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伊朗首都德黑蘭,近200年人口為何增長150倍?

伊朗首都德黑蘭,近200年人口為何增長150倍?

位於伊朗東北部,厄爾布爾士山脈南麓的德黑蘭,是在公元1796年(清嘉慶元年)成為波斯卡扎爾王朝首都的。早期的德黑蘭,規模並不大,人口也不多,1817年的人口只有7萬。但德黑蘭人口增長很快,1867年已有人口15.5萬。

伊朗(1935年之前稱波斯)意識到,再不擴大德黑蘭的城市面積,越來越多的人會把這座歷史古城擠得滿噹噹,最終所有人都動彈不得。

1868年,德黑蘭向法國首都巴黎學習。在法國設計師的規划下,開始了第一輪城市擴建,將原來狹小的市區擴大到18平方公里。城市擴大了,人口又蜂擁而來。1921年,德黑蘭的人口達到21萬。10年後,這個數字變成31萬。

三十年代的德黑蘭,又遇到了七十多年前的老問題——城市面積小,人口不斷增長。此時的伊朗,已是巴列維王朝時期。具有現代意識的禮薩汗決定讓德黑蘭與西方文明接軌。新任市長保扎米瑞作風強硬,奉禮薩汗之命,推倒了象徵「舊社會」的城門12座,以及連接這12座城門的城牆。之前臭氣熏天的護城河被填平,改造為城中大道,兩旁栽滿大樹。原來破舊的居民區也推倒一大片,重建西方建築風格的民居。傳統勢力表示反對,但禮薩汗卻說:「造福德黑蘭人,我問心無愧!」

禮薩汗這次城建,打破了德黑蘭舊有的鐵籬笆,給德黑蘭容納更多的人口提供了更大空間。從小就受到西方教育的巴列維國王即位後,更是拉開了伊朗「現代化」的大幕。再加上伊朗在二戰後依靠石油出口,經濟實力大增。1968至1969年度,伊朗賣石油賺了11億美元,1974至1975年高達178億美元。伊朗有了錢,加快了對德黑蘭城建的步伐。1956年,德黑蘭人口已超過150萬,但這不是終點。僅僅過了10年,德黑蘭的人口又增至272萬。當然,人口的增長是建立在城市面積擴大的基礎上的。這272萬德黑蘭人口,主要居住在180平方公里的市區內。

你可能會奇怪,這一批接一批的德黑蘭新市民,都是從哪冒出來的?巴列維在伊朗農村實行了長達十年(1961年—1971年)的土地制度的變動。這十年間,大量的農民從土地的「牢籠」中被「解救」出來。農民有了自由勞動力的身份,來到首都發展。1960年,伊朗的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對比是3:7。1978年,這個對比變成了4.8:5.2。

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和該城市的醫療保障能力是分不開的。如果醫保能力差,死亡率會非常高。伊朗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石油美元有相當一部分投入到提高醫保能力上。1960年,伊朗農村人口的死亡率為3%,1973年,這個數字為2%。農村居住條件肯定不如城市,農村人口死亡率下降這麼快,城市人口死亡率的下降會更快。

德黑蘭的城市建設速度不能說不快,力度不能說不大。但是,德黑蘭依然抵擋不住洶湧的移民大潮,問題越來越多。比如住房,富人數量少,但錢多,可以在氣候溫和的德黑蘭北郊購買低密度的豪華住宅。而大多數人沒有能力購買豪宅,只能擠在位於德黑蘭南郊的老城區,密度非常大,居住質量也無從談起。

人口越來越多,先不說失業的問題,大多數中低收入人數享受不到完善的污水處理系統。德黑蘭管理層在七十年代新建了污水處理系統,可還是追不上人口的爆炸式增長,污水沒地方排。八十年代,德黑蘭周邊的土地質量和水資源的質量受到污水的嚴重污染。

德黑蘭早在1968年就制定了短期的五年規劃和長期的二十五年規劃。五年規劃的土地面積230平方公里,二十五年規劃的土地面積為630平方公里,把現有的海量人口往新城區轉移。

五年規劃比較成功,但二十五年規劃則只注重面積的增長,只考慮到人的居住問題,不考慮居住質量。而且,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沒有跟上,各種問題依然很突出。直到1989年,伊朗痛定思痛,決定對德黑蘭進行「全面整容」。其中有一點非常引人關注,就是德黑蘭不再給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伊朗通過此舉,避免大量低收入人口進入德黑蘭,給德黑蘭的市政功能造成更大壓力。

1995年,德黑蘭又開始新市政規劃。到今天,德黑蘭有1100萬人口,比起1817年的7萬,增長超過150倍。

更多伊朗歷史地理文章,請訂閱微信公號,地圖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吳國作為小國,為何能打敗強大的楚國?
古代的漠南漠北,是今天的內蒙古與蒙古國嗎?

TAG:地圖帝 |