2008 年雷曼危機後出現的年輕一代流浪者明顯更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想要靠賣雜誌的老路與他們形成良性互動,恐怕會遭遇更多困難。

題圖來自 Japan 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可口可樂將在迪士尼星戰園區里賣糖水,專門打造球形機器人 BB-8 造型
雖然傳聞證監會鬆綁再融資,但政策轉向速度可能沒那麼快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